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试玉(434)|嘉宾「归樵 段维 陈竹松 萧剑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0 06:46 2

摘要: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前 言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439):2025年第12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忆旧日春耕

董延慧(黑龙江)

一川车马闹,尘面笑如花。

父母扶犁走,吆儿点豆瓜。

段维:作者写的可能是实事实境,但“车马闹”还是有点破坏农村整体上的恬静氛围。如果写机械化耕作倒无不可,可惜并非如此。但三四句很是符合春耕场面,两辈人的忙碌是那时的特写,读来入眼入心。

陈竹松: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耕图。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成功唤醒农耕记忆。

夜 钓

李万鹏(湖北)

饵竭鳞波寂,轻将怅惘收。

如钩天际月,空钓一江秋。

陈竹松:整体营造孤寂清冷意象,转结句宕开诗意,极具张力。“如钩”传神,指手中钓钩,也指月似钩。全诗紧扣主题。传统路子,让人回味。

萧剑勇:起二句写夜钓无获之状传神,后二句堕入张庆辉老师所谓尖新体,即用通感来状景摹物,看似出新,实为新窠臼,慎之。

清明节前为亡妹墓插青

孟祥荣(广东)

遗言犹在耳,病骨已成尘。

宁信吾亡妹,的知天不仁。

潸潸墓前泪,念念梦中身。

莫讶兄来晚,湖山隔至亲。

陈竹松:全篇凸显心情复杂的意象,梦境与现实交织,思念与悲愤缠绕,兄妹之情,感人肺腑。尾联情感继续升华,山水之隔,距离之遥的无奈。生死之隔,亲情之痛的无助。一个“隔”字又添些许愧疚之感,情深意浓,催人泪下。

萧剑勇:情感较为真挚,颔联稍重。

寻贾岛庵不值

布凤华(山东)

贾公遗迹费探寻,翠幕重遮石峪深。

岁月风干余瓦砾,芜庵时过只烟岑。

知君运蹇如诗瘦,品我山行类苦吟。

想象长安驴背上,推敲故事到而今。

归樵:“翠幕重遮石峪深”密林深谷的实景与贾岛“只在此山中”的隐逸诗境暗合,形成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双重交感。“运蹇如诗瘦”将诗人命运与其诗风熔铸,使抽象的诗学理念获得可触的质感。“驴背”“推敲”的经典场景如蒙太奇般切入现代视野,千年诗脉在长安古道与当代山行间完成时空交融。

在南京过春分

晋风(山西)

平分昼夜仲春时,淑气催开万卉姿。

昔日玄都观里客,今朝夫子庙边辞。

嫩樱为爱偷涂粉,老柳专情先绿枝。

城上忽闻佳丽咏,金陵人读晋人诗。

归樵:“嫩樱偷涂粉”“老柳先绿枝”的拟人技法,突破传统咏物范式。“偷”字尤见巧思,既合樱花淡粉之色,又暗喻春光乍泄的俏皮,别具现代审美趣味。

乙巳惊蛰前三日超然青莲雅集分韵得开字

李利忠(浙江)

诗仙曾以之为号,我佛向将其作台。

座足清音僧意厚,山多爽气客怀开。

春光有道争先至,梅萼无猜不厌来。

敢与诸君期再约,安排惊蛰一声雷。

归樵:以“青莲”为轴,上溯诗仙李白之号,下接佛陀莲台之典,暗合雅集之“超然”气象。又由佛门“清音”转至山水“爽气”,完成从人文到自然的空间过渡。而“春光争先”“梅萼无猜”紧扣惊蛰时序,最后以“雷声”作结呼应题眼,可谓章法严谨。

雨后初晴又过淀山湖

王聪颖(辽宁)

茫茫一片浩无边,风扫残云日扫烟。

岸脚涛声高过浪,湖心水色亮于天。

兰开二月红杉底,鱼戏孤舟绿柳前。

我亦花丛迷粉蝶,忽看枝上有啼鹃。

归樵:云烟之虚与水色之实,岸脚涛声之动与湖心倒影之静,二月早春之微寒与红杉绿柳之鲜丽,形成多维审美空间。

揲茅针

尤俊如(江苏)

燕剪裁云昼夜均,柳丝蘸水绿初匀。

童孙扑蝶穿芳径,老叟扶犁破土鳞。

半亩墒情催种豆,一溪烟雨润蔬新。

圩沟细揲茅针处,笑指青芽已报春。

归樵:喜欢首联“燕剪裁云昼夜均,柳丝蘸水绿初匀。”以自然意象开篇,巧妙点明春分节气。“燕尾剪云”之动与“柳丝蘸水”之静形成张力,“绿初匀”精准捕捉新叶初绽的渐变感。

逛福州路忆少年时淘旧书有感

杨逸明(上海)

春风无奈也萧萧,文化街头叹寂寥。

书店重来门锁挂,咖吧小坐茗烟飘。

少年此地牵魂久,垂老其情逐梦遥。

追忆旧时淘古籍,每回添乐涨心潮。

归樵:“春风”与“萧萧”“寂寥”形成反差,暗示文化街的萧条已非季节所能调和。“书店门锁”与“咖吧茗烟”的视觉对比,勾勒出传统文化空间被商业消费空间取代的现实图景,暗含隐忧。“牵魂久”写记忆之深,“逐梦遥”叹现实之隔,情感层层递进。在萧瑟现实的反衬下,回忆中的“淘书之乐”尤显珍贵。“涨心潮”是对往昔的深情回望,于怅惘中见出激情,结句感伤之余犹有文化守望的暖意。

过小学母校见房梁已塌(新韵)

张东凯(黑龙江)

雀跃残垣枯草长,雪融偏露旧时光。

门前多少成材树,都去他乡作栋梁。

段维:又是一首回忆往事的诗作。“门前多少成材树,都去他乡作栋梁”,乡亲们用血汗养育的儿孙都去为他乡出力了,想想多少有些失落。在他们看来,如果这个“他乡”是国内还可以理解和原谅,若是异国就几乎是一种忘本和背叛了。

春 日

王迎春(浙江)

红添妩媚绿增肥,啼鸟郊园相逐飞。

渐白鬓丝心未老,小花插朵竞芳菲。

段维:小诗不追求立意有多高远,写点小意趣也不失为一种构思。“小花插朵竞芳菲”是“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一种具体表征。

晓步庭园

张友福(云南)

屐齿徐徐入晓庭,春晴正好送芳馨。

高姿态向花低语,近距离将鸟细听。

无日精神不持满,此时尘虑已归零。

一排松柏森森处,养得诗人两眼青。

段维:颔联“高姿态向花低语,近距离将鸟细听”颇有味道,新词时语入诗给作品加分不少。结句的“养”字,初读觉得炼字有道,细读又觉得过于刻意。

题龟山镇鲍家东垸油菜花

鲍海涛(湖北)

风吹次第香,二月换春装。

遍野皆金色,谁还说扫黄。

陈竹松:“扫黄”二字新颖亮眼,有反讽的意味,打破传统,增添趣味。

木棉花

曹宪阁(辽宁)

繁花红胜火,枝干向高台。

一股英雄气,春风带血开。

陈竹松:转结有味,写出英雄之花的豪迈不羁,坚韧不拔,悲壮且充满生命力。

观老照片

李炳娥(吉林)

光阴若水流,素志未曾酬。

旧影成追忆,芳春已入秋。

陈竹松:起承平淡朴实,转结情感升华。理想与现实,过去与现在进行细微对比,迟暮而悲怅。

老柳(通韵)

刘建东(山东)

根在大河滨,经冬复历春。

狂飙随俯仰,惯看水浮沉。

陈竹松:老柳意象折射人生,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之感。引人深思,富有哲理。

春城三月忽飞雪

陈海洋(云南)

世事经年满面尘,寒风入骨更知贫。

长街怜看樱花艳,何忍枝头雪压身。

萧剑勇:贫字寒蹇,后两句对比好,但仍未发掘出更深意味。

忆鲁迅

陈宗海(福建)

横眉历数文坛少,更对狂风唤巨雷。

长夜留心睁半眼,高台拍案斥群魁。

乡间苦痛肝肠煮,宫室凶蛮剑笔摧。

若是先生犹健在,圣贤霉纸化飞灰。

萧剑勇:刻意拔高,不如老实先读通迅哥儿其人其文。

本期嘉宾简介

嘉宾排名以长幼为序

高海生(归樵) 山西蒲县人。晋社副社长,《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出版诗集《归樵吟》。

段 维1964年生,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华诗词学会乡村诗词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心潮诗词》评论双月刊主编。

陈竹松 笔名陈青,网名一点酒香,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兼青工委副主任、拾风诗社创始人之一、敦煌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