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高考的钟声日渐临近,无数家庭的呼吸也随之变得急促。孩子的书桌上堆叠的不只是课本与试卷,更是父母沉甸甸的期望与隐而不发的焦虑。然而我们可曾想过,那份我们自认为的“关心”,或许正悄然转化为孩子的心理重负?当鼓励变成压力,当期望演变为负担,家庭教育正面临一场至关重
传播正确家教理念·普及科学养育知识
当高考的钟声日渐临近,无数家庭的呼吸也随之变得急促。孩子的书桌上堆叠的不只是课本与试卷,更是父母沉甸甸的期望与隐而不发的焦虑。然而我们可曾想过,那份我们自认为的“关心”,或许正悄然转化为孩子的心理重负?当鼓励变成压力,当期望演变为负担,家庭教育正面临一场至关重要的考验——如何用理性与温情,陪伴孩子走过这段特殊的人生旅程,或许比任何成绩单上的数字都更加重要。
高中家长如何应对?
随着高考临近,八成孩子会出现焦虑情绪,而这种情绪往往源自家长的不安。许多家长在孩子高三这一年过得比孩子还累,战战兢兢,察言观色。这种过度关怀反而会成为孩子的心理负担,使孩子产生“考不好对不起父母”的愧疚感。家长保持平常心,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备考期间,家长应当减少社交活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但保持平常心不等于不重视,而是要在重视与放松之间找到平衡点。
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尤其是在压力倍增的高考季节。“再坚持一下,考完就解放了”“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这类话语,看似鼓励,实则可能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的负担。与其空洞地祝愿“成功归来”,不如换成“注意安全”“一路小心”等体现真诚关怀的话语。信任比什么都重要,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高考考验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储备,更是家庭教育的成果。让孩子潜心思考、放手一搏,这才是家长需要参加的高考。在孩子走向考场的那一刻,我们应当明白:孩子得到的每一分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失去的每一分都是为了遇到将来的知己。得之坦然,失之淡然,这才是面对高考应有的态度。
在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陪伴孩子,用理解与支持代替焦虑与期望,静待属于每朵花的绽放时节。
今晚(9月5日)19:35,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总队宣讲团专家、威海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家庭教育教研员张兴胜将从心理调适、沟通技巧、家庭氛围营造等多方面,为您解开高考家庭的焦虑症结,助力孩子自信迎考。
课程收看指南
2. 点击首页瓷片区【同一堂课】直接进入本期课程(19:35准时更新)
智慧家长课前测试
如果孩子临近考试却表现出疲沓、不想学习,此时作为智慧家长你会如何应对呢?
可以通过本文下方评论区或登录养教有方App在本节课程《同一堂课|家有高考生,家长该咋做?》评论区下分享您的家教故事或留下您的相关困惑。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欢迎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sdetvnm@163.com
来源:小博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