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下“最后通牒”,敢去阅兵就严惩?国台办霸气回应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6:47 1

摘要:这不,就在前几天,他的“最后通牒”下来了。措辞那叫一个严厉,直接点名马英九、洪秀柱等一众蓝营大佬,说你们谁敢去北京天安门城楼观礼,回来就准备“依法查办”。

最近岛内这出戏,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主角,还是那位上任不久、民调已经跌破冰点的赖清德先生。

眼看九三大阅兵的日子越来越近,北京这边发出了邀请函,请台湾同胞一起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这本来是件挺有人情味儿的事,回顾共同的历史。

可到了赖清德那儿,画风突变,一张邀请函,硬生生被他扭成了一份“忠诚度考卷”。

这不,就在前几天,他的“最后通牒”下来了。措辞那叫一个严厉,直接点名马英九、洪秀柱等一众蓝营大佬,说你们谁敢去北京天安门城楼观礼,回来就准备“依法查办”。

这道禁令,最先砸向的,是一群最不该被为难的人——那些亲历过烽火岁月的抗战老兵。这些平均年龄超过九十岁的老爷爷们,是活着的历史教科书。

八十年前,他们穿着草鞋,扛着“中正枪”,在长沙的火海里、在衡阳的焦土上,用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口中的“胜利”。

如今,他们只想在有生之年,去对岸看一看那场纪念他们青春与血火的盛典,这要求过分吗?

这根本就是一场策划得滴水不漏的“闪电战”。

洪秀柱的行动,简直能写进教科书。你看,九月一号晚上,人就悄无声息地落在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之前半点风声都没有。这种保密,保密到有点不正常,恰恰就说明了这趟行程背后,压力有多大。二号中午,她才公开露面说了几句话;三号一大早,人已经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了。

等她到了北京之后,还特意在社交平台上写了篇长文,里面把赖清德的那些言行批了一顿,说他这么干根本不是什么 “依法办事”,而是在限制老百姓的言论自由,更是在捂着历史真相不让人说;

还说 “抗战精神是全民族的,不是哪一党哪一派能独占的,更不是能被随便抹掉的”。这话讲得又硬气又在理,不少支持两岸统一的人都给她点赞。

之后还有岛内媒体人吴子嘉发声,称77岁的洪秀柱将有麻烦,他断言洪秀柱因为出席九三阅兵,将会被赖清德关起来。不过,虽然舆论闹得沸沸扬扬,但吴子嘉的预言想要实现,恐怕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赖清德真的行动,将洪秀柱关押在背后,无疑是向岛内民众传达他政权的脆弱。自今年以来,民进党在多个选举中的失败,已经让其面临空前的压力。借助洪秀柱的事件,再次引发民愤无疑是加速自我毁灭。

因此,尝试越过底线的做法,很可能让民众更加团结,反对声浪再起,最终导致民进党掉入自设的泥潭之中。

赖清德和民进党对洪秀柱访陆又是强硬“定性”,又是百般阻挠,这可不仅仅是岛内政治斗争那么简单。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民进党眼看着内部政治基础摇摇欲坠,加上外部地缘政治的压力。

所以才想通过这种极端姿态,来死死保住他们的“抗中”形象。别忘了,民进党背后的金主——美国——对这次阅兵,那也是很不爽的。美国人呢,把中国的阅兵说成是“炫耀武力”,还一个劲儿地鼓吹“中国威胁论”。

对岸的红线与底牌

赖清德在做任何决定前,都必须掂量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大陆方面的反应。这次阅兵展示的各型先进武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震慑,清晰地划出了“台独”不可触碰的红线。

如果赖清德在此刻对洪秀柱采取报复行动,无疑会被大陆视为一种严重的挑衅,一种对抗统一立场的实质性举动。那么,随之而来的反制措施可能是他无法承受的。

这些反制,可能来自经济层面,也可能再次启动大规模的围台军事演训,甚至不排除采取更为激烈的“断然措施”。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已经明确表态,称赞台湾同胞参与纪念活动是“秉持民族大义的体现”,同时怒斥民进党的阻挠行径“卑鄙龌龊,令人不齿”。

大陆方面反复强调,抗战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民族的胜利,台湾同胞的贡献不容抹杀。此次赴京的,除了洪秀柱,还有新党主席吴成典、劳动党代表以及抗日将士后代、青年代表等各界人士,形成了一种跨党派的态势,凸显了两岸之间深厚的历史联结。

以赖清德为首的民进党之目的,无非就是“去中国化“,毕竟台湾也曾被日军侵略,也曾进行过英勇抵抗,因而牺牲超过60万军民,而民进党对抗日相关的纪念活动的抵制,也正是一种试图抹去岛内民众抗日记忆的行为,并让他们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这一点。

但这种阻挠反而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抗,岛内抗议声一片,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不得已才解除戒严,开放台湾民众回大陆探亲,而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如今赖清德为首的民进党对台湾同胞参与9.3阅兵越阻挠,台湾各界人士的决心就会越坚定。

此次风波并未结束。洪秀柱的言行只是一个引子,真正掀起涟漪的是岛内民众对历史真相的重新认识,对民族认同的重新思考。

那些曾被边缘化的声音,正在回到主流舞台;而那些靠煽动仇恨维系权力的政客,未来的空间只会越来越窄。

台海之间的较量,从来不止于军机舰船的对峙,更在于谁能说出历史的真话、赢得民心的共鸣。

可以说,吴子嘉那个“逮捕洪秀柱”的预测,更像是一种施压和试探,把一个难题直接抛给了赖清德。逆势而动,只会让本已不利的处境更加艰难。

赖清德目前面临的困境,恐怕是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自“大罢免”失败后,民进党当局的形势便急转直下。阅兵之后,岛内反对“台独”的声音进一步扩大,“台独”路线的生存空间被极限压缩。

对赖清德而言,放弃打压洪秀柱,无疑是明智之举。这不仅能暂时缓解舆论压力,减缓支持率的下滑,更是避免将台湾推向更危险境地的必要选择。这场由历史纪念活动引发的政治风暴,将如何收场,考验着这位当权者的政治智慧,也深刻影响着台湾未来的走向。

来源:大胡子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