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治“水问题” 护航“水民生”——长沙县水业集团推动农村供水领域“群腐”整治见行见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9:10 2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今年以来,长沙县水业集团认真贯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创新机制、攻坚破难、优化服务,着力破解农村饮水保障和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让汩汩清流安全、稳定、畅通地流入千家万户。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今年以来,长沙县水业集团认真贯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部署,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创新机制、攻坚破难、优化服务,着力破解农村饮水保障和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让汩汩清流安全、稳定、畅通地流入千家万户。

为推进整治工作扎实有序开展,集团成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整治工作专班,明确牵头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层层压实责任。同时,通过集团纪委监督专班,强化全过程监督,共同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建体系立标准,实现县域统管全覆盖

集团秉持“管水先建制”理念,全面规范供水管理,着力构建“大统管”格局。自2022年取得农村供水特许经营权以来,集团明确供水区域,履行国企主体责任,构建“水源—制水—输送—供水”全链条体系,实现“一盘棋”统筹。对标城市标准,建立“三同五化”供水保障体系,与城区管网实现5处连通,形成“多源共济、多向供水”模式,打造城乡“互联互通互备互补”供水网络体系,率先在中西部实现县级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规范制水工艺与人员管理,金井、白鹭湖、乌川3座水厂获评“省级标准化工程”,双江水厂获评“市级标准化工程”,4座农村水厂均达“千吨万人”标准,实现供水规模标准化、运营规范化。

目前,长沙县农村供水覆盖1380平方公里,建成主支供水管网约2800公里,配套建设43座二次供水加压泵站,累计惠及32.7万居民。

攻难点提质效,筑牢供水安全硬支撑

作为全县农村供水责任主体,集团切实加强供水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全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围绕扩大供水规模、提升管网覆盖率、提高入户普及率、降低管网漏损率等关键目标系统施策,实现城乡供水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居民恒压稳定供水保障。

在巩固现有成效的基础上,集团重点攻坚“最后一公里”梗阻,针对安沙镇、黄花镇4个长期未通自来水的“空白村”,全力推进安沙农村自来水工程(二期)、长沙县机场片区供水管网工程等项目2025年底前竣工,确保长沙县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通村覆盖率达100%;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入户安装工程,2025年计划新增入户4000户,推动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提升至75%,以“通水到户”实效惠民生、聚民心;持续推进路青线、金开线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提升供水安全性、平稳性;有序推进乌川水厂提质改造工程等一批水厂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供水规模,提升区域供水能力。

强治理优服务,开创利企惠民新局面

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高漏损、响应慢等问题,集团精准施策。组建专业稽查队伍,变“被动修漏”为“主动防漏”。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109次夜间巡查、修复132处漏点,有效遏制“跑冒滴漏”现象;加速推进7500户智能户表升级,实现用水量实时监测,构建“夜间巡查+智能监管”的防漏控损体系,大幅提升供水管网运行效率。创新服务模式,从“被动应答”转为“主动靠前”,2025年新增春华、开慧2个服务中心,形成覆盖12镇32万人的“6大服务中心”网络,集成报装、维修、缴费、投诉处理“一站式”服务,成功打造“30分钟供水服务圈”。2025年1—8月,12345热线工单投诉同比下降51.88%,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实现“企业降本、群众省心、社会满意”的共赢局面。

下一步,集团将始终坚持“优质供水、服务民生”宗旨,持续深化供水领域“群腐”问题整治,巩固拓展县域供水建设成果,着力补齐供水保障短板,全心全意办好供水民生实事,切实提升群众用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水利根基!

本文来自【星沙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