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上午,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结束后,《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紧接着,鸽笼开启,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它们以优美的姿态冲向蓝天,礼赞着和平的珍贵与美好。
9月3日上午,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结束后,《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响彻天安门广场上空,紧接着,鸽笼开启,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它们以优美的姿态冲向蓝天,礼赞着和平的珍贵与美好。
你知道吗?这8万羽和平鸽其实是跟老百姓借来的。作为天安门广场举办国家级庆典活动时的“老朋友”,这次又有哪些新故事呢?
和平鸽是跟老百姓“借来”的
8万羽和平鸽成为了天安门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它们,全部来自鸽友们自愿提供,每一羽都承载着鸽友们对和平的美好祝愿。
北京市信鸽协会秘书长孙鹏介绍,从9月2日下午开始,信鸽会员带着和平鸽分别从东城、西城、丰台、房山等10个区出发,到各区收鸽地点集结交鸽。区信鸽协会的工作人员对每一只鸽子都进行了“体检”,确保它们都处于最佳状态,之后才将这些和平鸽集中安置在12辆放飞车中。
家住后海西沿的董洋,是家里第四代养鸽人。他的父亲、爷爷、祖爷爷,包括身边的叔叔伯伯都爱鸽子。“从我老祖儿那辈,就在这胡同住,养鸽也是从那时候就传下来的爱好,已经100多年了。”董洋说,这次纪念大会,他家交出了30羽和平鸽,和平鸽代表全家参加了这次国家重大活动,感到非常光荣。
作为“养鸽世家”,家族四代参与国典放飞,董洋一家早就将这视为“家族与国家共同的荣光”。董洋说,鸽子于他和父亲而言,更像是情感寄托。
北京鸽友张先生说,自家出了20羽,自己一直叮嘱爱鸽“别掉链子”。9月2日下午交鸽后,鸽子们就没吃东西,鸽子到家一般都会先洗澡,之后会奖励它们一些好吃的。
不仅北京的鸽友们热情高涨,天津市北辰区的鸽友刘先生也参与其中。他有些激动地表示,自己养了10年的鸽子能参与此次纪念活动,感到无比光荣。
从天津市集合点出发到北京一起放飞后,刘先生就一直盼着鸽子回家。终于,在12时14分,第一羽鸽子归巢了。
刘先生介绍说,此次整个天津市有3000余羽鸽子参与阅兵,他自信满满地说:“我们的赛鸽最远能飞到1000公里,天津距离北京最远也就100多公里,对它们来说,飞回来那都不是事儿!”
鸽友们将自己的爱鸽能够参与国家重大活动视为无上荣誉,出征前就有北京市内的鸽友叮嘱自家“宝贝”鸽子:“吃少一点,留给家远的兄弟”。由于天津、河北的远程鸽飞行时间长,有北京市内的鸽友主动让出了饲料配额。
从60多万羽中选8万羽,鸽子界的“阅兵选拔”也太卷了
你知道吗?这些鸽子可是从60多万羽中精选出来的8万羽“鸽中精英”,淘汰率高达86.7%。
选拔标准严格。据孙鹏透露,这次阅兵和平鸽的选拔标准相当严格。不仅要看飞行能力、健康状况,还要查鸽子的家族中有没有其他成员参加过阅兵仪式。
报名鸽子数量爆棚。北京市体育总会副秘书长侯鹏程表示,提前半年就已经开始向北京鸽友征集鸽子,没想到鸽友们太过热情,报名鸽数直接爆棚,总数达到了60多万。
鸽子需要提前适应场地。阅兵当天凌晨,这些鸽子就被安排提前入场,熟悉环境,方便鸽子通过磁场定位提前辨别出笼后归家方向。
12辆鸽笼车的笼门同时开启,分秒不差
在天安门广场南的东西两侧,12辆放飞车整齐摆放,当旗手一挥,放飞员迅速行动,鸽笼瞬间打开,8万羽和平鸽齐飞,在广场上空短暂盘旋,朝东西南北四散。
当和平鸽掠过天安门广场,那片灵动的 “鸽云” 惊艳了所有人,却少有人知晓,在亮相前,它们早已被送进了满是心意的 “专属座驾”——每一辆鸽笼车,都是为这些 “和平使者”量身打造的“移动舒适舱”。
水槽、通风机……车里的贴心设计,藏着对鸽子的细致呵护。
护送的放飞员更像是细心的“保姆”,眼睛时刻盯着笼里的动静,一旦发现水槽里的水少了,就赶紧添水,生怕这些小家伙因为口渴没了精神。毕竟,它们要去完成的,是在万众瞩目下传递和平的重要使命。
鸽笼车的摆放也有讲究,“和平鸽在飞行中遇到障碍物会调头,利用这个特点,和平鸽可以在广场上空形成盘旋状态。”孙鹏举例,如果鸽笼车搭载的是来自通州的和平鸽,那么这辆车就会被放在广场西侧,当和平鸽出笼朝东飞的时候,遇到朝西飞的和平鸽就会调头,所有和平鸽就会在空中形成盘旋效果。
“鸽子都有编制了”
9月2日下午,当鸽友们将爱鸽交到北京市内10个交鸽点,每个参加活动的鸽友会得到纪念足环和证书。足环上面有大会的徽标,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编号,可以说每一个足环都是独一无二的。
有网友晒出了北京市信鸽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以及自家鸽子多次参加大型活动的印章,网友调侃:“鸽子都有编制了!”
据了解,天安门广场举行重大活动时,放飞和平鸽这一环节,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了。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多次举办重大活动,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放飞和平鸽,鸽子这时候就从原来的单一的宠物或者是观赏动物,新增加了一重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成为和平的象征。”北京信鸽协会副会长朱建平说,今天,我们举行重大活动的主题正是缅怀历史,珍爱和平。
一位北京鸽友表示,养鸽最大的乐趣,就是希望自己的鸽子能够上天安门飞出去,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网友们纷纷表示:“咕咕队立大功”“咕咕够吹一辈子了”……
从“京韵鸽哨”到“和平使者”
提起北京的鸽子,老一辈人总会想起胡同里那声清亮的鸽哨。鸽子在四合院上空盘旋,在钟鼓楼旁掠过,把烟火气十足的生活画卷,轻轻铺展在京城的蓝天下。
如今,飞翔在北京上空的鸽子,早已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寓意,它们是承载着民族记忆与和平期盼的“使者”。它们飞过人民英雄纪念碑,飞过飘扬的五星红旗,翅膀上仿佛沾着历史的温度——那是对先烈的告慰,是对和平的礼赞,是向世界传递的中国声音。
在纪念活动现场,中阿卫视伊拉克籍记者方浩明看到鸽群后,留下了眼泪,“最后飞鸽子,放气球的时候,我已经开始不停地哭。”方浩明说,自己小时候遇到过两次战争,特别希望中东能实现和平,过上像中国人一样的生活。
“借鸽行动”背后,是国家仪式与民间温情的深度共振:当伊拉克籍记者方浩明目睹鸽群落泪时,他看到的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的和平宣言,更是普通市民用热爱编织的信仰。每一羽振翅都是个体与国家历史的交融。和平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60万羽候选鸽背后的近万个家庭,用鸽笼中的期待、归巢时的守望,共同写下的生动注脚。
来源 | 人民网、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科普中国、南方都市报
编辑 | 李雪
责编 | 姜玉函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