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获得感,推动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打造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的医疗国家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党委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开展“提质增效年 职能科室在行动”下临床服务活动,行政人员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身边,帮助临床及群众解决实际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获得感,推动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打造老百姓满意的家门口的医疗国家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党委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开展“提质增效年 职能科室在行动”下临床服务活动,行政人员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身边,帮助临床及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做到走出去、沉下去、找问题、想办法、促落实,真正走到老百姓身边,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众所周知,行政职能科室是医院管理部门,是面向医院、特别是临床一线的保障机构,下沉就是要走出去,打破行政人员办公化管理的刻板模式,实实在在沉下心为老百姓办实事,走出一条不一样的管理道路。
党院办作为医院的中枢科室,在医院起着管理协调、统筹全局的作用,其高效运作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是医院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3月17日起,党院办积极响应党务例会要求,为提升“3个10%”工作目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临床一线的力度,在两院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门诊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协助做好患者疏导、导引、咨询等相关工作。
门诊大厅是患者进到医院的第一站,承担了咨询、挂号、交费、退费、取药等多项功能,因此门诊大厅也是最繁忙的人员最密集的场所。皮肤科作为我院人流量最密集的科室之一,门诊挂号几乎是一票难求,早上的8点半——11点半党院办的每一位“红马甲”志愿者为患者进行就诊引导与咨询等服务,热情的服务给门诊大厅的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安心、舒心和暖心。
“您好,请问需要帮忙吗?”
“请您取出医保卡,我来帮您取号”
“这边是2号诊室,我带您过去”
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志愿者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可能快速地解决临床科室的各种问题难点。比如:门诊部分区域缺失引导标识,宣传部在2天的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办结,门诊导诊人员缺乏相关医保知识,与医保科沟通定期组织进行专门培训,导医签到系统故障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与信息科对接及时上报处理维修。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北大太原医院的门诊上演。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在门诊楼为前来看病的患者提供帮助,他们用耐心和微笑,温暖无数就诊患者的同时,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临床科室在日常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医疗业务工作的安全运行, 切实发挥行政科室的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锚定“3个10%提升”目标,推进医院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志愿者服务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大太原医院,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内涵。一点一滴,做在经常,成为日常,星星点点的微光,宛如翩翩起舞的萤火,已成为北大太原医院一抹绚丽的色彩!
未来,门诊常态化志愿服务将不断前行,用持续的步伐,将“提质增效年行政科室在行动”编织成一首充满温度的散文诗,给患者温暖、予患者力量。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基层更深厚;没有一种成长,比服务群众更扎实;没有一种力量,比赢得民心更磅礴。这是以患者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太原医院的生动实践。北大太原医院党委聚焦群众就医难题,以服务赢声誉,让后勤保障服务从“幕后”转到“台前”,不断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行政职能与临床医疗深度融合,让每一处细节成为提升就医满意度的“加分项”,正是现代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底色。从临床一线需求着手,加强团结协作、高效联动、形成合力,在持续加强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上善于思考、善作善成,使服务临床一线工作落到实处,加快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医疗服务“心”模式,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文:党院办 史帅琦
编审:党委宣传部(宣传中心) 郭 燕
责编:党委宣传部(宣传中心) 王 斌
投稿邮箱:tyszxyy6012@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微信公众号致力于公益宣传
无任何商业用途
若有文字、图片、视频设计侵权或违规
请及时告知删除
来院路线
本文来自【北大医院太原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