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哥哥参加厨综被淘汰,用家养180天走地鸡做“白切鸡”被说肉质偏老;此前曾在全红婵夺冠后喊她回家吃白切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3 17:26 2

摘要:全进华当场就解释了,说我们广东做白切鸡,就得用老鸡,吃的就是那个嚼劲和鸡味。你要是用三四十天就出栏的嫩鸡,饭店里是要被客人投诉的。

9月2日,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上了一档厨艺综艺,结果给淘汰了。

问题出在一道白切鸡上。他用了自家养的180天走地鸡,评委尝了一口,直接说“肉质偏老”。

全进华当场就解释了,说我们广东做白切鸡,就得用老鸡,吃的就是那个嚼劲和鸡味。你要是用三四十天就出栏的嫩鸡,饭店里是要被客人投诉的。

这话说得在理,但在那个舞台上没用。评委有评委的“通用标准”,最后,因为这口“老”,全红婵的哥哥就这么出局了。

听着是不是有点憋屈?一道菜,两种标准,一个代表着原汁原味的地方传统,一个代表着放之四海皆准的所谓“规范”。

但最有意思的,是这只鸡的来历。

这道被评委嫌弃“太老”的白切鸡,在一个月前,还是一个哥哥准备给冠军妹妹的、最温情的承诺。

时间拉回到2024年8月6日,巴黎。女子10米跳台决赛,全红婵毫无悬念地拿下冠军,425.60分,一个让对手绝望的数字。

全红婵去领奖的路上,路过看台,一眼看到了她哥全进华。小姑娘嘴巴张得老大,一脸不敢相信:“你怎么来的?”

“我坐飞机来的。”

这对话,简单得像小学生聊天,但背后的感情藏不住。全进华在看台上哭得稀里哗啦,一个大男人,看着妹妹站上最高领奖台,眼泪根本止不住。全红婵还得反过来安慰他:“别哭了,别哭了。”

就是在那天,全进华对着记者的镜头,满脸自豪地许诺:“等她回家我给她做我们湛江的烧猪、白切鸡吃!”

你看,这道白切鸡,它不仅仅是一道菜,它是奥运冠军背后,一个普通家庭最朴素的庆祝方式。

全红-婵在后来的采访里也说,哥哥能出国看她比赛,她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因为他们全家,出过国的就他俩。她还说,这是她第二次见到哥哥哭,平时哥哥特别关心她,发信息基本秒回,想要什么,哥哥都会尽最大努力去满足。

奥运冠军的光环很亮,但它照不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很多人可能以为,出了个奥运冠军,家里肯定早就过上好日子了。但现实呢?全红婵的父母,现在依然在湛江老家种水果维持生计。而哥哥全进华,做起了三农主播,在网上带货。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马上就有了风言风语,说他们家这是靠着妹妹的名气出来捞钱了。

直播带货,这个词现在确实有点敏感。但全进华自己解释得很清楚。

他说,他做这个,一是因为妈妈身体不好,做主播时间自由,能在家照顾老人。二是因为老家这边水果种得多,行情一波动,菠萝什么的就烂在地里,他想帮乡亲们卖出去。

“虽然我还不是个很大的博主,也不一定能卖出很多东西,但我希望尽自己能力帮助家人、村里乃至湛江以及其他地方的农产品进行销售。”

这话说的,太实在了。

他不是什么大老板,就是一个想让家人过得好点、想帮邻居一把的普通农村青年。

现在再回头看那档厨艺节目,是不是就品出别的味儿了?

全进华带着自家的180天走地鸡,可能心里想的很简单,就是想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最地道的东西展示出来。就像他在巴黎答应妹妹的那样,用最家乡的味道,给她庆祝。

结果,这份质朴,撞上了“标准”的墙。

评委说鸡肉“老”,其实和那些网友说他们家“直播捞钱”是一个逻辑。都是用一套外部的、想当然的标准,去评判一个他们根本不了解的真实生活。

他们不知道这180天的鸡,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用心经营。他们也不知道,那个在直播间里吆喝卖水果的哥哥,是为了能守在身体不好的母亲身边。

世界只看到了一个天才少女一次又一次的水花消失术,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她的家人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在为什么事情发愁。

那只“老”鸡,和那场被质疑的直播,本质上是一回事:这是一个普通家庭,在用自己的方式,笨拙又努力地生活着。

可能在评委的食谱里,30天的嫩鸡滑口,才是标准答案。但在全家的生活里,能照顾母亲,能帮乡亲卖掉快烂掉的水果,才是最重要的事。

哪个标准,更有人情味儿?

来源:下弦YT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