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难治?看看中医“丹药”是如何杀灭结核杆菌治疗骨结核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14:45 1

摘要:骨结核是一种因结核杆菌通过血液传播或直接蔓延至骨骼系统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属于肺外结核的一种,但多数由肺结核继发或骨结核患者有长期的肺结核病史。

骨结核是一种因结核杆菌通过血液传播或直接蔓延至骨骼系统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属于肺外结核的一种,但多数由肺结核继发或骨结核患者有长期的肺结核病史。

当然也有部分患者没有肺结核与相关病史,这就属于隐匿性感染。

指的是我们身体其实早就感染了结核杆菌,正常情况下身体健康,免疫力较强,结核杆菌不能大量繁殖,隐匿在体内深处,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通过常规的检测也无法发现。

反之,当身体免疫力下降,且持续低迷时,无法遏制结核杆菌大量繁殖,进而出现骨结核的相关症状。这和中医里面说的“骨痨(即骨结核)”病因多为正气虚亏,气血失和所致如出一辙。

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骨结核的本质病源就是结核杆菌。

那么,只要把感染的结核杆菌全部消灭、杀死,是不是就能治好骨结核了?

理论上来说,确实是这样,但是如何杀死结核杆菌是一个难题,更别说全面杀死了。

难道没有办法?

办法有很多,且众医家各有所长,这里我们就来说一种中药——丹药对结核杆菌的药理作用。

丹药是中药三大类之一的矿物药,起源于古代的炼丹术,后来被历代医学家不断探索,挖掘,摒弃了服用能得到成仙的糟粕思想,保留了丹药外用治疗各种感染、疔、疮、痈、疽等疾病的优良品质。

丹药之一——夏氏白降丹

不过,由于丹药的特性,通常不单独使用,需要经过严格配伍,丹药在对骨结核的治疗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核心与抗痨或者灭菌一致。

夏小中医院中医外科在该方面的治疗核心为丹药结合夏氏秘方使用。主要体现为五个字:透、拔、消、托、补。

① 透——构建药物通道。

骨结核的病根在骨,基本属于身体最深处了,如果仅通过普通用药,往往难以到达骨头深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表面症状消失一段时间又出现,病情反复。

丹药中的渗透成分能促使皮肤快速打开进药通道,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病灶,这本质上来说也是对我们身体的一种侵入,只不过不是病菌,而是药,同样也会引发局部发红、微肿等反应,不过这样的情况往往只会持续一段时间且出现在局部,当适应之后便会消失,毕竟药物并不会大量繁殖对身体造成损害。

我院骨炎灵膏药中心一圈土黄色的部分就是”夏氏丹药“配伍而成,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使用骨炎灵之后,会出现局部的红肿痒等情况。

这一步很关键,直接决定了药物能否进入病灶,后期是否能形成有效治疗。很多普通药物也能打开通道,但是深度不够,往往只能解决表层问题。

② 拔、消——拔除毒邪,排脓泄热,消散肿疡,防邪成脓。

拔除毒邪,排脓泄热,消散肿疡,防邪成脓是中医上的说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靶向杀菌“排脓。

药物成分进入病灶后开始逐渐发挥作用,丹药中的活性成分与结核杆菌的硫氢基结合,破坏其代谢机制,导致菌体死亡。

而丹药中的可溶性盐类水解后形成酸性溶液,会逐渐凝固坏死组织蛋白质,使其与健康组织分离。

病菌死亡之后混合在被侵蚀的骨头、肌肉等坏死组织中就形成了脓液。

这里就要用到除了骨炎灵之外的另外一种由夏氏丹药为核心制成的药物——药捻。

药捻就类似于一根小木棍,其主要有2个作用:1、阻止伤口假性愈合,并将内部的脓液引流到体外(排脓);2、二次杀灭结核杆菌。

腰椎结核

图片中的骨结核患者在没有经过手术切开引流的操作下,仅通过对丹药的不断调整配置使用,让内部脓肿自然排出。

③ 托——扶正托毒,促进外排。

这里是指通过补益气血和透脓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的治疗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毒邪内陷,促进脓液排出,从而缓解肿痛并加速愈合。

所以,这里可以分为两种透托法和补托法。

④ 补——补益正气,生肌敛疮。

补法往往需要贯穿整个治疗病程。

补简单来说就是补身体,补气血,补正气,让被破坏的组织重新生长,即恢复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促进疮口愈合。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营养治疗法“,因为骨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大量的营养供给。只不过中医”补“中除了日常营养供给外,采用了一些补益的中药汤剂。

透、拔、消、托、补。五个字综合来看,又回到了中医外科的综合治疗上,”丹药“ 的使用仅为其中的部分。

当然,在骨结核的治疗中最核心的还是消灭结核杆菌,如果结核杆菌不除,那么无论如何补都无济于事。

中医外科丹药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经过血液系统,药物也不会大量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对其他脏器造成破坏,仅在局部形成药物浓度。

而除了上述几个点,丹药的作用还体现在:促进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以此来加快感染位置的修复。

在中医上叫做去腐生肌,中医认为“腐去则肌生”“肌生则腐自去”,祛腐和生肌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治疗时应以祛邪托毒,祛腐生肌为治疗原则。

多数患者对于贴膏药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要紧密贴合,使用超出患处范围的膏药贴?

中医认为疾病的来源主要为两个部分,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局部出现的溃口可以排脓、可以方便用药进药,但是也为细菌、病毒进入身体创建了条件。

很多原本没有骨髓炎的患者,在做完手术后出现了骨髓炎,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中医里面虽然没有细菌的概念,但是其病因外感六淫如风、寒、暑、湿、燥、火中也包含了细菌范畴,只不过中医更偏向于以患者表现的症状来辩证。

膏药的紧密贴合,一方面是形成一个密闭环境,使药力更好的渗入筋骨,充分发挥丹药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风邪入侵机体,形成反复感染。

来源:中医骨科专家夏小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