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院在议程争执中,绿营立委邱议莹突然上前,用手中的纸扇重重打在蓝营立委罗智强的左脸颊。这起在议场公开发生的肢体冲突,不仅瞬间成为媒体焦点,也引发了法律程序的持续追踪。
2024年5月28日,台北立院在议程争执中,绿营立委邱议莹突然上前,用手中的纸扇重重打在蓝营立委罗智强的左脸颊。这起在议场公开发生的肢体冲突,不仅瞬间成为媒体焦点,也引发了法律程序的持续追踪。
绿营立委邱议莹突然上前,用手中的纸扇重重打在蓝营立委罗智强的左脸颊
邱议莹掌掴罗志强
事件发生当天,罗智强正在议场内以手机进行直播,对绿营可能以《再生医疗法》等议案延滞议程的做法提出质疑。邱议莹见状,情绪激动地走向罗智强,并用台语喝斥:「你是没被打过喔!」随后以纸扇掌掴其左脸。这一瞬间被媒体与议场直播记录,迅速在社交平台及新闻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事后,罗智强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他不会以暴制暴,但也不会容忍这种公开的行为,因此决定提起民事及刑事诉讼,要求邱议莹为其行为付出法律代价。
罗智强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他不会以暴制暴,决定提起民事及刑事诉讼,要求邱议莹为其行为付出法律代价
判决邱议莹赔偿新台币20万元
随着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台北地院在今年4月审理民事赔偿部分时,认定邱议莹在议场的掌掴行为已构成对罗智强人格、名誉及社会评价的损害,判决邱议莹需赔偿新台币20万元。起初,邱议莹曾表示将上诉到底,但随后态度转变,并公开表示:「当面打人行为不对,欣然接受法院判决」,最终完成赔偿。对于罗智强而言,这笔民事赔偿不仅是一种法律上的正义,也象征着在暴力行为中捍卫自身权利的胜利。
然而,民事赔偿并未让这起事件完全落幕。台北地检署在侦查后认定,邱议莹的行为已触犯《刑法》公然侮辱罪,并具有暴力性质。检察官指出,身为民意代表的邱议莹,在立院中应以身作则,维持议事秩序,而非以暴力施压其他民意代表,其行为明显偏离了良好议事典范。因此,台北地检署于2025年9月4日正式依公然侮辱罪对邱议莹提起刑事起诉,并请求法院量处适当刑罚。
检察官在起诉书中进一步指出,考虑到邱议莹在侦查期间已具状自白,并已如数支付民事赔偿,案件符合简易判决程序,请求法院直接处刑。与此同时,罗智强对邱议莹提出的刑事恐吓罪部分,由于其在事件发生时在直播中多次表明自己不会报复,且未因此产生畏惧心理,检察官认为罪嫌不足,予以不起诉处分。这也意味着,案件目前主要聚焦于公然侮辱罪的刑事责任。
罗智强及其他社会舆论指出,邱议莹此前曾掌掴立委李庆华、脚踹法务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大门,
邱议莹是暴力惯犯、打人累犯 罗志强希望其坐牢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非邱议莹第一次因议场暴力事件引发争议。罗智强及其他社会舆论指出,邱议莹此前曾掌掴立委李庆华、脚踹法务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大门,且在去年就曾偷袭方式掌掴罗智强耳光,因此被形容为“暴力惯犯、打人累犯”。罗智强在社交媒体上直言,民事赔偿与刑事起诉是对邱议莹一再违法行为的必要回应,也是向社会传达法治尊严的重要信号。
此次事件的法律进展也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台北地检署依公然侮辱罪起诉邱议莹,意味着若法院采信检察官意见,邱议莹最重可处一年有期徒刑。罗智强表示,他对此感到「平静而欣慰」,认为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
来源:儒馆聊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