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项检查、智慧监管、培训宣传……在秋季开学之际,校园食品安全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日前,浙江省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教育主管部门,集中开展开学季食品安全保障行动,严守师生“第一餐”安全关,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校园饮食环境。
本报记者 张恒金 通讯员 汪婷 谢昕雨 张陈敏
专项检查、智慧监管、培训宣传……在秋季开学之际,校园食品安全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日前,浙江省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动教育主管部门,集中开展开学季食品安全保障行动,严守师生“第一餐”安全关,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校园饮食环境。
临安:开展专项检查 多部门联合护航
9月1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副区长张凯带队赴石镜小学、锦城第二初级中学,检查“开学第一餐”准备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同时希望市场监管局与教育局强化协作,共同守护好“校园餐”安全。9月1日至2日,临安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教育局组成六个检查组,对全区中小学“开学第一餐”实现全覆盖检查。检查组重点查看学校开餐准备及食品安全“十个一”要求落实情况,通过查阅台账、现场检查、录像回放等方式,严格排查膳食经费管理不规范、招标采购把关不严、进货查验制度未落实、加工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并建立问题整改销号管理机制,确保隐患动态清零,全力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下一步,临安区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抽查,巩固检查成效。同时,鼓励学校食堂推广应用先进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硬件设施与软件管理水平,实现“‘两个责任’落实、智能阳光厨房、大宗食材统一配送、色标管理推广、从业人员培训”五个全覆盖。
检查人员在查看食材保质期
建德:培训先行+全覆盖检查 双线压实责任
日前,浙江省建德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已迎来秋季开学,建德市市场监管局在开学前夕提前部署,围绕“压实责任、规范操作、消除隐患”目标,组织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培训与全覆盖检查行动,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开展前置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开学前,该局组织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专项培训,围绕“五常”管理、日周月检查制度、食材验收标准、晨检流程及留样规范等关键环节开展系统讲解。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培训5场,覆盖食堂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150余人次,有效提升岗位操作规范性与风险防控能力。
全覆盖检查,闭环化解风险。行动中,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小学、幼儿园食堂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重点对学校食堂经营资质、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操作规范、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互联网+明厨亮灶”运行情况等12项关键环节开展检查。督促学校开学前做好全面的清扫、消毒,检修设施设备,清理不合格库存食品等准备工作。本次行动共检查学校食堂109家,发现部分食堂存在后厨卫生死角未清理等问题,现场责令整改17处,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建德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开展“回头看”跟踪监管,巩固整改成效;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对食品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等关键过程进行实时在线巡查,推动监管模式从“线下突击”向“线上实时”延伸,推动学校食堂“色标管理”“五常法”等规范化建设,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机制。
温岭:食安直播进课堂 食安知识入童心
9月1日,浙江省温岭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共同开展了“开学第一课”食品安全直播活动。通过实时互动与科普实验,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食品安全教育课。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16.38万,收获点赞超13.64万个。
“开学第一课”食品安全直播活动走进温岭校园
本次活动设置“你点我检”、碳酸饮料实验、食品添加剂实验、食安知识有奖问答及餐饮后厨沉浸式检查等多个环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直播现场,执法人员重点检查校园食堂硬件改造提升、食堂智能化病媒防治建设、“阳光厨房”校园智治平台运行、食材溯源情况及供货商资质等,并对原材料的相关检疫证、合格证进行查验,切实保障校园餐饮安全。
在实验环节,学生通过参与碳酸饮料腐蚀性实验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科普,直观了解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对牙齿健康的潜在危害,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规范。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推动社会共治格局构建,护航秋季开学“第一餐”。
玉环:“食”力护航开学季 多方联动筑牢校园“安全网”
秋季开学之际,浙江省玉环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此次行动联合乡镇街道食安办、人大代表及行风监督员,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进行全方位、无死角“体检”。检查组深入各校园食堂,重点对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环境卫生、加工流程、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开展督导,并对复用餐饮具的消毒情况进行了抽检。细致核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和记录台账,确保风险隐患实时发现、现场指导、限期整改。同时,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开展拉网式排查,严厉查处超范围经营、销售“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等行为。截至目前,已累计检查学校食堂102家次、校园周边餐饮单位121家次,隐患闭环处置率达100%。
“校园食品安全无小事。”玉环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联合检查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及时消除校园食品安全隐患,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放心的环境。
执法人员查看食堂后厨餐具卫生情况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该局分级开展食品安全培训。集中对食堂负责人及安全管理员进行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培训,并推动各校自主落实从业人员全覆盖实操培训。目前共开展培训2场,从业人员培训覆盖率达100%。在源头管控方面,围绕年糕、面条、烘焙食品等重点食品品类,对校园食材供应商开展专项治理,同步实施“阳光作坊”帮扶计划,一站式服务助力供应商规范化转型升级。目前已累计抽检食品94批次,排查商户230余家,推动5家供应商完成改造提升。
食品安全是守护师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下一步,玉环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强化全链条监管,凝聚社会共治力量,共同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东阳:夜间突检+第三方评价 创新监管机制
秋季开学之际,东阳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校园食品安全全覆盖检查,通过以查促改、以点带面,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全面提质,确保新学期师生饮食安全起好步、开好局。
东阳多部门联合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强化源头监管,筑牢配送“安全链”。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组织专家对全市18家配送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身体检”,形成问题清单并督促整改。同时,把校园食品配送单位全部纳入提级管理系统,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结合校园食材配送时间多在凌晨的特点,开展“夜查”“晨检”突击检查,核实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和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同步对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开展培训监督抽考,培训率、抽考率均达100%。指导企业“量身定制”风险管控清单,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风险管控机制,切实守牢校园食材配送源头关卡。
强化监督检查,落实操作“硬规范”。对全市267家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开展实地监督检查,重点督促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相关要求,强化“六严”食安事项。截至目前,已完成检查185家,出动执法人员130余人次,发现食品安全隐患92个,已完成整改83个,剩余问题正持续推进整改。
强化部门联动,凝聚社会“共治力”。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为契机,东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教育部门、市纪委监委驻纪检监察组,深入中小学校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督查,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落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邀请学校家委会成员进校园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培训先行,强化主体责任落实。组织学校食堂负责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强调食堂食品安全风险防范重点环节,规范食堂操作流程和从业人员管理,切实提升学校主体管理意识和能力。
此外,该局还聚焦校园周边餐饮店、副食店、文具店、眼镜店等经营单位,开展了监督检查,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校园周边环境。
下一步,东阳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对学校食堂、学校食材配送企业及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切实规范食品经营行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校园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