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振久违新作,韩剧《骑行人生》道出高压日常的写实与疗愈!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07:16 1

摘要:韩剧《骑行人生》电视剧取材于同名小说,由田慧振、赵修敏主演,对韩国现今的教育现象有深刻的描述。剧中藉由祖母接送孩子往返补习班的过程,揭示现今制度下沈重的学习压力。也藉由“艺术治疗”媒介,柔软呈现孩子、家长之间的情绪与矛盾。本剧在开播前,因演员田慧振时隔一年复出

韩剧《骑行人生》电视剧取材于同名小说,由田慧振、赵修敏主演,对韩国现今的教育现象有深刻的描述。剧中藉由祖母接送孩子往返补习班的过程,揭示现今制度下沈重的学习压力。也藉由“艺术治疗”媒介,柔软呈现孩子、家长之间的情绪与矛盾。本剧在开播前,因演员田慧振时隔一年复出的消息引发关注,写实描述社会的高度竞争与亲子关系的剧情,也让观众们跟着忍不住鼻酸。

“赢在起跑点”高度竞争的童年,造就过度早熟的孩子

全剧开始于小女主角瑞允(金莎朗饰)在大马路的十字路口哭了起来,画面一转,我们看见一个忙碌的家庭,爸妈、孩子、保姆都在天色未亮之际就开始打转;我们也从女主角贞恩(田慧振饰)在家庭与工作两头奔波的状态中,了解她为何需要将孩子的接送“外包”给保姆及自己的母亲(赵修敏饰)。在如此的家庭结构下,孩子也自然而然学会察言观色,在大人忙于工作时,便会乖巧不说话,自己照顾自己。

《骑行人生》便以前述的家庭环境为背景,讲述瑞允与外婆智雅在往返补习班与家中发生的故事。而故事里年仅七岁的瑞允,为何需要在原有的幼儿园课程外还补习英文演说、作文?这其实源于韩国社会中逐渐兴起的私立名校风气,为了能争取有限名额,顺利就读私立小学,孩子早早就从各方面开始进行“七岁考试”(原文:7세고시,意即七岁就像考公务员一样准备考试)。此一现象在补习资源丰富的首尔大峙洞尤为盛行,许多新闻也对此进行纪录与报导,我们同样能在《骑行人生》剧中看见各个疲惫的孩子们,因着家长想要“赢在起跑点”的价值观,在高度竞争之下而变得早熟、压抑,甚至遭遇创伤。

不同层次的互动,写实中看见爱的各种样貌

然而,如此紧绷的日常,在瑞允的外婆智雅介入后,一切稍稍好转。智雅身为医院的艺术治疗师,善用画画等工具和孩子们拉近关系,让彼此在压力之中有喘息的空档。回到戏剧构作本身,剧本亦是巧妙应用“艺术治疗”这个较为柔软的媒介,对比出社会“一切成绩至上”的思维值得反思的地方。无论在剧里或是现实中,“艺术治疗”此一较为少见治疗形式,不全然能被周遭的人认同它对孩子们的助益,但剧中的孩子们,因着艺术的力量,让情绪有了出口;观众们因着智雅与孩子们一起画画时的互动,而看见一种表达爱与感受的方式。

此外,除了专注于瑞允与智雅可爱又温暖的互动外,智雅与另一配角“汤米外公”的爱情线,巧妙的道出祖父母辈对于孙子所遭受的学习压力感到心疼,也描写了在单亲扶养孩子长大之后,对于再次追求爱情的疑惑与挣扎。智雅与汤米外公相识到产生好感的过程,也成为剧中重要的调剂。剧中充满亲情、爱情各种关系的呈现,让人感觉无论是何种互动方式,其实都是出自于爱,让这部写实的戏剧在阐述社会压力之余,依然有疗愈人心的部分。

揭开跨世代的母女心结,见证关系的释放与重生

除了描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历程中与祖父母的温馨互动外,《骑行人生》全剧最惹人心疼的部分,莫过于剧情后段贞恩与智雅两人之间的情绪拉扯。身为单亲妈妈的智雅,年轻时全心投入工作,忽略了青春期的贞恩真正的需要;而长大后的智雅,则努力工作并想兼顾照顾孩子,一心想替瑞允争取最好的,以弥补自身小时候的缺憾。

当贞恩对母亲说出:“这些年作为你的女儿,跟你生活,我非常辛苦。”并拒绝母亲再靠近瑞允时,两人都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委屈,也都心碎了。智雅与贞恩、贞恩与瑞允这两代的母女,都是因着事业与家庭的两难,而被忽略,无法真实亲近的家人。却也因着智雅开始负责接送瑞允,那些陪着孙女做的,就好像是重新替女儿做的一样。最终,两代也都打开心结,重新和好。剧本也告诉我们:那些说不出口的,或许会投射在其他人身上、或许说出来并没有想象中困难。也总算是在结尾给了戏里这些压抑的角色们一个美好的重生。

来源:追剧启明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