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推进“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持续拓宽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3月29日,济南驻村第一书记春季助农大集暨“惠工富农超市”线下展销活动在市中区魏家庄同生里社区广场启动。本次春季助农大集,以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村农产品展销为主,同步开展
新黄河记者:韩涛
为深入推进“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持续拓宽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3月29日,济南驻村第一书记春季助农大集暨“惠工富农超市”线下展销活动在市中区魏家庄同生里社区广场启动。本次春季助农大集,以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村农产品展销为主,同步开展济南市工会“数字大篷车”服务、“泉水人家”品牌农产品展示、老年人艺术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市民提供独具特色的乡村好品、好展、好戏,提振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第一书记现场带货推动产销对接
新黄河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此活动依托同生里社区广场搭建的驻村第一书记土特产展位,共有将近80名驻村第一书记,携带着120余种帮扶村特色农产品到场展销。展位上琳琅满目的农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从黄澄澄的石匣村小米到嫩绿的新摘芦笋,从白嫩的泉水豆腐到富含营养的虫草鸡蛋,更有新鲜上市的曲堤黄瓜、绿皮黄壤富硒西瓜、有机质的蔬菜等等。
在现场,驻村第一书记们热情地向市民介绍产品特点、种植过程、独特口感和背后的故事,让市民在选购农产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魅力和活力。莱芜羊里街道梁王石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远海向新黄河记者表示:“我们村主要是生产葱姜大蒜,通过驻村第一书记大集,一方面有力地助力了我们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建设中的工作开展,另一方面让市民买到田间地头原汁原味的农产品,拓宽了销售途径,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村集体发展。”
从2023年开始,济南市委、市政府着眼凝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合力,部署实施“万人下乡、千村提升”工程,持续推动第一书记投身乡村一线,因地制宜推动兴业、聚才、强村、富民一体发展。同时,聚焦拓宽帮扶村“土特产”销售渠道,常态化开展第一书记助农大集进社区活动,蹚出城乡携手、多方共赢的新路子。
深化“惠工富农超市”品牌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济南市总工会持续做强“惠工富农超市”品牌,让更多第一书记的产品走进社区,走进广场,把品牌做大做强,推进乡村振兴。未来,济南市总工会还将持续深化“惠工富农超市”品牌建设,深化第一书记帮扶机制,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同时,济南市总工会“数字大篷车”还开通“助力乡村振兴专车”,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通过组织农业专家登门工友创业园、直播带货、开展城乡工会手拉手、新农村建设观摩等方式,对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线阵地“工友创业园”进行全面扶持。
“泉水人家”进社区活动持续推进强化品牌引领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春季助农大集也吸引了20余家“泉水人家”授权企业参与。商河瓦西果蔬的小西红柿、万兴食品的糖蒜、秦朕食品的辣酱、屹铠香食品的大蒜、历城富友合作社的小米、冠珍轩的豆制品、晋康食品的灵岩御菊茶、商河县悠姊香生态园的山农酥梨……上百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引发现场市民购买热潮。
据了解,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泉水人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不间断地推进“泉水人家”进社区活动,济南特色农产品已走进一个又一个社区,通过零距离展销、面对面推介等方式,推动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到“菜篮子”的无缝对接。
本次春季助农大集,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以此为纽带,整合帮扶资源,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惠民利民、可持续发展的助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摄影:王锋 摄像:冯松豪 剪辑:冯松豪 编辑:曹梦佳 校对:王菲 汤琪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