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说黄帝的妻子和臣子们也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正妻嫘祖发明了养蚕和抽丝,并将蚕丝织成绸缎;大臣仓颉发明文字以代替结绳记事;雍父制造臼杵用来春米;大挠(或说为容成)制定干支历法以利农时,伶伦发明乐器、制定音律;共鼓、货狄发明造船术,挥、牟发明弓箭,隶
据说黄帝的妻子和臣子们也对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正妻嫘祖发明了养蚕和抽丝,并将蚕丝织成绸缎;大臣仓颉发明文字以代替结绳记事;雍父制造臼杵用来春米;大挠(或说为容成)制定干支历法以利农时,伶伦发明乐器、制定音律;共鼓、货狄发明造船术,挥、牟发明弓箭,隶首发明算术等。
中国素以“丝绸之国”闻名于世,养蚕抽丝织绸技术堪称华夏文明的瑰宝。那么,这项伟大的技术究竟诞生于何时何地?又出自谁人之手呢?让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探寻那段古老而神秘的过往。
上古时期,人类还未掌握养蚕抽丝的技艺,人们习惯用麻来织布做衣。黄帝大败蚩尤后,天下归心,四方部落纷纷带着奇珍异宝前来庆贺。在这众多的献礼队伍中,有一位“蚕神”,她献上了纺好的丝线。那丝线细若游丝,却又坚韧光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令众人惊叹不已。从那以后,人们开始知晓并逐渐学会了纺织丝绸。
说起这位蚕神,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又奇幻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普通的家庭,家中父亲因事外出远行,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他归来。家中的女儿对父亲思念成疾,整日愁眉不展。一天,她对着家中那匹健壮的白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马儿呀马儿,你要是能去把我爹找回来,我就嫁给你做妻子。”令人称奇的是,这匹白马似乎真的听懂了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灵动的光芒,随后前蹄高高扬起,嘶鸣一声,挣脱缰绳,向着远方飞奔而去。
过了几日,在女儿的期盼中,白马真的驮着父亲回来了。父女重逢,喜极而泣,家中一片欢腾。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立下大功的白马却自此变得异常消沉,它不吃不喝,一天天消瘦下去。父亲察觉到异样,便详细询问女儿家中发生的事情。女儿满脸通红,犹豫再三,还是把对白马许下的诺言如实说了出来。父亲听后,又惊又怒,觉得这简直荒唐至极,一怒之下,杀掉了白马,并将马皮剥下来晾在了院子里。
一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庭院中嬉笑玩耍,只见那张晾着的马皮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唤醒,猛地跳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裹住了女儿,然后如一阵疾风般向着院外冲去。父亲发现女儿失踪后,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寻找。几天过去了,他终于在一棵大树上找到了被马皮紧紧包裹着的女儿。可此时的女儿,已经和马皮融为一体,变成了一只蚕,在树上缓缓蠕动。而那棵大树,从此便被人们命名为“桑”(“桑”与“丧”谐音,寓意默默诉说着这个略带哀伤的故事)。或许是因为桑蚕通体雪白,脑袋又隐约有些像马头,古人才会产生如此奇妙的联想。有趣的是,类似的传说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流传,究竟是各地分别形成,还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也正因如此,蚕神又被人们称为“马头神”或者“马头娘娘” 。
然而,关于蚕神的身份,还有另外一种更为人们所熟知的说法,那就是黄帝的正妻嫘祖。嫘祖,也写作“雷祖”或者“累祖”,她出身于西陵氏,是一位美丽聪慧、心灵手巧的女子。相传,嫘祖在一次外出游玩时,偶然间发现了树上的蚕茧。出于好奇,她将蚕茧带回家中,在摆弄的过程中,不小心让蚕茧掉进了热水里。当她伸手去捞时,惊奇地发现蚕茧上竟然抽出了长长的丝线。经过反复试验,嫘祖发现这种丝线不仅坚韧,还能用来纺线织布,用织成的布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轻柔顺滑,舒适无比。
或许正是因为嫘祖发现并掌握了养蚕抽丝织绸的技术,她代表西陵氏向黄帝进献了精美的蚕丝。黄帝见到嫘祖时,不仅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更对她的聪慧和能干赞叹不已。就这样,嫘祖成为了黄帝的正妻。
嫘祖成为黄帝正妻后,并没有满足于个人的发现,而是积极地将养蚕抽丝织绸的技术传授给部落中的其他女子。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采桑、养蚕、抽丝、织布的工作。从此,这些工作逐渐成为古代妇女们的专长,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模式也由此逐渐形成。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仰望星空,将银河两旁的两颗星星分别命名为“织女星”和“牵牛星”,并赋予它们浪漫的爱情故事,说它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这个故事经过代代相传,逐渐演变成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民间传说,从侧面也反映出中国人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纺织丝绸的技术。
嫘祖的功绩绝不仅仅局限于发明养蚕技术。作为黄帝的正妻,她母仪天下,心怀天下苍生。她深知,一个文明的发展,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丰富,更要有精神上的涵养。于是,嫘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品德,创建了许多礼仪规范。在她的倡导和影响下,整个神州大地的人们不仅在穿着上变得更加得体,而且在言行举止上也更加彬彬有礼,人与人之间相互礼让,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
不过,这些毕竟都是古老的传说,在现实的历史中,丝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极其珍贵的奢侈品。普通百姓生活困苦,根本穿不起丝绸衣服。即使是王公显贵,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丝绸衣料也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麻织物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传说黄帝的臣子伯余最早用蚕丝织成的绢做出了服装,黄帝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出了冕服,也就是帝王和贵族们在祭祀等重大场合所穿的礼服。可以想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帝王和贵族们也只有在举行祭祀这样庄重神圣的仪式时,才会小心翼翼地穿上用丝绸制成的冕服,以显示对神灵和祖先的敬重。
据《山海经》记载,嫘祖与黄帝夫妻恩爱,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名为玄嚣,次子叫做昌意。昌意居住在若水,在那里生下了韩流。韩流长大后,娶了淖子氏的女儿为妻,两人生下了大神颛顼 。颛顼天赋异禀,聪慧过人,后来继承了黄帝之位,继续带领着华夏民族走向繁荣昌盛,书写着属于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而嫘祖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者之一,她的故事和功绩,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被后人传颂不衰。
来源:皮卡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