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梨园病虫害监测及综合防治措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0 07:18 1

摘要:黄金梨作为桐柏县的特色水果之一,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黄金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安棚镇和埠江镇等地,形成了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 1.5 万亩,亩产量在 5000 ~ 6000 斤,市场价格约 5 元 /kg,每亩梨

黄金梨园病虫害监测及综合防治措施

付静静

黄金梨作为桐柏县的特色水果之一,以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目前,黄金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安棚镇和埠江镇等地,形成了集中连片的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稳定在 1.5 万亩,亩产量在 5000 ~ 6000 斤,市场价格约 5 元 /kg,每亩梨树的总收入可达 1.5 万元,扣除种植成本 3000 元后,纯利润约为 1.2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然而,在黄金梨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危害,对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利用无人机监测梨园病虫害,高效便捷,能迅速覆盖整个果园,监测效率高,且可短时间内多次飞行,实时获取病虫害信息,为及时防治创造条件。同时,该技术无破坏性,利用遥感技术避免了对果园环境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高精度传感器如高光谱、多光谱、红外等能捕捉果树光谱信息,精准识别病虫害种类、分布及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1 无人机遥感监测梨园病虫害方法

1.1 无人机平台

在梨园病虫害监测中,常用的无人机类型主要为多旋翼无人机,具有航速姿态可调、飞行稳定、能够定点悬停等优势,适用于定点重复获取多尺度、高分辨率的病虫害监测数据。搭载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数码相机、热红外相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果园的遥感影像、视频等数据。

1.2 监测流程

确认飞行任务区域及申请空域;查询地理、天气环境信息;选择并调试飞行与地面设备(无人机飞行平台、机载传感器、遥控器、导航等),以及检查电量、是否能正常工作,是否携带其他设备,如辐射定标板等。现场组装、调试、连接飞行与地面设备;根据任务区域地形、果树病虫害、续航、载荷等情况,设计飞行任务方案,如起降点、航线、高度、架次、重叠率等。实时关注无人机飞行平台的速度、位置、电量、电压、任务时间等飞行情况,监督飞行时稳定、安全作业,必要时可以手动接管飞行。自主返航或操控返航;返航完毕可关闭飞行与地面设备电源;回收飞行与地面设备,读取储存卡数据或在飞行作业时通过地面设备实时获取遥感监测数据。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获取到的无人机遥感监测数据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分析,才能提取出果园病虫害的信息。对遥感影像进行格式调整、清洗、预处理、拼接、校正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与病虫害相关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颜色特征、形状特征和生理特征等。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如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判别分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和机器学习方法(如决策树、聚类、贝叶斯分类、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k- 近邻算法等)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分析,以判断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程度及范围。

2 监测结果

通过对梨园定点监测,配合人工调查,梨园主要病害包括梨黑星病、梨黑斑病、梨锈病等,病害在叶片、果实和枝干上均有发现。虫害包括梨木虱、梨茎蜂、绿盲蝽蟓、梨小食心虫等,对黄金梨的叶片、新梢、果实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3 综合防治措施

黄金梨病虫害防治应遵循绿色、环保、高效的原则,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防治效果,保障果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1 农业防治

3.1.1 优质苗木选择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苗木进行栽植,优质苗木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和抗病性,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梨苗应避免与橙子和苹果等果树进行混搭种植,避免次要病虫害的加剧危害。

3.1.2 合理肥水管理

每年秋季施入腐熟有机肥,并混加适量的速效磷、钾等肥料,以满足梨树生长需求,增强其抵抗力。在花芽膨大期、果实膨大期等关键时期,也要适量追施化肥,以保证梨树正常生长和结果。根据梨树生长需求和天气情况,合理灌溉。避免过量灌溉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引发根部病害。同时,也要注意排水,防止雨季积水造成病害传播。

3.1.3 合理修剪

在每年 12 月至翌年 1 ~ 2 月进行冬季修剪,疏除过密枝、下垂枝、细弱结果枝等,促进结果枝组的更新。对延长枝头及时短截,以利扩大树冠。在 5 ~ 7 月进行夏季修剪,疏除过多萌条及竞争枝,甩放部分中庸枝,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

3.1.4 清园处理

在秋冬季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病虫果、杂草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虫源。在 3 月上旬刮除枝干老粗翘皮,刮除枝干腐烂病、干腐病病斑,并涂抹溃腐灵进行防治,每次间隔 3 ~ 5 天,连续涂抹 3 ~ 5 次。涂抹范围要大出刮治范围 2 ~ 3 cm 。

3.2 物理防治

3.2.1 树干涂白

树干涂白可以杀死附着在树干上的越冬虫卵、病菌和成虫,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特别是对于一些在树干上越冬的害虫,如梨虎、梨茎蜂等,涂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3.2.2 粘虫板

选择黄色粘虫板,因为许多害虫对黄色有较强的趋性,如梨木虱、蚜虫等。

每亩地悬挂 20 ~ 30 块左右,规格 25 cm×30 cm。将粘虫板悬挂在梨树的中上部,距地面 1.5 ~ 2 m。

3.2.3 杀虫灯

选择适合果园使用的杀虫灯,如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等。将杀虫灯悬挂在梨树的中上部,距离地面约1.8 ~ 2.4 m 高度。根据果园的面积和害虫的密度,合理设置杀虫灯的悬挂密度。一般来说,25 ~ 30 亩挂一盏杀虫灯较为合适。

杀虫灯应朝向果园内部,避免灯光直接照射到果园外部,以免吸引外部害虫进入果园。

3.2.4 果实套袋

套袋可以将果实与外界环境隔离,有效防止病虫害的侵入,如梨黑星病、梨锈病、梨白粉病以及梨木虱、蚜虫、食心虫等害虫。选择梨专用双层果袋,套袋时间通常在落花后 2 ~ 4 周进行 。

在套袋前,应全园喷施一次杀菌剂和杀虫剂,以杀死果实表面的病虫害。套袋时,将纸袋充分撑开,使果实在袋内悬空,避免果实与纸袋接触造成摩擦损伤。袋口要扎紧,但不能绑成喇叭口状,以防止雨水、药液流入袋内污染果面或害虫爬入袋内危害果实。

3.3 生物防治

3.3.1 释放赤眼蜂

赤眼蜂是捕食螨、瓢虫、草蛉等害虫天敌。当害虫进入成虫羽化高峰期时,可以采取人工或无人机释放赤眼蜂。人工释放时,可以将赤眼蜂卡悬挂在梨树的叶背处,避免阳光直射;无人机释放则更加精准和高效,适用于大面积果园的作业。同时,注重保护和协助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的生存与发展,提升害虫防治效果。

3.3.2 昆虫性外激素

诱杀害虫,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制作诱芯,置于诱捕器中,诱集并杀灭害虫的雄性成虫。例如,对于梨木虱等害虫,可以利用其性外激素制作诱捕器进行诱杀。干扰交配,通过大量释放昆虫性外激素,可以干扰害虫的正常交配行为,使其难以找到配偶,从而降低害虫的繁殖率,适用于害虫种群密度较高、交配行为频繁的情况。生物农药,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梨小食心虫、梨星毛虫等害虫;亩用 2000 IU/μL 苏云金杆菌悬浮剂 200 ~ 300 mL,兑水 30 ~ 45 kg 稀释后喷雾。

每 7 ~ 10 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 2 ~ 3 次。利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蚜虫、梨木虱、红蜘蛛等害虫。亩用 0.2%苦参碱水剂 100 ~ 300 倍液、或 0.3% 印楝素乳油 600 倍液,每 7 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 2 ~ 3 次。

4 防治效果

黄金梨病虫害防治成效显著,树体健壮,枝条粗壮,叶片浓绿,树形结构合理,通风透光佳,抗逆性增强,能更好应对不良环境。病虫害种类与数量明显减少,如梨木虱、康氏粉蚧、梨黑星病、梨黑斑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显著降低。叶片和果实上的病斑、虫洞等受损情况大幅减少,叶片保持完整,果实表面光滑无瑕,提升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和观赏性。同时,果树天敌种群增多,生物多样性提升,果园生态系统更稳定,为黄金梨树长期健康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5 结语

梨树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共同配合,以确保梨树健康生长和果品质量安全。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梨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未来应建立和完善病虫害监测网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实时监测梨园内的病虫害动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