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养老”生态进阶:头部险企率先构筑抗周期增长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5:16 1

摘要:人口老龄化加速与保险业转型共振的当下,“保险+养老”正从战略布局转向价值兑现。头部险企通过整合养老、健康、科技、综合金融等资源,重塑价值链核心环节,开辟出差异化竞争新赛道。

人口老龄化加速与保险业转型共振的当下,“保险+养老”正从战略布局转向价值兑现。头部险企通过整合养老、健康、科技、综合金融等资源,重塑价值链核心环节,开辟出差异化竞争新赛道。

寿险公司近期披露的中报揭示,行业龙头通过构建“金融+医疗+康养”一体化生态,不仅实现了从单一保险产品销售向全周期养老服务供应商的转型,更在价值链条重构、增长曲线拓展与抗周期能力提升等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有数据显示,“养老生态”赋能的人身保险产品件均保费达传统产品的3倍-5倍,享有养老生态服务权益的客户客均资产规模(AUM)约为普通客户的4倍,“保险+养老”协同效应正在成为险企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养老生态重构险企价值链

养老生态的深度布局正在重塑险企传统价值链条,推动其从单纯的风险转移工具向“产品+服务+生态”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这种重构体现在客户价值、资金结构、品牌壁垒等多个维度,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从客户价值提升来看,养老生态和康养服务成为高价值客户的“黏合剂”。数据显示,客户配置养老相关保险产品单客价值翻倍增长,养老社区资格更成为高客销售的核心抓手。中国平安2025年中报显示,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其客均合同数、客均AUM(管理客户资产)等指标,均远高于不享有该权益的客户,客户黏性与综合贡献度获显著提升。非上市险企大家人寿依托“城心养老”生态,将年金保险与养老服务深度绑定,五年来累计签发城心养老权益确认函6.3万份,年均增长38%;旅居养老权益确认函27.4万份,年均增长10%;客户储备养老资金达2900亿元,单客长期价值持续沉淀。

在资金流优化层面,被养老服务吸引而投保的年金保险,可为险企带来与保险资金长期负债特性高度匹配的稳定现金流。年金保险的缴费期通常为5-20年,资金沉淀周期长,便于险企进行长期资产配置,稳定盈利表现。期缴型年金保险业务还可提升续期保费占比,从而降低新单保费变化对现金流的冲击,平滑寿险业务的波动性。

在服务端生态协同层面,跨领域资源整合释放出乘数效应。头部险企纷纷推出保险+服务解决方案,整合健康管理、急难救援等生态资源,有效提升了保单继续率。

品牌差异化价值也在养老生态中凸显。在保险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特色养老服务成为险企打造品牌辨识度的关键。大家保险“城心养老”模式锚定城市核心地段,突破传统养老社区偏远封闭的局限,让长者便捷获取医疗资源、享受亲情陪伴,成为养老服务的行业名片;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上线数百项十维服务;中国太保的“百岁居”品牌同样聚焦居家养老服务展开了系列探索。

跨领域协同激活险企第二增长曲线

“保险+养老”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行业壁垒,实现金融、医疗、康养等跨领域资源的协同联动,为险企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头部险企纷纷构建“保险+健康+养老”生态闭环,将客户全生命周期纳入服务生态。如今,前期布局已在不同业务板块间实现价值增值,逐渐形成“保险主业赋能养老生态、养老生态反哺保险主业”的双向协同。

这种协同不仅体现在服务场景的延伸,更在新业务价值增长、服务规模扩张、渠道能力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价值贡献来看,养老生态已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核心引擎。作为非上市险企中的头部,大家人寿自成立就坚定贯彻的养老战略成效亦逐渐显现,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养老新单规模保费达189亿元,同比增长79%,签发城心养老权益确认函1.2万张,同比增长22%,业务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而上市险企中布局养老生态相对较晚的中国平安,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覆盖寿险新业务价值占比近七成,其中养老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42%,养老生态赋能效果在业绩增长和业务价值再造中直接体现。

中国太平通过“自有+合作”布局了广泛的康养网络,上半年带动新单保费89.80亿港元;新华保险则通过康养社区权益拉动保费近200亿元,近1.5万名客户获得康养社区入住权益,24万名客户获得旅居权益,生态与主业的协同效应持续释放。

渠道能力的升级同样为业务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寿险行业人力面临压力的背景下,养老生态成为代理人队伍招募、培优的“磁石”。大家人寿个险独代队伍依托养老社区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其个险渠道新单期交保费16亿元,同比提升26%,市场排名第13位;代理人月人均产能15.4万元,同比提升27%。

养老生态为险企注入抗周期韧性

在利率下行、行业转型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养老生态通过提供长期稳定现金流、数据反哺产品设计、优化成本结构等方式,为险企注入了显著的抗周期韧性。这种韧性不仅体现在财务表现的稳定性,更在于穿越经济周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寿险而言,长期稳定现金流不仅匹配保险资金负债特性,更可平滑周期波动影响。今年,大家保险朝阳城心社区已实现盈利,其背后既有运营效率的提升,更得益于其通过“轻资产租赁改建模式”降低成本。据了解,城心社区单床位成本仅为重资产机构的50%,同时其将负债端部分营销费用转化为养老社区投资资金,沉淀为可复用的生态资源,实现财务可持续。轻资产社区的小步快跑得到正反馈后,进一步增强了大家保险寻找更多养老资产的信心。尤其在商业地产类资产的价格呈下行趋势时,大家保险考虑重资产配置养老物业等标的,寻找“资产荒”下穿越周期的投资机会,同时通过运营能力的标准化输出,实现渠道赋能、养老服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三向循环。

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银发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市场需求的刚性增长,更为险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少子化”等人口结构的变迁,居民养老观念从“被动养老”向“主动享老”转变,养老服务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平安庞大的个人客户中,超半数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市场需求的旺盛支撑着其业务的持续扩张;大家保险“城心养老”模式因契合城市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开业社区入住率快速提升,市场口碑持续积累;新华保险旅居产品线覆盖31个城市,业务规模亦随客户需求的增长而稳步扩大。

此外,养老生态还能为险企提供宝贵的医疗健康数据资源,反哺保险产品设计与风险管理。通过养老服务过程中收集的长者健康数据,险企可更精准地开发老年专属保险产品、优化精算模型,进一步提升穿越周期的能力。

未来可以预见,在竞争逐渐白热化的养老服务市场中,最终是那些有前瞻性、有资金实力的头部险企,通过提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

结语

养老生态已为头部险企构建起“战略护城河”。从布局期到收获期,头部险企的“保险+养老”生态已从战略探索走向价值兑现。具备成熟养老服务能力的头部险企,凭借差异化优势拉开与中小机构的差距。

实践亦证明,养老生态不仅是险企转型的突破口,更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引擎。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科技赋能深化、服务体系完善,“保险+养老”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贡献更多保险力量。


来源:慧保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