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生,请冷静。"燃气公司工作人员推了推眼镜,"数据显示确实是这样,您可以自己查看账单明细。"
"你说什么?两万多?这不可能!"吴明宇双手拍在柜台上,声音有些发抖。
"先生,请冷静。"燃气公司工作人员推了推眼镜,"数据显示确实是这样,您可以自己查看账单明细。"
当我准备关闭燃气阀门时,突然,隔壁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救命啊!要死人了!"
吴明宇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电工,三十二岁,脸黑黑的,看起来经历了不少风雨,眼睛里能看出他很实在也很坚强。
他身体瘦瘦的,手上因为多年做电工的工作长满了茧子。
他总是穿着简单的蓝色工作服,朴素到几乎没人会注意他。
吴明宇非常会省钱,每天吃的不是白菜炖豆腐,就是西红柿炒鸡蛋,只有偶尔想花钱的时候,才会去小区门口的面馆吃一碗牛肉面。
他的生活只有一个目标:省钱买房。
"明宇啊,你这样拼命省钱,为了什么呢?"同事老张常常这样问他。
吴明宇总是笑笑:"城里有个家,才有根。"
就这样,通过六年不分白天黑夜地加班和省吃俭用,吴明宇终于在城市边缘买下了一套八十平米的旧房子。
搬进新家那天,吴明宇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心中满是成就感。
"终于有自己的家了,"他轻声自语,手掌贴在刚刚粉刷过的墙壁上,感受着它的温度。
搬家当天,左邻居赵老敲门送来了一盆绿植。
赵老是个退休数学教师,六十多岁的年纪,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透着智慧。
"小吴啊,欢迎你搬到我们小区来,"赵老和蔼地笑着,将盆栽递给吴明宇,"这是我自己养的吊兰,寓意生活蒸蒸日上。"
"谢谢赵老!"吴明宇连忙接过,心里暖洋洋的。
右邻居李婆婆则显得冷淡许多。
她是个六十八岁的独居老太太,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进出,很少与邻居交流。
"别在意,李婆婆就这性格,"赵老悄声对吴明宇说,"她老伴去世好多年了,一直独自生活,性格难免有些怪。"
吴明宇点点头,没有多想。他忙着整理新家,调试各种电器,检查水电煤气。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三个月后的一个周二早上,吴明宇正要出门上班,看见门缝里塞了一张燃气费账单。
他随手拿起,打算等会儿去交费。
"什么?"吴明宇的眼睛一下子睁大,手指有点抖。账单上清清楚楚写着他要交的燃气费是23,458元。
"这不可能!"他摇着头,反复看账单上的户号和地址,确实是他家没错。上个月才一百多块钱,一个人怎么可能用这么多气?
吴明宇马上打了燃气公司的客服电话。
"你好,我想查一下我家的燃气费,这个月怎么会有两万多?"
"请问你的户号是?"客服按程序问道。
吴明宇说了户号后,对方查了系统回答:"根据系统记录,你本月用气量确实比平常多,但计量表数据没有错。按规定,你必须先交费,如果有意见可以申请技术部门来家里检查。"
"我一个人住,怎么可能用这么多气?肯定是哪里有问题!"吴明宇声音大了些。
"先生,请理解,我们只能按照表的数据收费。你可以先交费,同时申请检查,如果真的是计量错了,我们会退还多收的钱。"
吴明宇挂了电话,额头上冒出了小汗珠。两万多对他来说太多了,刚买完房,每个月还要还贷款,哪里能拿出这么多钱?
下班后,吴明宇直接去了燃气公司营业厅。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他。
"您好,我想核实一下我家的燃气费用,"吴明宇将账单和身份证递给工作人员,"这个数字不可能是正确的。"
工作人员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女孩,她仔细查看系统后抬头:"吴先生,系统显示您家的燃气表在过去一个月确实记录了这么多的用气量。根据我们的程序,您需要先缴费,同时我们可以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检查。"
"两万多啊!"吴明宇急得额头冒汗,"我哪来这么多钱?我刚买完房子,手头很紧张。"
"理解您的困难,但这是程序规定,"女孩面露难色,"您可以申请分期付款,或者等检测结果出来再决定。"
经过一番交涉,吴明宇申请了上门检测,同时暂时不用交费。
走出营业厅,天已经黑了,风很冷,吴明宇的心情比天气还要冷。
回到家,他拿出工具箱,准备自己看一下燃气表和管道。
作为一名电工,吴明宇对各种管线设备都有些了解。
他仔细检查了燃气表的每个部分,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表盘转动正常,接口处没有漏气,管道也没有明显坏处。
"奇怪,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吴明宇小声说着,坐在厨房的地板上发呆。
02第二天一早,吴明宇给工地请了假,决定彻底调查这件事。
他首先联系了卖给他房子的中介丁刚。
丁刚是个三十五岁左右的男人,浓眉大眼,穿着永远一丝不苟,但眼神总透着几分精明。
"丁哥,我遇到点麻烦,"吴明宇在电话里解释了燃气费异常的情况,"能不能联系一下前房主,问问他们之前有没有遇到类似问题?"
"前房主已经移居外地了,"丁刚的声音听起来很忙,"我试试看能不能联系上他们,但不保证。"
挂断电话后不久,吴明宇收到一条短信,是丁刚发来的一个电话号码。
他立刻拨打过去,却提示该号码是空号。
"这什么情况?"吴明宇皱眉,又给丁刚打电话,但对方已经不接了。
吴明宇决定求助于社区民警。
王警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微胖,说话办事雷厉风行。
听完吴明宇的叙述,王警官思考了一会儿。
"吴师傅,你这情况确实蹊跷,"王警官说道,"不过现在还不构成报案条件。我建议你先走正规程序,让燃气公司上门检测。如果检测没问题,再考虑其他可能性。"
"我就是担心拖得太久,下个月又来一笔天价账单,我真的承担不起。"吴明宇愁眉苦脸地说。
"这样,我给燃气公司打个招呼,让他们尽快安排检测,"王警官拍拍吴明宇的肩膀,"同时你可以多向邻居打听,看看他们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
告别王警官后,吴明宇决定按照建议向邻居打听情况。他先敲响了赵老家的门。
"两万多?"赵老听完吴明宇的叙述,惊讶地说,"我住了十多年,燃气费从来没超过两百块。"
"赵老,您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吴明宇问道。
赵老思索了一会儿:"没听说过。不过你提醒我了,前几天我好像听到有人在你家附近捣鼓什么东西,当时以为是物业在修管道。"
"什么时候的事?"吴明宇眼睛一亮。
"大概半个月前吧,晚上八九点钟,"赵老回忆道,"我下楼倒垃圾,听到走廊里有敲敲打打的声音。"
吴明宇认真记下这个线索,随后又敲响了李婆婆家的门。
等了好一会儿,李婆婆才开门,只露出半个身子。
"李婆婆,打扰了,"吴明宇礼貌地问,"我想问问您最近的燃气费是不是正常?"
"正常,我很少用燃气,"李婆婆语气生硬,眼神闪烁,"没事的话我先忙了。"
还没等吴明宇继续询问,李婆婆就关上了门。
接下来的几天,吴明宇开始留意楼道里的动静,并在下班后仔细观察自家的燃气表。
有一天晚上,他惊讶地发现燃气表在他没有使用燃气的情况下,数字竟然在缓慢增加。
"这不可能!"吴明宇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他立刻检查了家中所有用气设备,确认全部关闭,但表计依然在走动。
这一发现让吴明宇确信问题不在自己这边。
第二天,他再次找到王警官,报告了这一情况。
"你确定表计在没人用气的情况下还在走动?"王警官问道。
"千真万确,"吴明宇坚定地说,"我特意关闭了所有设备,甚至连灶台前的阀门都关了,但表计还是在走。"
"这就奇怪了,"王警官皱起眉头,"燃气公司定的检测是什么时候?"
"说是这周内,但一直没确定具体时间。"
"我再催一下,"王警官拿出手机,"这事确实不太寻常。"
03燃气公司的检测人员终于在周五下午来到吴明宇家。
检测人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戴着口罩和帽子,制服上写着"燃气检修部"。
"吴先生是吧?听说你这边燃气费异常?"检测人员问道。
"对,一个月两万多,我一个人住,不可能用这么多气。"吴明宇急切地说。
检测人员检查了燃气表和管道连接处,用专业设备测试了一番,最后摇摇头。
"表计没问题,精度在允许范围内,管道连接也正常,没发现泄漏,"检测人员说,"可能是你使用不当导致的,比如忘记关火,或者设备故障。"
"不可能,我很注意这些。而且我亲眼看到在没人用气的情况下表计还在走。"吴明宇据理力争。
"那就奇怪了,"检测人员耸耸肩,"按程序,我们已经检测过,没发现异常。如果你坚持认为有问题,可以申请更高级别的检测,但需要先缴纳检测费用。"
吴明宇无奈地签了检测单,送走了检测人员。
他站在门口,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当晚,吴明宇失眠了。他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那个巨额账单。
就在这时,他隐约听到外面走廊有轻微的脚步声,接着是一阵细微的金属碰撞声,似乎有人在摆弄什么。
吴明宇轻手轻脚地起床,通过猫眼往外看,只见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他家门口附近徘徊。那人戴着帽子和口罩,看不清面容,但身形好像有些熟悉。
还没等吴明宇开门查看,那人已经匆匆离开了。
吴明宇连忙打开门,走廊上空无一人,只有一阵脚步声回荡在楼梯间。
吴明宇再次收到了燃气费账单,这次又增加了3200元。
这下他彻底慌了,两笔账单加起来已经接近三万元,相当于他四个月的工资。
"不行,得想办法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吴明宇下定决心,开始制定调查计划。
他先在自家门口安装了一个小型摄像头,对准走廊和燃气表位置。
然后,他决定详细记录自己的用气情况,并定时查看表计读数,记录变化规律。
这时,吴明宇又去找了楼上的邻居郑家。
郑家是一对年轻夫妻,刚有了孩子,丈夫在医院当护工,妻子在家全职带孩子。
"郑哥,你们家最近燃气费正常吗?"吴明宇问道。
"正常啊,一直两百左右,"郑先生说着,看了看抱着的婴儿,"怎么了?你家有问题?"
吴明宇简单说了情况,郑先生很吃惊,眼睛睁得大大的。
"两万多?这不可能吧,"郑先生摇头,"我们整栋楼加起来可能都用不了这么多气。"
"就是啊,所以我在找原因,"吴明宇叹气,"对了,你知道右边那位李婆婆的情况吗?"
"李婆婆?"郑先生想了想,"她很少和人说话。不过她有个侄子常来看她。"
压力很大的吴明宇感到一阵头晕。
第二天工作中他也开始心不在这,甚至因为不专心差点出了电气事故。
"明宇,你最近怎么了?"工友关切地问,"看你精神恍惚的。"
"有点私事,"吴明宇勉强笑笑,"过几天就好了。"
回到家,吴明宇发现摄像头被人为损坏,录像内容也丢失了。
这让他更加确信有人在暗中搞鬼。
"不能再等了,"吴明宇深吸一口气,"得找到原因。"
04周末,吴明宇决定采取行动。
他先去五金店买了一些工具和材料,然后回到家中,开始仔细检查每一寸管道。
"按理说,燃气管道都是单向的,从总管到各家各户,不可能出问题,"吴明宇自言自语,"除非..."
他突然想到一种可能性:如果有人私自改造了管道系统,将别人家的用气量接到他的表计上?这个念头让他背后一凉。
吴明宇立刻检查了管道的走向,特别是进入墙壁的部分。
在厨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发现了一处可疑的接口,看起来比其他部分更新一些。
"这里有问题!"吴明宇心跳加速,正准备进一步检查,门铃突然响了。
他开门一看,是李婆婆的侄子陈师傅。
陈师傅三十多岁,高高瘦瘦,戴着燃气公司的工作帽,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
"吴先生,听说你家燃气出了问题?我是附近负责维修的师傅,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陈师傅说。
吴明宇警惕起来:"公司派你来的?"
"不是,我婶婶提到你家可能有问题,我就过来看看,"陈师傅解释道,"毕竟是邻居,互相帮助嘛。"
吴明宇犹豫了一下,还是让陈师傅进来了。陈师傅熟练地检查了燃气表和主要管道,然后摇摇头。
"看不出什么问题,"陈师傅说,"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我建议你先把总阀关了,防止费用继续增加,然后走正规渠道解决。"
吴明宇点点头,陈师傅帮他关闭了总阀,然后离开了。
夜深人静,吴明宇躺在床上回想整件事的经过。
突然,他想起陈师傅离开时那句"把总阀关了"的建议。
如果真有人偷接了管道,让他关阀不就意味着对方也用不了燃气了吗?
这个念头让吴明宇立刻起床,轻手轻脚地走到门外,竖起耳朵仔细聆听。整个走廊静悄悄的,只有远处的风声和偶尔的车辆行驶声。
"可能是我想太多了,"吴明宇自言自语,正准备回屋。
突然,一声很大的响声打破了安静,紧接着是一声凄厉的尖叫:"救命啊!要死人了!"
这声音清晰地从右边李婆婆家传来!
05吴明宇立刻冲到李婆婆家门口,用力敲门,同时大声喊道:"李婆婆,您没事吧?李婆婆!"
没有回应,但里面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低声的争吵声。吴明宇继续敲门,这时赵老也闻声赶来。
"怎么回事?"赵老睡眼惺忪地问。
"听到李婆婆家有尖叫声,好像出事了,"吴明宇急切地说,"得赶紧看看。"
赵老立刻掏出手机:"我来叫王警官,你继续敲门。"
几分钟后,王警官赶到现场,吴明宇简单说明了情况。
"李婆婆,开门!这是警察!"王警官大声喊道,同时用力敲门。
过了一会儿,门终于开了一条缝,李婆婆探出头来,脸色苍白。
"有什么事吗?大半夜的。"李婆婆声音颤抖。
"有人报告听到您这里有尖叫声,"王警官严肃地说,"我们需要确认您是否安全。"
"没事,只是做噩梦了,"李婆婆紧张地笑笑,"真的没事,各位请回吧。"
就在这时,吴明宇注意到屋内似乎有什么动静,他凑近一看,发现陈师傅正站在客厅里,神色慌张。
"陈师傅也在?"吴明宇脱口而出。
王警官眉头一皱:"李婆婆,请让我们进去看看,确保安全。"
李婆婆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让开了。
三人进入屋内,发现客厅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工具和管道配件,一面墙壁被打开,露出里面的管道系统。
陈师傅站在一旁,额头冒汗,眼神闪躲:"我...我只是来帮婶婶修理一下管道。"
王警官环视了一圈,目光落在打开的墙壁上:"半夜三更修管道?看起来不太寻常啊。"
吴明宇走近查看,突然明白了什么:"王警官,这些管道...它们是连接到我家去的!"
王警官立刻走过来,仔细观察后,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谁能解释一下?"
陈师傅和李婆婆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王警官掏出手铐:"如果不解释清楚,我只能把你们带回去做笔录了。"
"我说,我都说!"陈师傅慌忙道,"是我干的,都是我的主意,婶婶不知情!"
"到底怎么回事?"王警官问道。
陈师傅低头认罪:"我利用自己燃气工人的身份,在吴明宇入住前偷偷改造了管道系统。我私自将李婆婆家的燃气管道连接到吴明宇家的表计后,这样李婆婆用的燃气都记到了吴明宇账上。"
吴明宇难以置信:"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师傅叹了口气:"我和中介丁刚是合伙人,他负责卖房,我负责改管道。我们专门针对新购买二手房的业主,因为他们对房子不熟悉,发现不了问题。"
"那李婆婆呢?她知道这事吗?"王警官问道。
"我一开始不知道,"李婆婆声音颤抖,"后来我发现燃气费异常便宜,问了侄子,他才告诉我实情。我想阻止,但他威胁说如果我揭发他,就再也不管我了。我一个孤寡老人,没人照顾,只能保持沉默..."
"那今晚的尖叫是怎么回事?"吴明宇问。
"今天他知道你关了总阀,就急忙过来想拆掉这些管道,销毁证据,"李婆婆说,"我不同意,我们就争执起来,他不小心碰倒了梯子,差点砸到我,我才尖叫出声。"
王警官掏出手铐,铐住陈师傅:"你涉嫌诈骗,需要跟我回去协助调查。"
转向吴明宇,王警官说:"现在清楚了吧,这就是你燃气费异常的原因。我们会立案调查,你不必再担心账单问题了。"
吴明宇长舒一口气。
06随后的调查中,警方发现陈师傅和丁刚的诈骗团伙已经在多个小区实施了类似的骗局,受害者不下二十人。他们利用丁刚销售二手房的便利,专门针对新业主下手,而陈师傅则负责技术实施。
一周后,燃气公司派人重新检测了吴明宇家的管道,并修复了被篡改的部分。公司负责人亲自登门道歉,取消了吴明宇的所有欠费,并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补偿。
"吴先生,非常抱歉给您带来的困扰,"燃气公司负责人诚恳地说,"我们已经开除了陈师傅,并将配合警方调查。同时,我们正在全面排查系统,确保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吴明宇点点头:"希望公司能加强管理,避免更多人受害。"
李婆婆也来向吴明宇道歉。老人家拄着拐杖,眼中满是愧疚:"小吴啊,婆婆对不起你。我被侄子胁迫,害怕孤独晚年没人照顾,才没有勇气说出真相。"
吴明宇理解地点点头:"李婆婆,我不怪您。您也是受害者,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帮忙。"
李婆婆感动得眼眶湿润:"谢谢你,小吴。我会好好补偿你的。"
与此同时,警方调查发现,陈师傅和丁刚的团伙已经作案多起。他们专门挑选像吴明宇这样的新业主下手,利用受害人对新居环境不熟悉的弱点实施诈骗。
"目前已经确认有八名受害者,"王警官向吴明宇通报情况,"我们建议你们组成维权小组,共同追讨损失。"
在王警官的协调下,几位受害者成立了维权群,大家互相支持,共同应对。经过法律程序,陈师傅和丁刚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被责令赔偿所有受害者的经济损失。
07几个月后的一个周末早晨,吴明宇正在厨房准备早餐,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李婆婆,手里提着一篮新鲜蔬菜。
"小吴,这是我侄女从乡下带来的蔬菜,给你尝尝。"李婆婆笑容慈祥。
"谢谢李婆婆,太客气了,"吴明宇接过篮子,"我正在做早餐,一起吃吧?"
"好啊,那我就不客气了。"李婆婆高兴地说。
自从那件事后,李婆婆的另一个侄女经常来看望她,两人的关系也日益亲密。吴明宇和李婆婆之间的隔阂也消失了,反而成为了互相照应的好邻居。
赵老适时地敲门进来:"闻到香味就知道小吴在做饭,我带了些自制豆腐脑来,咱们一起吃吧。"
三人围坐在吴明宇的小餐桌前,其乐融融。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温暖而明亮。
"对了,听说燃气公司推出了一项新措施,"赵老说,"现在每个月如果用气量突然增加超过50%,系统会自动提醒用户,并安排检查。"
"那太好了,"吴明宇点点头,"这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这都是因为你的案子,"李婆婆说,"听王警官说,你的经历促使燃气公司改进了监控系统。"
吴明宇微笑着摇摇头:"我只是希望不再有人受到伤害。"
饭后,吴明宇送走两位老人,站在阳台上眺望远方。这座城市曾给他带来痛苦和挫折,但也让他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善意。那些曾经的困难,如今都化作了成长的养分。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属于自己的这片小天地。在这个角落里,他终于真正拥有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家,也收获了珍贵的邻里情谊。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他的脸上,映照出一片宁静与希望。吴明宇知道,无论前方还有什么挑战,他都能从容面对,因为他不再孤单。
来源:阿扬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