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220玉米种子简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11:49 3

摘要:MC220玉米种子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近年来培育出的优秀杂交品种之一,以其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在黄淮海夏播区和东华北中晚熟春播区广受农户青睐。该品种由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选育,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96110),其

MC220玉米种子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近年来培育出的优秀杂交品种之一,以其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在黄淮海夏播区和东华北中晚熟春播区广受农户青睐。该品种由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选育,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96110),其亲本组合为CT1669×CT3354,展现出显著的杂交优势。

生物学特性方面,MC220属中晚熟品种,夏播生育期约101天,株型紧凑,株高268厘米,穗位高99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果穗呈筒形,穗长17.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3克。经测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含量9.82%,粗脂肪含量3.98%,粗淀粉含量74.02%,品质达到国家饲料用玉米标准(NY/T1-1982)。其突出特点在于抗倒伏能力强,茎秆弹性好,根系发达,气生根层数多达3-4层,这在黄淮海地区多风雨气候条件下尤为重要。

栽培技术要点显示,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陕西关中灌区、山西运城、江苏淮北、安徽淮北等黄淮海夏播区种植,最佳播期为6月上中旬,每亩保苗4500株左右。播种前需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建议每亩施复合肥40-50公斤),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公斤。值得注意的是,MC220对玉米螟抗性中等,需重点防治玉米螟和弯孢叶斑病,可在抽雄前后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预防虫害。田间管理上强调"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并注意中耕培土以增强抗倒能力。

产量表现上,MC220在2017-2018年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672.8公斤,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3%;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4.6公斤,比郑单958增产5.1%。高产示范田通过密植栽培(5000株/亩)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曾创下单产902.3公斤的记录。其稳产性体现在不同年际间产量波动小于8%,显著优于同类品种。


与市场上其他主栽品种相比,MC220具有三大竞争优势:一是耐密性强,在4500-5000株/亩密度下仍能保持单株生产力;二是抗病谱广,对南方锈病、茎腐病等表现出良好抗性;三是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可降至24%以下,利于机械化收获和仓储。但需注意其缺陷,如在吉林、辽宁等积温不足地区存在成熟度风险,且对穗腐病抗性一般,需避免后期积水。

种植案例表明,河南周口商水县种植户采用"MC220+种肥同播+无人机飞防"模式,连续三年实现亩产超700公斤,较当地原主栽品种增收200元/亩以上。该品种尤其适合与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4模式下单季玉米亩产仍可达550公斤,实现"粮豆双收"。

从产业链角度看,MC220籽粒适合作为饲料加工原料,淀粉含量较京科968高1.2个百分点,受到正大、新希望等饲料企业青睐。其秸秆营养价值也较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47.3%,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2.1%,可作为优质青贮原料。目前该品种已纳入多个农业保险补贴目录,种植风险相对可控。

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MC220配套栽培技术不断创新。中国农科院近期研发的"MC220精准调控技术"通过叶龄诊断追肥,可使化肥利用率提升12%;而"一喷多促"技术集成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能同步防治病虫害和预防早衰。这些技术进步进一步释放了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作为黄淮海地区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MC220展现了我国玉米育种在"高产优质多抗"协调改良方面的突破。其推广种植不仅提升了玉米单产水平,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品种支撑。未来随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的应用,该品种的适应性有望进一步拓展至西南山地等更多生态区。

来源:农村巧夫小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