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生不是神仙,不能让病毒不来,但咱可以提前备好点“锦囊”,让自己和家里人少受点罪。下面这5个锦囊,是我这几年在门诊接待了不少病人后总结出来的,都是实打实能用上的,听一听,也许你就能少发一场烧,少跑一次医院。
一到秋天,天一凉,风一吹,人就容易出点毛病。尤其是这时候的流感,跟换季的风一样,不声不响地就钻进了人们的生活里。
你以为只是打个喷嚏、流流鼻涕?其实它的来头可不小,发起烧来能烧到39度,浑身酸痛不说,像被人拿棍子敲了一遍一样,连床都爬不起来。
医生不是神仙,不能让病毒不来,但咱可以提前备好点“锦囊”,让自己和家里人少受点罪。下面这5个锦囊,是我这几年在门诊接待了不少病人后总结出来的,都是实打实能用上的,听一听,也许你就能少发一场烧,少跑一次医院。
天一凉,穿衣可别贪快。别看年轻人嘴上说“不怕冷”,但流感病毒可不讲情面,冷天穿得少,身体抵抗力就跟着打折扣。尤其是早晚气温低,中午太阳一晒又热得冒汗,这冷热交替一搞,感冒的门就开了。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一定要记得“洋葱式穿衣法”——一层一层地穿,方便加减。不是我唠叨,前几天门诊里就有个小伙子,穿个短袖骑电动车,回家就开始咳嗽,第二天一测,甲型流感阳了。
咱们平时总觉得“感冒就是小事”,但流感和普通感冒可不是一码事。普通感冒多是鼻子不通、嗓子不舒服,顶多低烧个一天就好了。
而流感不同,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症状特别明显,像是高烧、乏力、肌肉酸痛,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胸闷、心慌。
对身体本来就不太“顶用”的人来说,比如有慢性病的、年纪大的,一场流感下来,可能就得住院,甚至要进重症监护室。
除了穿衣,吃饭这事也不能马虎。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开始贴秋膘,火锅、烧烤轮番上,可肠胃还没从夏天的“清淡模式”里缓过来,这么一刺激,容易上火、拉肚子不说,营养也不均衡。
秋天其实是个养肺的季节,吃点润燥的东西特别合适。像梨子、百合、银耳这些,润肺又不上火,煮个糖水、炖个汤,暖暖的,嗓子也舒服。
还可以多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橙子、柚子、西红柿,这些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病毒来了也不容易被击倒。
说到免疫力,这几年人们对它的关注越来越高了。其实免疫力就像咱家大门的锁,锁得牢靠,病毒就不容易进来。怎么让这把锁更结实呢?
睡觉得规律,别老熬夜;饭得吃好,不挑食;心情也得放松,别什么事都往心里搁。还有一个很多人忽视的,就是手卫生。
手是病从口入的第一条通道,尤其是流感高发的时候,摸了电梯按钮、公交扶手、手机屏幕这些公共部位,回家不洗手,吃饭一抹鼻子,病毒就进来了。科学研究早就证实,用肥皂认真洗手,能把病毒的传播率降下来一大截。
再说个很多人问我的问题:流感疫苗到底打不打?这事我不劝,也不推,只把道理跟你讲清楚。疫苗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保证你100%不生病,但能大大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
特别是老人、孩子、孕妇、慢性病患者这几类人,真得考虑打一下。去年有个老爷子,80多岁,坚持每年打疫苗,结果孙子感冒在家传了一圈,他一点事儿没有,自己都觉得神奇。
其实不神奇,就是疫苗帮他提前把“防线”筑牢了。国家每年都会公布适合人群和接种建议,照着来没错。
还有一个“锦囊”是空气。很多人不太重视通风,秋天一冷,窗户就关得死死的,结果一个人感冒,全家中招。病毒在空气里能飘,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特别容易传播。
每天早晚各开窗通个风,哪怕十分钟,空气换一换,病毒也没那么容易停留。尤其是家里有孩子上学的,放学回家先别急着吃饭、玩游戏,先换衣服、洗手,再进屋,能减少不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我还得提醒一句,秋天的过敏性鼻炎和流感症状很像,很多人一上来就以为是感冒,其实是鼻炎犯了。像是早上起来连着打喷嚏、鼻子痒、眼睛也跟着痒,这些更像是过敏。
和流感比起来,它不怎么发烧,也不会全身疼,但因为症状不重,很多人就忽略了。其实鼻炎控制不好,也会让呼吸道变得敏感,病毒一来就容易中招。所以秋天一到,家里有鼻炎的,也得提前准备应对措施,不能光靠“忍一忍”。
前阵子我看了一篇国内的研究,说的是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平均一个人能传给1.3到1.8个人。
别小看这数字,在一个办公室、一个教室里,就是成倍增长。所以说,流感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圈子的问题。你保护好了自己,就是在保护你周围的人。
说到底,流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掉以轻心。有时候,病不是一下子来的,而是从一个个“小疏忽”累积起来的。
你觉得少穿一天衣服没事,你觉得今天不洗手也没事,你觉得一顿饭不吃蔬菜没关系,结果病毒就趁虚而入了。就像一堵墙,哪怕只掉了一块砖,风就能灌进来。
说了这么多,不是吓唬你,是希望你能提前有个准备。秋天本来是个舒服的季节,空气凉,天也高,要是能避开这些病,晚上窝在沙发上看个电视、喝口热汤,孩子在旁边写作业,老人坐着晒太阳,那才是日子该有的样子。
流感年年有,但我们每年都可以过得更有准备、更安全一点。
参考文献:
[1]王丽,李晓燕.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加强策略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10):793-797.
[2]张艳红,陈文彬.秋冬季流感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3,27(12):1352-1355.
[3]刘洋,赵娟.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及其保护效果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05):489-493.
来源:健康小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