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外卖员感染艾滋病,医生寻找原因,男子流泪坦言:当时没在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16:00 1

摘要:30岁,骑着电动车在城市里穿梭,汗水湿透衣背,一单接着一单送。外卖员小李(化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艾滋病扯上关系。直到一次发烧连着低烧不退,他去医院一查,结果让他当场愣住。医生追问来源,他支支吾吾,最后红着眼睛说:“那时候也没多想,以为没事……”

30岁,骑着电动车在城市里穿梭,汗水湿透衣背,一单接着一单送。外卖员小李(化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艾滋病扯上关系。直到一次发烧连着低烧不退,他去医院一查,结果让他当场愣住。医生追问来源,他支支吾吾,最后红着眼睛说:“那时候也没多想,以为没事……

很多人听到这类新闻,第一反应是震惊,然后是疑惑:一个普通打工人,怎么会感染艾滋?不是说这病离我们很远吗?不是说只有“高危行为”才会中招吗?可现实却狠狠打脸——它并不挑人。

问题来了:我们到底对艾滋病了解多少?它真的离普通人很远吗?

先把话说在前面,艾滋病不是天花板上的灰,只要你不去碰,它就不会落到你头上。它不是某类人的“专属”,而是任何人都可能面临的风险

很多人对艾滋病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躲着走、听了就怕、以为只有“那个圈子”的人才会得。可现在的数据早已不是那个年代的图景。

近年来,感染人群的分布正在悄悄发生变化,异性传播占比已经超过同性传播,而且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被它悄无声息地盯上。

小李的经历其实并不复杂。他曾在一次朋友聚会后,一时冲动,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事后也没太当回事,觉得自己身体挺好,也没什么不适,就把这事扔脑后了。他哪里知道,艾滋病毒潜伏期最长可达10年,早期几乎无症状,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晚了。

这也是艾滋病最狡猾的地方——它不像感冒咳嗽有那么明显的“预警”,它像一个“潜伏特工”,悄悄混进身体,暗中搞破坏。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已经在一点点摧毁免疫系统。

很多人关心,日常接触会不会传染?比如一同吃饭、握手、共用厕所?答案是:不会。艾滋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方式。

它并不会通过空气、唾液、汗液传播。它怕热、怕干燥、离开人体就活不成。不要因为恐惧而对患者另眼相看,那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但也不能因为“日常接触没风险”就掉以轻心。有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实则暗藏风险。有些人去非正规的场所“放松”,没有使用安全措施。

用不洁的器具纹身、扎耳洞、拔火罐。只要有血液接触的可能,就存在感染风险。还有一个不少人忽略的情况——婚前检查和性病筛查的缺失。现在很多年轻人婚前不做体检,觉得麻烦或者“不吉利”。

可问题是,艾滋病毒携带者在外观上完全看不出来,自己也可能完全不知情。如果双方都没有做过检测,那就像蒙着眼睛开车——危险不在远方,就在你身边。

说到这,可能有人开始紧张了:那我该怎么办?要不要每个月去查一次?

也不用这么焦虑,关键是看你有没有风险行为。如果你有过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针具、输过血、做过手术、或者伴侣有不明病史,那建议尽早去正规医院做个HIV抗体检测。这项检查不贵,也不复杂,有的地方甚至是免费的。比起心理上的折磨,早发现早安心。

还有一个冷知识你可能没听说:现在艾滋病不是绝症了。虽然它目前还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活到老。

这种治疗叫“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每天吃药,病毒被压制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传染性几乎为零。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你愿意面对它,它并不可怕。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愿意面对”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很多人因为怕尴尬、怕被歧视、怕家人担心,选择逃避。这才是最危险的行为。

你以为“拖一拖没事”,它就真的没事?不,它只会趁你不注意,一点点瓦解你的免疫系统,直到身体出现各种感染、肿瘤,才知道——原来早就埋下了祸根。

像小李那样的普通人,社会上还有很多。有的是因为一次意外,有的是因为一时冲动,有的是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他们不是坏人,也不是“活该”,只是太多人对艾滋病的认识,还停留在偏见和误解里。

其实我们该问的不是“他怎么会得”,而是“我们该怎么预防”。

预防艾滋病,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安全性行为是第一道防线,使用安全套是最基本的保护措施。别嫌麻烦,别以为“这一次没事”。病毒才不看你是不是第一次,它只看你有没有缝隙。

再一个就是定期检测。尤其是高风险人群,每年查一次,别怕结果,怕的是你不查。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匿名检测点,保护隐私,不用担心尴尬。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但常被忽视:对艾滋病患者的尊重和理解

他们不是洪水猛兽,他们只是生了病。你可以保持距离,但请别投来异样的目光。他们已经够难了,别让偏见再加一把火。

这里还要提醒一个大家可能没留意的事:艾滋病毒母婴传播是可以阻断的。只要孕妇在怀孕期间接受规范治疗,病毒载量被控制在极低水平,宝宝出生时感染概率可以降到1%以下。这意味着,艾滋患者也可以健康生育下一代,前提是及时发现,做好干预

说到底,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和偏见。就像小李说的:“当初我要是懂这些,就不会……”可惜,世界上没有“早知道”这种药,一旦错过,代价太大。

所以别再以为“这病离我很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不是为了吓唬你,是想让你多一分警觉,多一个防护。说到底,健康这件事,从来都是靠自己守住的。

我们不能改变病毒的存在,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它的态度。了解它、尊重它、防范它,这才是对自己负责的方式。

就像那句话说的:“不是因为看见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高洁,张建新,李艳荣.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01):12-16.
[2]罗燕,王丽,陈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华感染与免疫杂志,2025,45(03):214-219.
[3]黄俊,刘芳,李晓明.城市青年HIV感染现状及防控策略[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4,28(10):1023-1027.

来源:医生一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