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坚持跑步20年感悟:真正的富有,是身体和内心的自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5:17 1

摘要:当基普乔格为了破2,而拼尽全力的时候,全球观众为这位马拉松之神的竞技速度而惊叹!而我却在一个不出名的小城荣家湾,以6分30秒的配速,在城南河跑圈。

白岩松坚持跑步20年感悟:真正的富有,是身体和内心的自在

周忠应

跑步的真谛不在于超越他人,

而在于与自己的深度了解。

当基普乔格为了破2,而拼尽全力的时候,全球观众为这位马拉松之神的竞技速度而惊叹!而我却在一个不出名的小城荣家湾,以6分30秒的配速,在城南河跑圈。

基普乔格的跑步是人类挑战极限的战场;而我的跑步是自己生命本真的修行。这种对比揭示了跑步的不同层次:精英选手追求人类的极限,而普通跑者探索自我的深度。

01 速度迷思,当代跑步的最大误区

很多跑友把“速度”定义为跑步的唯一目标!以快为王,为了速度,不惜拜师学艺,为了1秒的配速,不惜上千元的跑鞋,为了PB,运动饮料精确到毫升的营养配比。

数据显示,在马拉松爱好者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跑友,因为追求PB而导致运动受伤。其实,作为业余跑步爱好者,真正重要的不是配速表上的数字,而是奔跑过程中逐渐清晰的自我认知。

跑步机上的数字会随时间消失,但奔跑时的自我发现却永远沉淀在生命里

02 跑步修行,平凡跑者的人生转化

作为一名普通跑者,我们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数据,抛开速度,我们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虽然五花八门,我坚信都是高于速度的哲学。

业余爱好者为什么跑步?我们真的想从跑步所获,转化为生活的赋能,每个人都不同!

有人转化成了快乐,有人转化成了刺激,有人转化为健康,有人转化成了心平气和,有人只为活着……

荣家湾的土豪易浩每天坚持跑步10公里,最初是为了减肥,现在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一种信仰,跑步让我越发相信:任何事情的成功并非易事,都需要长期坚持的积累

而网名叫“安静”的女孩每天的跑步,只是为了抵抗内心的抑郁,让自己重回正常生活。

安静 有3个孩子,老公前年瘫痪在床,父母都是农民,年老多病还需要照顾。她每天跑步6公里,只是想通过跑步这段时间,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她感觉没有跑步,她会被生活压垮。

跑步是这个高速运转世界里,普通人最易获得的救赎方式。

03 名人奔跑,超越速度的生命智慧

白岩松有20年的跑步经历,一直不间断地坚持,在跑步圈已小有名气!他很喜欢分享自己的跑步观:“跑步,挑战的是自我,而非别人。每一次穿上跑鞋,踏出家门的瞬间,都是向着更好的自己迈出的一步。”

白岩松倡导科学跑步,经常引用《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的研究成果,反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跑步伤膝盖”的误解。这项研究表明,健身跑步者因跑步导致关节炎的发生率仅为3.5%,远低于公众的普遍预期。

跑步伤膝盖的误解,阻挡了太多人迈向健康的脚步。

白岩松自述,每周跑三五天,不求速度,只求坚持与心境的平和。正是这样的坚持,使他在繁复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作家村上春树也是跑步的忠实信徒,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跑步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在我诸多习惯里,跑步是最有益的一个。”

万科创始人王石60多岁开始跑步,63岁时以3小时06分完成马拉松。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是个跑步爱好者,他说:“跑步后,我感到我超越了原来的自我。”

这些名人的实践告诉我们:跑步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锤炼心智。

04 微笑配速,平衡之道的跑步新文化

跑步的平衡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这个平衡是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平衡才有心态的平和。一旦打破了跑步内心的平衡,跑步不能给你带来快乐,反而给你带来痛苦。

跑步圈最近提出了“微笑配速”概念,跑者能够在轻松交谈的速度下开始跑步锻炼。这个概念颠覆了“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的传统跑步训练观念。长沙快乐跑吧微信群也坚持着微笑跑步的理念,微信群主熊毅龙,坚持把群成员严格控制在50人以内。对于那些跑步出现不和谐声音的,他都杜绝在群外。熊毅龙曾有一段时间调回江西南昌上班,但为了维护这个群,他每半个月都会回一次长沙,带着大家到长沙理工大运动场“微笑配速”跑步。

其实,只有保持最大心率60-70%的轻松跑,才是“微笑配速”,才对健康最有利。

69岁的退休帅哥德哥天天在荣家湾的樟树潭公园慢跑,他从来不计配速:“我不和年轻人比速度,每天10公里,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这种“跑步平衡”正在重塑跑步文化。“快乐跑吧”曾经做过调查,坚持跑步5年以上的群体中,90%的以上的跑者,更关注体感舒适度而非成绩提升。

真正的跑步智慧不在于一时快慢,而在于长久坚持。

05 跑步哲学,大地书写的存在之思

从雅典战士菲迪皮茨奔跑传递捷报,到今天都市人用跑步丈量生活,跑步这种古老的运动方式始终承载某种精神的重量。

或许你每天凌晨在海风咸味中捕捉城市苏醒的韵律;或许你每天夜跑在西安古城墙上与六百年前的更鼓声产生时空共鸣;或许你双脚踏过晨露未晞的跑道,耳机里播放的是学习播客……

跑步终究不是对抗重力的技术游戏,而是将肉身化为诗行,在大地上书写存在之思的永恒修行。

当双脚交替叩击地面,思绪反而获得悬浮的自由,这种悖论式的创造状态,正是跑步赠予现代人的认知红利。

跑步如人生,不在乎起点和终点,而在途中的感悟和成长。跑步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坚持,更是如何与自我和解,与生活对话。

写在最后

白岩松的跑步始于一次健康的自救,却最终成为他生活态度的外化。他从为降压而跑,到为自由而跑,最终跑成一种生命哲学。自律非苦修,而是拓宽身心边界的钥匙。

当别人追逐配速与奖牌时,他在脚步声与心跳中,找到了更深的平静:“跑步与终点无关,如同人生的终点只是冷冰冰的结束,一路上的酸甜苦辣才是全部意义。”

今天是9月5日,我在凌晨4点差1分就出门跑步了。围绕公司周边跑一圈,11.41公里,平均配速6分48秒,平均心率124。今天感觉比昨天累一些,可能是连续5天跑步的原因吧。我决定明天休跑,在家好好陪陪老婆与孩子。

适时的休跑不是放弃,而是身体的一种修复与滋养,是长远跑步智慧的体现。

跑步二十年,白岩松用脚步写下注解:所谓坚持,不过是把对抗惰性的瞬间,连成了贯穿生命的长河!

那么,你准备好开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这个世界,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诗行了吗?

来源:大栗树传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