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婺城提消费激活力行动方案发布!江北商圈未来还将有大改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9 20:09 1

摘要:全力打好商务“十四五”收官战,2025年,实现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和撬动额两个翻番,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达到6%以上(区定目标,市定目标5.6%);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达到18%(一季度区定目标,全年市定目标12.8%,区定目标未下),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达

3月24日,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婺城区提消费激活力行动方案》的通知公布。

商贸领域提振消费攻坚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力打好商务“十四五”收官战,2025年,实现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和撬动额两个翻番,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达到6%以上(区定目标,市定目标5.6%);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达到18%(一季度区定目标,全年市定目标12.8%,区定目标未下),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速达到8%(一季度区定目标,全年市定目标7%,区定目标未下);住宿业营业额增速达到12%(一季度区定目标,全年市定目标6%,区定目标未下),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达到10%(一季度区定目标,全年市定目标9%,全年区定目标未下),打响难忘金“消”、“婺必有V”消费品牌,提振消费推动经济稳定向好。

二、重点举措

(一)以旧换新倍增行动

1.加力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展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手机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以旧换新品类扩围,鼓励更多企业和品牌参与,全年向上争取资金额力争超3100万元,带动零售额超4.5亿元。加强与淘天系等线上平台、支付宝等支付机构的合作,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线上销售。组织发放汽车消费券,持续提振市场信心,释放消费潜力。(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各乡镇〔街道〕)

(二)品牌引育升级行动

2.招引知名企业。积极引进有品牌影响力、资金实力和开发经验的大型开发企业,全年招引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25家以上。(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各乡镇〔街道〕)

3.发展首店经济。引进更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国内潮牌入驻金华开设首店,全年引进首店10家以上。推进老字号品牌进街区、进商圈,打造老字号“国潮”新品。(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

(三)消费场景创新行动

4.推动文商旅消费融合。聚焦“演赛文商旅”联动,充分发挥双龙风景旅游区、国际商贸城、横店影视城等聚集人气作用,通过轨道交通串联各区域消费中心和人流聚集中心。推动“跟着赛事来旅行”品牌项目,联动长三角骑行嘉年华、山水四项公开赛、莘畈毅行等体育赛事活动,激发消费潜力。联动浙中购物节办好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60场以上。(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区文旅体局)

5.提档升级核心商圈。加快传统商圈改造升级,推进江北商圈未来时尚中心建设落地成景。推动西市街商圈、古子城、三江里物理空间联通、商业业态融合。(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

6.打造新零售展销中心。以1210保税贸易为特色、精品非保商品为引领,打造集优质进口商品、外贸出口商品、婺城制 月造优品为一体的展示展销中心。鼓励健身器材、户外用品、门锁、服装、箱包、杯壶等制造业企业打造工厂店。(责任单位:区城投集团、区商促中心、区经商局、区国资办、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7.发展新型消费。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业态。推进直播+餐饮、文旅、健康、教育、展会等多元融合。(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区文旅体局、团区委)

(四)主体培育挖潜行动

8.推动升限入库。结合第五次经济普查、3C以旧换新企业库等,动态建立商贸企业培育录库,全年新增入库企业80家,其中月度入库企业20家。推动超限3C单位入统,新增零售额0.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区市场监管局、区国资办、各乡镇〔街道〕)

9.推动工贸分离。迭代升级工贸分离政策,鼓励经营状况良好的制造业企业、外贸流通型企业、工业电商销售企业推进企业工贸分离,全年实现产值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工贸分离3家以上。(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区经商局)

(五)基层基础夯实行动

10.建立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区、部门、乡镇(街道)三级联动机制,加强工作会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定期围绕商务领域重点指标、重点任务等进行分析研判,实行“周联系、月走访、季会商”,着力破解企业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用好乡镇(街道)闲置房产和空间,容纳商贸流通、电商等企业。(责任单位:区商促中心)

文旅领域提振消费攻坚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加快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文旅消费提质升级。2025年,全区全域旅游人次增速、旅游综合收入增速力争均达到9%,接待过夜游客增速力争达到10%。

二、重点举措

1.加力文旅消费政策。支持市级开展国有A级景区面向全国大学生免首道门票工作。围绕节假日、消费旺季等重要活动节点,鼓励景区、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开展文旅优惠活动,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做好宣传推广,引客来婺,切实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活力。

2.加快等级品牌创建。推进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旅游景区(饭店)微改造、精提升、引业态,实现转型提质。支持婺州古城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更具品位的街头演艺点位不少于5个,打造聂小倩爱情主题文旅演艺项目,大力提升演艺经济,培育一批演艺新剧目。

3.放大文旅消费潜力。以婺州古城为引领,鼓励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夜间文旅消费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等市场主体创新化产品供给,丰富“夜游”“夜演”“夜食”“夜宿”“夜集”“夜娱”等消费业态。鼓励各文旅市场主体、文化场馆夜间开放并延长夜间开放、营业时间,大力发展夜游经济。鼓励各旅游企业围绕节假日、消费旺季推出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开展“百县千碗”六进活动、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等文旅体活动200场以上。

4.做好文旅领域设备更新。大力开展文旅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全面发动公共文化、文博场馆、景区、度假区、演艺场馆、酒店等文旅企业推动设备更新,丰富消费业态、提高旅游服务品质,强化旅游体验。

5.加大文体空间建设力度。打造公共文化地标,建设新型文化空间3个以上,“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0个以上。拓展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在景区、书店、商业街等地嵌入式建设“阅读驿站”等微阅读空间5个。加快城市文化新地标建设,力争浙中文化创意中心项目竣工、全民共享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主体结顶。利用城乡“金角银边”场地,建设便民体育场地设施,提高我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至3.1平方米,全年新增便民体育场地设施75个,新建“环浙步道”浙中环线96公里以上,不断延伸“15分钟健身圈”建设范围,努力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

6.激发体育消费活力。推动体育与农、旅、商深度融合,推进体育赛事活动“进乡村、进景区、进商圈”,举办各级各类竞技、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75场以上,依托三角骑行嘉年华、山水四项公开赛、莘畈毅行等赛事,做好人气引流、文旅推介,探索“体育赛事+网红经济”,释放赛事溢出效应。

7.推进入境旅游发展。优化入境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外籍游客和港澳台居民持有效证件预订景区门票、购买车(船)票、办理住宿登记等便利化出行、便利化支付手段,完善A级景区、旅游饭店的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

8.开展宣传营销推广。聚焦重点节日,结合“四个一”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举办乡村厨神比赛、“5·19中国旅游日”等活动。打造10条特色旅游线路,全面开展多渠道宣传推广。

来源:王先生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