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潮州栽培种植生产橄榄历史悠久,橄榄种植面积位列广东省第二,潮安区是潮州橄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潮安区下功夫做强产业、做优产品,推动橄榄产业多元发展,橄榄种植面积达6.15万亩,年产量达3.6万吨,一二三产业链总产值13.88亿元、较2022年增长5.8%,文祠
潮州栽培种植生产橄榄历史悠久,橄榄种植面积位列广东省第二,潮安区是潮州橄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潮安区下功夫做强产业、做优产品,推动橄榄产业多元发展,橄榄种植面积达6.15万亩,年产量达3.6万吨,一二三产业链总产值13.88亿元、较2022年增长5.8%,文祠橄榄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强产业聚合力,夯实富民根基
一是全链升级,打造产业集群。投资2.26亿元建设潮安区橄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覆盖5个乡镇,形成“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体系,园内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全产业链就业3万人。
二是精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通过自主研发,获得《橄榄采摘分级装置》等专利技术,制定病虫害防治、绿色栽培等标准,推动生产标准化。橄榄产业园年产万吨橄榄饮料、橄榄酒等,开发橄榄茶、果冻等深加工新品20余种,2024年一二三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亿元。
三是创新帮扶,激发内生动力。通过保价收购协议(高于市价15%)、资金折股分红等联农带农机制,实现农户与村集体“双增收”。产业园签订协议覆盖原贫困村,收益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公益事业,惠及农户超3000家。
四是强化运营,促进融合发展。紧紧抓住凤凰山片区入选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的契机,加强与专业文旅公司对接,强化运营前置,导入场景优、特色强、品牌响的高品质文旅项目,建设茶旅生态度假区、畲族村寨等,走好农文旅融合道路。
优品种精技术,提升产品价值
一是优化品种。选育兼具丰产、爽脆、低涩等优势的“青茵橄榄”等新品种,通过省级认定并推广种植。引入福建2号、灵峰橄榄等优质品种,改良本地品系,良种覆盖率提升至80%。
二是培育人才。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省农科院等机构成立“橄榄科技小院”,邀请业内权威专家举办橄榄种植、加工技术培训50场(次),培育本地技术骨干200余人。引进矮化嫁接、种质创新等专利技术6项,制定标准化种植规程5类,破解传统种植效率低难题。
三是品牌赋能。借助新华社、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33次,联动VR体验终端、民俗活动推广“橄榄文化”。打造“文祠老树橄榄茶”等特色品牌,产品入选省级优质农产品名录,品牌价值得到提升。
搭平台拓市场,助力橄榄出海
一是线上发力,抢占消费群体。邀请KOL/KOC“种草”橄榄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覆盖百万流量,线上销售额年均增长45%。
二是线下深耕,布局全国网络。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高质量举办橄榄文化周、潮州橄榄文化周湾区展销活动,潮州橄榄首上广州塔,合作经销商超200家,进驻商超、便利店等终端5000个。通过楼宇广告、展会推广(年均参展10场次),橄榄加工产品覆盖全国20余省。
三是跨境出海,拓展国际市场。产品出口东亚、欧美等10余国,年出口额达1.2亿元。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平台,推动橄榄菜、九制金榄等传统产品打入东南亚新兴市场。
来源:粤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