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大国机电梦(1c)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11:08 2

摘要:它是民国政府于1932年至1952年期间负责重工业发展与管理相关工矿企业的政府机构。实际上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最高经济领导部门,非但强力支撑了中国抗战,而且为战后的中国工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资源委员会旧址:南京虹桥20号

被誉为“经济管家”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简称资委会),在中国抗战期间,着实居功至伟。

它是民国政府于1932年至1952年期间负责重工业发展与管理相关工矿企业的政府机构。实际上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最高经济领导部门,非但强力支撑了中国抗战,而且为战后的中国工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资委会之前身,是于1932年11月成立于南京的参谋本部“国防设计委员会”,

蒋介石兼任委员长的国防设计委员会。从欧洲学成归国的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也是当时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翁文灏,以地质调查所所长和清华大学代校长身份,受邀出任国防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并负责实际工作,钱昌照担任副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该委员会成立后,首先针对工业和交通,策划应变措施,并着手制订相应的发展计划。

资委会首任主任翁文灏

1934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中央资源委员会,隶属军事委员会领导,主管重工业,负责创办与国防相关的工矿企业。1938年,资源委员会改隶经济部,翁文灏、钱昌照分任正、副主任委员。资源委员会成立后,即将“电机、电器、电工器材、无线电机械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行业。

作为政府“经济管家”,资委会于1936年3月制订了一项发展重工业计划,并于7月获得国民政府批准。该计划拟5年内投资 2亿7千余万元(时币),兴建钢铁﹑有色冶金﹑机械﹑电力﹑电器﹑化工﹑燃料工业等30余座大﹑中型厂矿。并提出要尽量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国外工业技术。

1936年,委派顾振﹑王守竞等人赴德国签订了 1亿金马克的中德信货合同,其中90%用于购买军火及兵工设备,余下的用于购买重工业设备。到1941年7月,中德断交时止,中方收到购置的机器设备仅值 350余万马克。这些设备用于昆明中央机器厂及川﹑滇两个小钢铁厂。

资委会第二任主任钱昌照

资委会的计划大体如下一一

钢铁和石油开发的资金各占30%左右;

电器工业则准备投资1500万元(战前币值),占计划投资总额的5.5%,主要用以制造6大类产品: 电线﹑电缆(与英国三公司技术合作); 收发电信电子管(从美国购买技术),附带生产灯泡; 有线电话设备(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购买技术和设备); 动力电机﹑变压器和开关设备,附带生产电池; 无线电通信机和广播收音器材; 线路绝缘电瓷器材。后三项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无法从国外购买所需设备而改为自行发展。

资委会第三任主任孙越崎

6类电工设备分设6个工厂:

前 4个厂由资源委员会派恽震筹划和主持,统称为中央电工器材厂,分别由张承祜﹑冯家铮﹑黄修青﹑许应期为厂长。厂址原选定在湖南湘潭下摄司,后因日军侵占武汉而改在昆明﹑桂林二地,同时在重庆﹑兰州设分厂;

位于昆明的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

另外两个厂分别为中央无线电厂和中央电瓷厂,分别由周维干和任国常为总经理。

南京 中央电工器材厂

1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总管理处由昆明迁往南京,在各地分设制造厂,计有上海电缆电机厂﹑湘潭电机厂﹑天津综合厂﹑沈阳电器厂﹑汉口电池厂﹑昆明电机电缆厂﹑重庆电池灯泡厂﹑南京电器厂﹑南京电子管厂筹备处等 9个工厂。有线电部分从电工厂独立出来,在南京成立了中央有线电厂。中央无线电厂则由重庆(原在桂林,1944年冬迁渝)﹑昆明两厂合并,在南京设厂。中央电瓷厂也由宜宾迁到南京。

到1945年 7月,资源委员会所属工﹑矿﹑电企业共115个,其中四川43个,云南﹑江西各14个,甘肃10个。在1944年主要电器产品产量中,资源委员会所占比重为: 发电设备58.2%,电动机81.4%,变压器42.2%,灯泡49.6%,电子管100%,电线电缆 95%,电话设备90%。

位于昆明的中央机器厂

1945年中央电工器材厂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和摩根.史密斯水轮机公司分别签订技术合作合同,派出80多名工程师和经济管理人员赴美实习。

以后,资源委员会又直接派遣和利用租借法案助学经费派遣各级考察和实习人员数百人。这些人后来都在中国的电器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作用。

与中央电工器材厂起步的同时,中央机器厂也于1936年9月开始筹建,制造电工产品、机床、纺织机械等。中央机器厂在建设过程中也屡遭战火侵扰,一再变更厂址,几经折腾,逐步内迁至昆明、重庆等地,设有6个分厂。

来源:三峡孬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