核聚变研究加速,相关板块火了,几十年后产业值得股民现在投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0 11:29 1

摘要:现在,可控核聚变一下子成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每一步研究进展都成为市场的重大利好,可控核聚变板块被股民追捧,9.24行情以来接近翻番了。核聚变商用电站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能靠相关业务提升业绩,值得现在投资吗?

可控核聚变——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苦苦探索的重大科研课题。

现在,可控核聚变一下子成了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每一步研究进展都成为市场的重大利好,可控核聚变板块被股民追捧,9.24行情以来接近翻番了。核聚变商用电站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能靠相关业务提升业绩,值得现在投资吗?

新一代人造太阳突破“双亿度”,A股市场又沸腾了,板块指数直线拉升,有些个股直奔涨停,板块个股纷纷跟涨。投资者激动可以理解,但这些成果对个股真的不算什么重大利好。搞清楚了“双亿度”的意义,就会知道目前其对公司业绩不会有实际作用,股价暴涨是没有支撑的 ,如果告诉你这样的突破离应用还很远,会不会有些失望呢?

看看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总研究师钟武律是怎么看的。“双亿度”仅仅是具备开展燃烧实验的条件了;实现可控核聚变,是一场漫长的科技马拉松,需要持续的攻关;控核聚变要实现商用,要走过6个阶段,从全球核聚变研究进程来看,基本实现了征途过半;第一阶段是原理探索,第二阶段规模实验,第三阶段燃烧实验,第四阶段实验堆,第五阶段示范堆,第六阶段商用堆;现在全球处于从实验到燃烧的过渡阶段,我们要建造聚变堆,开展工程技术的验证,来支撑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核聚变的商用。知道了吧,理想的目标是2050年左右商用,距离现在还有20多年的时间。

核聚变概念股相当时间是没有业绩兑现的,只能是概念炒作。严格来说,核聚变现在尚处于实验阶段,上大装置都是单件的,包括国内的“中国环流三号”,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还有以后的实验堆,有些企业参与提供部分技术和部件,都不可能形成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只有等到商用,批量建设商用堆,才能成为收入稳定的业务,但这个时间要等二十多年。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相关公司信息披露,其参与了某可控核聚变项目,但收入贡献很小,对公司现在的业绩几乎没什么影响。

2030年前建成首座核聚变—裂变混合发电厂,忽悠的成分居多。不排除有这样的项目,但2030年前实施并建成是不可能的,有专业常识的人都不会相信。项目信息来源可追溯到2023年11月,江西省电子集团官网发布,称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和中核聚变(成都)设计院有限公司签定协议,联合建设可控核聚变项目,该项目落户江西省,但并没有2030年这一时间节点。

据澎湃社报道,3月29日联创光电向媒体证实了2030年建成聚变电站的说法,但表示公司不是主导方,主要向项目提供高温超导材料。但现实是混合堆也面临许多技术瓶颈,仅仅材料方面就是大难题,核聚变产生的高能中子流对结构材料的损伤强度是核裂变的100倍。还有涉及到审批障碍,对于核裂变电站,现在我国是没有放开内陆核电站建设的。

“倒计时四年,见证奇迹!彻底改写能源史!”这些浮夸的描述,罔顾科学发展规律,就是典型的小作文。

我国核聚变研究重大突破,确实值得国人骄傲!这些基础前沿的研究,国家投资、大企业投资是必须的,中国核电、浙能集团增资中国核聚变能源公司,就说明了现在是没有回报的。虽然投资是投预期、投未来,但对一个20多年后才商用的大产业,现在A股资金热烈追捧,是不是过于超前了?别看那么多自媒体狂吹,这些概念股,炒作之后难免落入一地鸡毛的俗套。

来源:怡情现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