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场,约6000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观看演出。晚会现场如何?哪些嘉宾受邀出席?跟着中国日报记者小彭(视频号:小彭彭译萱)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探究竟!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A grand cultural gala was held on Wednesday in Beijing to mark the 80th 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in the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 About 6,000 Chinese and foreign guests gathered to attend the gala.
现场,约6000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观看演出。晚会现场如何?哪些嘉宾受邀出席?跟着中国日报记者小彭(视频号:小彭彭译萱)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探究竟!
一场文艺盛宴 一堂历史课
晚会开始前,抗战老战士与老同志代表步入礼堂观众席,全场起立,以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现场还汇聚了功勋荣誉表彰代表、基层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气氛庄重而温暖。
演出在诗歌朗诵、歌曲和舞蹈等各种艺术表演形式中拉开帷幕。以时间为轴,通过沉浸式剧情引领观众回溯80年前那段恢弘历史——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Eighty years ago, the Chinese people thoroughly defeated the Japanese militarist aggressors after fighting a bitter and heroic war of resistance for 14 years. This marked the complete victory of the World Anti-Fascist War.
这场晚会不仅是一场文艺盛宴,更是一堂震撼心灵、沉浸体验的历史课。晚会结束后,小彭偶遇了老朋友安德烈,他是曾参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苏联志愿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的孙子。今年初,安德烈曾在莫斯科向小彭细致地讲述祖父的事迹。
安德烈胸前佩戴着一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他说那是属于祖父的勋章。尽管语言沟通并不顺畅,他手比爱心,真挚地表示:“这场晚会很棒,中俄人民心心相连。”
抗日战争时期,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航空队,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
“我希望它永远不要落幕”
谈及观演感受,约翰·纽柯克更是泪洒现场,“非常精彩的演出,我希望它永远不要落幕。”约翰是飞虎队第二中队“熊猫中队”的中队长纽柯克的家属。当年在飞虎队期间,他的叔叔作为王牌飞行员,曾负责指挥了多次关键空战。
约翰特意佩戴了一条飞虎队主题领带,他说演出中有关飞虎队的段落让他热泪盈眶,叔叔的故事令他肃然起敬。
从1941年到1945年,美军航空兵先后以志愿航空队、驻华航空特遣队、第14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等形式参加了中国抗日战争。这些不同阶段的美军航空兵组织被统称为飞虎队。飞虎队早期队员主要由退役的美国飞行员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以志愿者身份,跨越重洋、驰援中国军民。
The Flying Tigers, officially known as the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 of the Chinese Air Force, was formed in 1941 by US General Claire Lee Chennault to help China in its fight against invading Japanese forces.
当晚,还有少先队员向前来观看演出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献花。一位少先队员激动地说:“我们献花是为了向老兵致敬。能给他们献上鲜花并且向他们敬礼,我感到非常自豪。”
匈牙利华侨陈震同样受邀观演。他的父亲是空军第一代军人,也是一位先烈。“让我们青年一代和后代都铭记这段历史,不忘珍惜当下的和平。”陈震说。
对时间的纪念
除了抗战老兵的亲属,小彭还遇到了一位空军老兵、现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的孙宪忠教授。
孙宪忠感慨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当兵的时候,飞机的发动机普遍是寿命很短的,而且自己还造不了大飞机,现在运-20的四台发动机尺寸都很大,这说明我们把大飞机发动机的环节已经攻克了,它象征着高科技和精细工业的发展。”看完演出,他倍感振奋。
来自北京首发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的靳雪松是一名基层代表,负责高速公路养护的他身着工作服来到现场。他说,晚会上关于抗战时期一位母亲把她的孩子送上战场的演出,让他感到非常震撼和感动。
时间是什么?它丈量生命,界定你我的存在。而对时间的纪念,让我们在它的流逝中捕捉永恒,在变化中找到确定性。纪念不仅仅连接往昔与今朝,更为我们指引未来之路。
出品人 曲莹璞
总监制 邢志刚
监制 柯荣谊
统筹 何娜 张若琼 李畅翔
制片人/编导 彭译萱
摄像 彭译萱 邢雯
剪辑 彭译萱 葛天琳
设计 封爱旌
运营 翟昊冉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 出品
小彭工作室 承制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