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李幼斌,凭什么让整个娱乐圈沉默?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2:08 1

摘要:今年建军节前,中国军报推出的 AI 互动宣传片成为网络爆款,李幼斌与 “李云龙” 隔空对话的场景,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热情,无数人被那句 “逢敌必亮剑,这股精气神不能丢” 所打动,纷纷破防。这一现象级的传播,不仅展现了《亮剑》跨越二十年的持久影响力,更凸显了李幼

今年建军节前,中国军报推出的 AI 互动宣传片成为网络爆款,李幼斌与 “李云龙” 隔空对话的场景,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热情,无数人被那句 “逢敌必亮剑,这股精气神不能丢” 所打动,纷纷破防。这一现象级的传播,不仅展现了《亮剑》跨越二十年的持久影响力,更凸显了李幼斌塑造的角色在大众心中的崇高地位 。

不久之后,人民日报对李幼斌的高度评价,更是将他推上了舆论的焦点。人民日报称赞他 “用半生演绎家国情怀,以初心坚守艺术本真”,这是对李幼斌演艺生涯的深刻总结和高度赞誉。

李幼斌,1958 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父母皆是钟表厂的工人,但家中艺术氛围浓厚,姐姐李野萍身为国家一级演员,在舞台上绽放光芒,也在潜移默化中点燃了李幼斌对表演的热爱之火。

16 岁那年,李幼斌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机遇,他成功考入长春话剧团,自此踏上了艺术的征程。初入话剧团,他和众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从最底层的跑龙套开始做起,默默积攒着经验。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哪怕只是在舞台边缘的短暂亮相,或是仅有寥寥几句台词,他都全力以赴,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没戏的时候,他就默默站在后台,仔细观察前辈们的表演,学习他们的技巧和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

在话剧《新京末日》中,他成功塑造了 “溥仪” 这一复杂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角色,凭借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把握和出色的表演技巧,他将溥仪的一生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从溥仪的意气风发,到经历种种变故后的落寞无奈,每一个阶段的情感变化都被李幼斌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也在话剧界稳稳地站稳了脚跟。

1985 年,李幼斌转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影视之路。从话剧舞台转战影视圈,这中间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两种表演形式在表演方式、节奏把控以及与观众的互动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李幼斌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凭借着自己扎实的表演功底和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探索。

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日子里,李幼斌参演了多部影视作品,虽然一开始大多都是一些小角色,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将每一个小角色都视为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用心去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适应了影视表演的节奏和要求,也积累了丰富的影视表演经验,为他日后在影视圈的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 年,一部《亮剑》横空出世,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影视界掀起了惊涛骇浪,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而李幼斌在剧中饰演的李云龙,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鲜活的形象,深深烙印在观众的心中,成为了影视经典形象的代表之一。

这部剧的成功并非偶然,从一开始筹备,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导演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李舒和张前,在筹备这部剧时,就将目光锁定在了李幼斌身上,他们坚信李幼斌就是饰演李云龙的不二人选。为了邀请李幼斌出演,导演三顾茅庐,多次亲自上门劝说,其诚意可见一斑 。然而,李幼斌起初却对这个角色心存疑虑,他深知李云龙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担心自己无法将其完美诠释,因此婉拒了导演的邀请。但导演并没有放弃,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与李幼斌沟通,详细地为他解读剧本,分析角色,让李幼斌逐渐认识到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最终,导演的诚意和坚持打动了李幼斌,他决定接下这个角色,开启了一段传奇的演艺之旅。

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李云龙这个角色,李幼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在拍摄前,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和人物特点,还专门到部队体验生活,与老兵们交流,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战斗经验,力求从内到外都能贴近角色。他努力练习体能,增强身体素质,以适应剧中大量的动作戏和战争场面;为了模仿李云龙的口音,他还专门学习了晋西北方言,一句一句地练习,力求做到惟妙惟肖 。在拍摄过程中,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不惧严寒酷暑,坚持不用替身,亲自完成了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和危险的场景。有一场戏是在冬天拍摄的,需要李云龙在雪地里奔跑,当时的气温极低,但李幼斌毫不犹豫地冲进雪地里,一遍又一遍地拍摄,直到导演满意为止,他的敬业精神让整个剧组都为之动容。

2005 年 9 月 13 日,《亮剑》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一经播出便迅速引发了全民热潮,收视率一路飙升,成为了当时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剧中,李云龙的那句 “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必亮剑” 的经典台词,更是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口头禅,激励着无数人勇往直前。李幼斌将李云龙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他把李云龙的豪爽、鲁莽、重情重义、有血有肉展现得恰到好处,让观众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位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英雄。无论是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还是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被李幼斌演绎得真实而动人,让观众深深地沉浸在剧情之中,为李云龙的命运而揪心、而感动。

《亮剑》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精彩的剧情和演员们出色的表演,更在于它所传达的 “亮剑精神”。这种精神,是面对强敌时的勇往直前,是身处困境时的坚韧不拔,是对信仰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它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内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成为了一种时代的精神象征。凭借在《亮剑》中的出色表现,李幼斌一跃成为了国内一线演员,他凭借该剧获得了第 23 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以及第 26 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从此开启了他演艺事业的新篇章 。然而,面对这些荣誉和成功,李幼斌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知是《亮剑》这部剧和李云龙这个角色成就了自己,他对这份幸运心怀感恩,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演艺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的信念。

《亮剑》的巨大成功,让李幼斌一跃成为了国内炙手可热的一线演员,一时间,各种片约和综艺邀约如雪花般纷纷向他飞来。然而,面对这些名利的诱惑,李幼斌却做出了一个让众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拒绝了那些试图利用他的名气来赚取流量的综艺节目邀请,哪怕这些节目给出的片酬高得令人咋舌;他也推掉了许多与李云龙形象雷同的角色,不愿在舒适区里固步自封,重复演绎相似的人物。

在李幼斌看来,演员的本职工作是塑造出更多鲜活、有深度的角色,而不是通过频繁参加综艺来消耗自己的人气。他深知,一旦陷入综艺的旋涡,就很难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剧本、揣摩角色,而这对于一个真正热爱表演的演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归演艺事业的本质,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对剧本和角色的研究与塑造中。

此后,李幼斌陆续接演了《闯关东》《横空出世》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在《闯关东》中,他饰演的朱开山是一位坚韧不拔、智慧勇敢的山东汉子,为了生存和家人的幸福,背井离乡闯关东,历经磨难,最终在东北这片土地上扎根立业 。这个角色与李云龙的性格和形象截然不同,朱开山更加隐忍、内敛,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李幼斌深入研究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特点,从朱开山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到他的心理变化,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 。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将朱开山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面对家人时的温情、面对敌人时的果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朱开山,也让这部剧成为了又一部经典之作。

在电影《横空出世》中,李幼斌饰演的陆光达是一位为了国家核事业默默奉献的科研专家。这个角色需要展现出科学家的严谨、执着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与李幼斌以往所饰演的角色都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李幼斌查阅了大量关于 “两弹一星” 研发过程的资料,了解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还专门向专业的科研人员请教,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拍摄过程中,他通过精准的表情和动作,将陆光达在面对科研难题时的专注、在面对国家使命时的坚定都演绎得十分到位,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科研人员为了国家的强大,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幼斌并没有像一些演员那样,为了保住主角的地位而强行出演与自己年龄不符的角色。相反,他选择了更加从容地面对岁月的流逝,主动退居配角,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演技,为年轻演员们搭台铺路,甘为绿叶衬红花。

在电视剧《王牌部队》中,李幼斌饰演师长郑源,虽然戏份相较于主角来说并不多,但他却将这个角色演绎得十分精彩。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他提前一周就开始研究剧本,深入了解角色的背景和性格特点。在拍摄过程中,他不仅对自己的表演严格要求,还经常主动给年轻演员们讲戏,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角色,提升演技 。他的认真和敬业精神,让整个剧组的人都深受感动和鼓舞。

在拍摄某主旋律短片时,有一个仅仅 3 秒的 “敬礼镜头”,但李幼斌却反复练习军姿长达半小时之久。他仔细地调整着自己的姿势,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完美,手臂的角度、手指的弯曲程度、身体的挺拔姿态,他都要做到符合军人的标准 。他的这种对表演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人不禁为之赞叹,也让年轻演员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敬业精神。

在当今这个娱乐产业高度发达,综艺和直播盛行的时代,娱乐圈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名利场,各种炒作和流量至上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演员为了追求曝光度和商业利益,频繁地参加各类综艺节目,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演艺事业,投身于直播带货的浪潮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李幼斌却宛如一股清流,始终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名演员的初心,专注于演戏,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

李幼斌对综艺和直播的态度十分坚决,他直言自己不喜欢也不会参加这些活动。在他看来,演员的本职就是演戏,好演员是通过扎实的演技和优秀的作品来证明自己的,而不是靠参加综艺来炒作自己。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不喜欢也不参加综艺和真人秀,年轻时不参加,现在这个岁数更不会参加。因为在我心中,演员就是演戏的,好演员是演出来的,不是炒出来的。” 他的这番言论,不仅展现了他对演艺事业的敬畏之心,也让人们看到了他作为一名老艺术家的坚守和担当。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李幼斌没有选择追逐流量,而是选择了专注于话剧舞台,用自己的实力和演技来征服观众。他与妻子史兰芽搭档,多次巡演话剧《老式喜剧》。这部话剧讲述了两位经历过二战创伤的老人在海滨疗养院相遇相知,最终相互慰藉、彼此温暖的故事。在剧中,李幼斌和史兰芽凭借着深厚的表演功底和细腻的情感演绎,将两位老人内心的孤独、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在相处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 。他们的精彩表演,不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高度评价,也让这部话剧成为了近年来话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

除了专注于话剧舞台,李幼斌还十分关心年轻演员的成长和发展。他深知,年轻演员是演艺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演艺行业的兴衰。因此,他经常与年轻演员交流,分享自己的表演经验和心得,教导他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演员,要珍惜自己的羽毛,不要被外界的名利所诱惑,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演技和艺术修养。他还鼓励年轻演员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这样才能在表演中更好地诠释角色,塑造出更加鲜活、有深度的人物形象。

在与年轻演员的交流中,李幼斌常常提到一个观点,那就是演员要当 “手艺人”。他认为,演员就像工匠一样,需要用心去打磨每一个角色,用自己的技艺和汗水来塑造出优秀的作品。他自己也始终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电视剧、电影还是话剧的表演中,他都认真钻研剧本,深入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力求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完美无缺。他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都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了年轻演员们学习的榜样 。

来源:活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