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14岁现象,男生女生都逃不掉:父母要舍得放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9 12:15 1

摘要:最近我听说一个事儿,隔壁小区有个14岁的孩子,就因为妈妈偷看了他的日记,直接在家里大闹了三天三夜,把家里能砸的东西砸了个遍,最后还闹着要辍学,要离家出走。这孩子以前可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啊,怎么一到14岁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疑惑和崩溃,今

家有14岁叛逆娃,我被虐到想“离家出走”!

最近我听说一个事儿,隔壁小区有个14岁的孩子,就因为妈妈偷看了他的日记,直接在家里大闹了三天三夜,把家里能砸的东西砸了个遍,最后还闹着要辍学,要离家出走。这孩子以前可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啊,怎么一到14岁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疑惑和崩溃,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这让人又爱又恨的“14岁现象”。

先讲讲我身边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我有个邻居,老陈,他儿子小陈以前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小陈是个学霸,每次考试在年级里都名列前茅,学校里各种竞赛也总能拿奖。他还特别有礼貌,每次在小区里碰到人,都会主动打招呼,笑起来甜甜的,特别招人喜欢。老陈夫妇工作忙,他还会主动帮忙做家务,洗衣服、扫地、洗碗,样样都干得有模有样。

可自从小陈满了14岁,老陈家就没消停过。有一回,老陈像往常一样,关心儿子的学习,问他这次数学测验考得怎么样。结果小陈直接把笔一扔,不耐烦地说:“你能不能别整天就知道问成绩,烦死了!我自己心里有数。”那态度,就像老陈是他的仇人似的。以前周末,小陈还会和爸妈一起去郊外野餐,享受亲子时光。现在呢,一到周末,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也不知道在捣鼓啥。老陈和妻子想进去看看,敲半天门,小陈才一脸不耐烦地打开,还嘟囔着:“你们能不能别随便进我房间,一点隐私都没有。”

更让老陈担心的是,小陈最近交了一帮新朋友,整天和他们混在一起。晚上八九点了还往外跑,问他去哪儿,就回一句“和朋友出去玩”,再问就发脾气。有一次,老陈偷偷跟着小陈,发现他们去了一个不太正规的游戏厅。老陈当时就火冒三丈,把小陈揪回家,父子俩大吵了一架。小陈气得满脸通红,大喊:“你们根本就不理解我,我交朋友你们也要管!”老陈被气得直哆嗦,觉得这孩子怎么变得这么陌生,完全不听劝了。

我在家长交流群里一聊,好家伙,原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有个家长说,他家孩子现在根本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让他往东,他偏往西。还有家长吐槽,自己家孩子特别爱顶嘴,说什么都能跟你杠起来,明明是为他好,他却觉得父母在害他。这14岁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反抗期。1 - 3岁是“第一反抗期”,这时候孩子虽然还不太会表达,但已经有了自己的小想法。比如喂饭的时候,他可能会一把推开勺子,非要自己拿着吃,吃得满脸都是也不在乎,这就是他们在宣告自己的“主权”。而10 - 16岁是“第二反抗期”,14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这个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社会性自我开始觉醒,他们内心深处特别渴望被当成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希望父母能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选择。

可14岁的孩子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小船,没有明确的航向。所以,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个性,最常见的就是和父母、老师对着干。我有个同事,她女儿特别喜欢追星。同事给她买了一件新衣服,款式很时尚,就是颜色稍微暗了点。要是以前,她女儿肯定会开开心心地穿上。但现在,她直接把衣服扔在床上,大声说:“这么土气的颜色,我才不穿呢!你们根本就不懂我喜欢什么,我喜欢的是像我偶像穿的那种又潮又亮的衣服。”还有,家长进孩子房间要是忘记敲门,那可就捅了马蜂窝了。孩子会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立马暴跳如雷。有个14岁的小男孩就抱怨:“我爸妈什么都想掌控,我连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我在房间里干什么他们都要问,我就像个没有自由的机器人。”为了争取自己的独立空间,14岁的孩子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家里动不动就战火纷飞。

在网上,大家把14岁孩子的这种状态叫做“中二期”。这个词源自日本广播节目《伊集院光深夜的马鹿力》,用来形容青春期孩子独特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真的是太形象了。英国有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结果表明,14岁的孩子相比其他年龄段,更容易对那些刺激、冒险的行为产生兴趣。打架、叛逆、不愿和父母交流这些情况,在他们身上最为常见。从孩子人格发展的角度来讲,当孩子开始对父母安排的一切说“不”的时候,其实恰恰是他们独立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虽然他们的一些对抗行为在成年人看来很幼稚,比如故意穿一些奇装异服,说话阴阳怪气的,但这却是他们走向独立、形成自己独特人格的必经之路。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家长的评论,感触特别深。有个叫“迷茫妈妈”的网友说:“我家孩子以前特别听话,学习也不用我操心。可现在,说什么都跟我对着干。我让他多花点时间学习,他就说我只会逼他,给他太大压力。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和他沟通了,感觉自己好失败。”还有个“无奈爸爸”留言:“孩子最近交了些不太靠谱的朋友,我想管又怕管得太严,他会更叛逆。不管吧,又担心他学坏。每天都为这事发愁,头发都快愁白了。”从这些评论里,能真切地感受到家长们的无奈和焦虑。

面对14岁孩子的这些变化,家长们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顺利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时期呢?打骂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早就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了。如果家长对叛逆期的孩子采取强硬手段,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孩子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做出自残、轻生这样让人痛心疾首的行为。之前就有新闻报道,一个14岁的孩子因为和父母发生矛盾,父母动手打了他,结果他一时想不开,从楼上跳了下去。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这对家庭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冲动行事。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明确的行为界限。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宝贝,你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也可以不认同爸爸妈妈的观点。但是有一点你要清楚,绝对不能做违法乱纪、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你已经是个小大人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和方式,要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我有个朋友,每次和孩子说话都是一副命令的口吻,比如“你必须这样做”“不准那样做”。结果孩子根本不愿意和他交流,每次都是话还没说几句,就吵得不可开交。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家长要完成从“指挥官”到“支持者”的角色转变。就像傅首尔在《奇葩说》里说的:“青春期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战役,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寻找自我,而父母则需要从发号施令的指挥官,变成支持孩子的坚强后盾。”当孩子到了14岁,家长要及时调整心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比如孩子对音乐感兴趣,想要参加音乐兴趣班,只要条件允许,家长就应该大力支持,鼓励他去尝试。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能发现自己的天赋,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呢。

14岁,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就像一只渴望挣脱束缚、展翅高飞的小鸟,他们对自由充满向往,对被尊重有着强烈的渴望。而家长就像是那根牵着风筝的线,线拉得太紧,风筝就无法自由翱翔;线放得太松,风筝又会迷失方向。只有把握好分寸,尊重孩子,正确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茁壮成长,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责任感的人。

家人们,养育孩子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14岁这个阶段虽然艰难,但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契机。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爱和智慧陪伴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可怕又可爱”的14岁,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孩子,孩子也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爱,最终破茧成蝶,飞向属于他们的广阔天空。

来源:新乡月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