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杯酸奶健康吗?好心提醒:3种喝酸奶的方法,可能伤肠招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17:11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酸奶这个东西,很多人都天天在喝,不管老人小孩,不管是清肠、助消化,还是补钙、增强抵抗力,好像酸奶就是健康饮食的代表。

但真要说清楚,一天一杯酸奶是不是就等于养生,其实没那么简单。

有的人喝酸奶几年,肠胃越来越敏感,动不动就腹胀、排气、肠道功能紊乱;也有的人越喝越胖,血糖升高还不知道和酸奶有关;还有一部分人长期口腔异味、胃口变差,问题也在这杯小小的酸奶上。到底是喝错了方式,还是酸奶本身就不是人人适合,这事得仔细讲一讲。

酸奶的基础原理,是牛奶发酵。发酵过程中乳糖被分解成乳酸,乳酸让蛋白质发生凝固,让酸奶变得浓稠。

乳酸菌在这个过程中也大量繁殖,主要的菌种有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这些,这些菌种被宣传成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力的“益生菌”。

这个理论在实验环境下确实成立,有些菌种可以在短时间内进入大肠,对本地菌群产生影响,分泌有机酸、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群。但问题是,这些益生菌在常温下很难存活长时间,大多数在胃酸和胆汁的环境中也会死亡。

国家食药监局曾经在一项市售酸奶益生菌活性评估中发现,超过60%的常温酸奶产品中,益生菌数量远低于标注值,而部分所谓“活性乳酸菌”在胃液环境模拟实验中存活率不到15%。

这说明很多人每天喝的酸奶,实际进入肠道的活菌可能只有几万单位,远低于起到有效干预作用的标准。

美国胃肠病学会提出过一个技术标准,活菌剂量需达到10⁸~10⁹ CFU/天,才能对肠道菌群造成结构性调节。

而普通酸奶,即便没被加热过,一天一杯也很难达到这个剂量。也就是说,单靠酸奶想调节肠道环境,作用没那么强。

除了活菌含量的问题,真正对肠道造成负担的,是酸奶中的糖分。有些人天天喝的酸奶,是加糖型、风味型,口感顺滑,甜度明显,这类产品每100毫升含糖量普遍在8~12克之间,一瓶200克的酸奶下去,糖就接近20克。

很多人喝完觉得很舒服,实际上是血糖快速升高的结果。长期下来,胰岛素反应被反复刺激,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

中老年人、轻度胰岛素抵抗人群喝这种酸奶,很容易被“温和的甜”掩盖了糖负担的真实情况。

中国营养学会在一份针对乳制品摄入与代谢异常关系的研究中提到,喝加糖酸奶的人群,轻度脂肪肝、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出纯奶饮用人群14%。

而且这些人普遍认为自己在喝“健康饮品”,没有控制总糖摄入,也没注意血糖波动,结果一查就是糖耐量异常。这说明酸奶的“健康”外衣,可能正是掩盖问题的关键。

另外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问题,是酸奶空腹喝这件事。很多人早上不爱吃东西,觉得来一杯酸奶就算吃早餐了,既轻盈又舒服。

但胃在空腹状态下是处于酸性环境的,pH值大约在1.5~2.5之间,这种条件对乳酸菌来说非常不友好,绝大多数菌种会直接被灭活。

同时,酸奶中的乳酸本身就刺激胃酸分泌,空腹喝酸奶,相当于在“酸上加酸”。这对有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问题的人来说,是一种慢性刺激。

很多人本来胃不疼,但长期早上空腹喝酸奶之后开始出现反酸、胃胀、食欲下降,不知道就是酸奶惹的祸。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的一个随访研究中记录了这一点,发现有慢性胃炎病史的患者中,习惯性空腹摄入酸奶的人,胃镜下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的比率比其他患者高出17%,并且主观症状更明显。

医生建议酸奶最好在饭后30分钟左右饮用,这样胃酸被食物部分中和,对乳酸菌的杀伤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也降低。

但这个建议并没有被广泛传播,大多数人还是照着广告宣传“早上喝、空腹喝”去做,结果喝出了问题还以为自己胃虚。

还有一类喝酸奶方式,可能更伤肠,那就是饭后立刻喝大瓶酸奶当“消食”。

有人吃完饭觉得不舒服,尤其是吃得多、吃得杂,马上就来一瓶冰镇酸奶,以为能“帮胃消化”,其实这种行为等于给胃加压。

饭后胃正在分泌胃液、胰酶、胆汁等消化液,胃内正处于搅拌状态,这时突然来一大瓶低温高脂乳制品,会造成胃排空延迟、消化节律紊乱。胃液被酸奶稀释,蛋白酶活性降低,胆囊收缩也会受到干扰,结果反而让饭更难消化。

天津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研究中心的一项实验表明,在高脂饮食后摄入冷酸奶组中,被试者胃排空时间比温水组延长了23%,主观饱胀感明显,血糖反应也更不平稳。

长期这样操作,不光消化功能被打乱,胰腺分泌功能也容易紊乱,特别是老年人和消化酶分泌本就不足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腹胀、嗳气、胃不适。

酸奶不是消化液,它是乳制品,它需要消化,而不是来“辅助消化”。很多人混淆了这个逻辑,反倒喝出了负担。

还有一种喝法对肠道最不友好,就是一边吃抗生素一边喝酸奶补菌。听起来很科学,好像抗生素杀死细菌,酸奶补充益生菌,互补。

但问题是抗生素对菌种是广谱杀灭的,不分敌我,喝酸奶的益生菌也会被杀死,而且多数抗生素对乳酸菌类都有较高抑制力。

也就是说,你刚喝下去的“有益菌”,还没到大肠,就已经被抗生素干掉了。更尴尬的是,这种组合可能让胃肠功能更混乱,导致细菌移位、菌群失调更严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药理科的一组病例数据指出,住院患者中同时服用抗生素与酸奶的患者,出现腹泻、腹胀的比例比单纯抗生素组高12%。

研究认为这类患者的肠道菌群处于不稳定状态,益生菌和抗生素形成冲突反应,加剧了菌群失衡。

所以医生通常建议抗生素停药后三天再考虑补菌,才是真正让菌群有恢复空间。如果强行混着吃,只会白费钱、还可能让肠道更糟。

[1]沐真.酸奶营养好明明白白喝[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0,(08):52-53.

来源:梁医生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