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巡回医疗:真巡真帮真服务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1:31 1

摘要:9月4日,。与以往不同,这是我国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建立后,首次派出国家医疗队开展巡回医疗工作,对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9月4日,。与以往不同,这是我国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建立后,首次派出国家医疗队开展巡回医疗工作,对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82支国家医疗队将奔赴218个县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共组建82支国家医疗队,将国家巡回医疗范围覆盖至西部12个省份和中部6个省份,涵盖218个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将于近期带队赴革命老区江西省于都县开展巡回医疗工作。王俊介绍,在队伍组建方面,今年紧密围绕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遴选包括肾内科在内的紧缺学科高年资专家20余人组建医疗队。2024年,该院曾选派19名高年资骨干在于都县开展为期21天的巡回医疗,对1029名患者进行疾病诊疗,开展健康宣讲9场,开展床旁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68次,组织学术交流59场,培训医务人员1600多人。

“今年,华西医院将继续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开展巡回医疗工作,3个县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罗凤鸣介绍,自2013年以来,该院连续12年立足西南地区人民群众需求和自身技术特色,以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少数民族聚居县等为重点区域,抽调临床科室骨干力量组建国家医疗队,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医疗工作。12年来,该院累计派出12支国家医疗队100名医疗专家,覆盖所有学科大类,经受住了地震、泥石流、新冠疫情、高原反应的考验,足迹遍及甘孜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医疗队已组建完成,即将启程。西苑医院党委书记李秋艳表示,黄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当地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渴望更迫切,那里孕育的民族医药文化又与中医药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璀璨分支。在这趟征程中,不仅要做“健康守护者”,更要做“文化传播者”“情感联结者”,将党和国家的温暖与关怀传递到高原牧区、田间地头。

据了解,从2011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每年组织部分委属(管)医院以中西部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地区为重点开展巡回医疗。13年来,累计派出199支国家巡回医疗队、1300余名医务人员。2024年,进一步部署推动城市医疗资源下沉县级和基层,所有委属(管)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均参与中西部巡回医疗,省级巡回医疗覆盖超1000个县。

把高水平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作为公立医院国家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始终将巡回医疗作为践行公益性的重要使命,主动担当作为。”

“将继续弘扬华西医院‘家国情怀、平民情感、休休有容、革故鼎新’的文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践行‘国家队’光荣使命。”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医疗队一定能够不负重托,圆满完成此次国家巡回医疗任务。”

…………

简短有力的表态背后是“准备好了”的底气。据了解,在2025年度巡回医疗工作的筹备和初期派出阶段,许多医院已经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组派医疗队。

会议指出,巡回医疗工作内容不仅要包括疾病诊疗、健康宣教、适宜技术培训、管理能力提升等传统项目,更要注重建立长期协作机制,如借助远程医疗协作网、专科联盟形式确保“人走技术留”。

在具体实践中,国家医疗队特别注重“实现持续帮扶”。王俊介绍,北大人民医院与于都县人民医院建立长期协作机制,2024年多个学科开展远程会诊近百次,巩固了巡回医疗效果。与华西医院国家医疗队对接的甘孜州人民医院,2024年住培学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首考通过率达84.6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培养出10余位医师。这些医师能够独立完成半肝以上复杂包虫病手术,真正锻造出“带不走的医生队伍”。罗凤鸣介绍,华西医院国家医疗队围绕甘孜州包虫病,阿坝州大骨节病,凉山州艾滋病、结核病、丙肝等重点病种,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建立“提前对接、一地一策”机制,根据巡回医疗目的地卫生需求精准组建团队,规范常见病诊治流程,助力适宜性技术下沉推广。

会议还特别强调,常态化巡回医疗不是一时一地的临时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医疗队要深入县域,聚焦群众所思所盼,形式要多样,要接地气。同时,可以采取医疗服务、技术帮扶、人员培训、管理指导等多种形式,把高水平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尤其要注重对儿科、精神科等基层急需且薄弱的专科进行帮扶。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来源:健康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