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自己不爱喝的饮料”,元气森林松弛感背后的产品逻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9 15:19 1

摘要:3月26日,比计划“晚到”了一年的“元气森林创造营2044”在其四川工厂开营。从各地共赴都江堰的伙伴、行业人士、KOL、大学生、产品经理以及老唐,在午后炙热的阳光下完成了一次“共创”。如果你对共创有所惑,那也可以将其看做一场有关元气森林的新品发布会。虽然,老唐

作者丨内参君

编审丨橘子

3月26日,比计划“晚到”了一年的“元气森林创造营2044”在其四川工厂开营。从各地共赴都江堰的伙伴、行业人士、KOL、大学生、产品经理以及老唐,在午后炙热的阳光下完成了一次“共创”。如果你对共创有所惑,那也可以将其看做一场有关元气森林的新品发布会。虽然,老唐更希望它是个“记录”会,记录下热爱,记录下“初始状态”。

当14款新品逐一在产品经理们的娓娓道来中呈现,你会发现,2025年元气森林的产品经理们带来了更多他们的诚意之作,而这些产品背后是一个“历劫”归来的少年——元气森林。9年了,他似乎又变回了最初的样子。

变化:从大单品到产品矩阵

财报季还在继续,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在华润饮料和农夫山泉的财报里被深刻领悟。包装饮用水的下滑,茶饮以及其他饮料产品的上扬,均为这两家饮料公司挽回了不少颜面。一定程度上再次说明,依靠某款大单品打天下的时代过去了。

当然,在竞争激烈的饮料江湖里,大单品总是令人兴奋且羡慕的,谁不喜欢一年能贡献百亿甚至两百亿的大单品呢?只是,时代的发展变迁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分层,让大单品在这个时代变得艰难。为了应对这种市场变化,饮料厂家们纷纷祭出了更多新品,带着试探、讨好、搅局、抢夺,甚至攻击……

遗憾的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尤其在变化足够多且快的快消行业。一个共识是,新品存活率不足千分之五。那么,新品的成功几率、成本与利润的取舍以及好喝与好卖的平衡……被逐一摆到了产品经理的案头,研发和创新究竟要如何做?

“研发、创新,早先对它们的理解多少是有点抽象的。它们不是藏在企业财报里哪个不起眼的角落,常常被媒体戏谑说——某某企业的研发费用连营收的1%都不到;要么,就是各种在实验室经历了多少次评测、打磨,有着难以言说的精准和研判;而创新,更有不少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故事,换个瓶盖子都要吹上好半天……可是,当元气的产品经理逐一上台,去讲述他们之所以开发某款的产品的起心动念时,你会觉得,研发在元气其实就是产品经理作一款自己非常喜欢且好喝的饮料、并把它分享给更多有着相同喜好的人;理想的话,再将它卖给更多有需求的消费者。”参加了元气森林共创营后,一业内人士有感而发,关键是,他们没有直接“拿来”。

虽是无心之论,却不小心戳中了元气森林这家公司对产品经理的“第一要求”——不要想着去服务“目标客户”,先服务好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却总想着服务他人;一款产品你自己都不喜欢,都不敢说是自己做的,遑论更多。

老唐曾分享过元气森林爆款气泡水的诞生过程,彼时,有个产品经理、他就是喜欢喝碳酸饮料,但又怕摄入糖分太多,于是有了做一款“特别好喝、又爽、又没有负担的碳酸饮料”的想法,整个研发过程耗时18个月,迭代配方27次。

在前述创造营现场,根据产品经理的介绍,此次元气森林的气泡水也“更新”了,新款气泡水历经500余次迭代与技术革新,在“爽”感这个层面也有了更出色的表现。

众所周知,元气森林在健康饮品这条路上耗时良多,但人生总有些时刻需要快乐、需要“起来嗨”。

2025年,元气森林的“快乐肥宅水”有了柠檬新口味,这也是14款新品中,老唐的最爱。除了新口味儿的“肥宅水”,元气还推出了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抵抗抑郁的“维B水”;更有首次涉足含酒精饮料的气泡酒——“浪”。

“浪”的产品经理坦言,自己是喜欢喝点儿的,但对部分酒+果味的融和总觉得差点儿意思。于是,3个多月的时间里、团队在近乎喝多的快乐状态里,选择用96%的超纯伏特加作为酒基,再去搭配其他水果风味。酒精度9度,一罐就能让人“上头得刚刚好”,喝着轻松而不过界……是那种舒服又轻盈的快乐感。

相较于气泡水,气泡酒不只是饮品,更是一种社交方式。不管是老友相聚,还是新朋友破冰,“浪”都是完美的情绪助燃剂。

“就好像每个人(产品经理)带着自己引以为傲的孩子来展示才艺,故事虽很简单,但言语间却满是宠溺。”这是一位KOL听产品们的“幕后故事”得来的感悟,对自己的喜欢的那一款,他说,“只一口,我就爱上了”。

其实,这些新品既是元气森林产品矩阵的补充,也是顺应市场变化的储备。毕竟,年轻消费者们慢慢掌握了“市场需求”的话语权,要好喝、要健康、要快乐、要营养……总之,都要。

记录,结果重要过程也重要

除了产品,有意思的是元气森林对待新产品的态度,记录。

在现场,老唐说,他更愿意将此次创造营定义为一个“记录会”。记录会的本质,一方面记录一件件产品从诞生时的简单、纯粹和初心到在市场走红;另一方面也是记录给我们的产品经理和品牌经理看,通过气泡水、外星人电解质水、冰茶、好自在这样的产品,持续讲述他们的想法。

其实,老唐还有一层意思,不要等到产品真的爆了,“回头”再去给其立项和出炉的过程“加戏”。大谈特谈什么方法论、成功学,也希望产品经理和公司都能及时回看自己的初心。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以果推因。一款产品爆了,不论是开发产品的公司还是行业里的意见领袖,他们总能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解释“它为什么行了”;同理,失败了,做死了,也有无数个看似合理的理由等着它,即便是“马后炮”,听起来也是言之凿凿。

真实的情况几何?有了前述这些“记录”,那真相也就无处躲藏。即便老唐认为这其中的大多数产品支棱不起来,也要留此为证。更重要的是,在元气森林看来,相较于成功的“结果”,过程更重要。

老唐有个观点,推新意味着产品创新,而创新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浪费。如果一家公司创新百分百都能成功,那就不能叫创新,创新一定是一个失败率巨高的事情,这件事的成本,你不可能让渠道来承担,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产品经理们不想自己失望,也不想让老唐失望。而这个过程,对产品经理而言,意味着快速试错。

一产品经理坦言,推新过程中产品经理能收获不少来自市场一线的反馈。“我们快速把产品做出来之后投入到市场中,不让渠道过分去承担那些压力,而是快速地去收集一波最真实的用户反馈和线下销售的反馈。对我们产品经理来说,无论成败与否,我们都收到了一个非常宝贵的、用户用钱投票得来的一些数据和信息,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去优化产品并快速迭代它。只要你真的喜欢,你一定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对于每个产品经理来说,我们不是一味的去追求说它一上市就能卖得很好,当然,这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但我们也享受那个过程,就是把产品做出来后去跟用户深入地去做交流,真实地看到大家对产品的喜爱。”前述产品经理说。

倒不是说元气森林有多牛。确实有为数不少的快消企业推新,其成本是由渠道亦或是经销商来承担的。他们有的像卖奢侈品,想要畅销款,那得再配点周边。与经销商而言,想进厂家更具卖力的产品,必须搭配新品。而多数新品在初期都沦为了经销商的搭赠亦或是“费用”。

换言之,每个公司对新品都有“容错率”,只不过是谁买单的问题。元气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除了默默承受,还有一个“产品坟墓”。

前述产品经理称,那些通过迅速测试、卖力不好的产品,即便有部分人喜欢,也会被快速下架。但下架后,如果公司不断收到消费者要求“再上架”的信息,那公司会再次考虑让这款产品“复活”。这是一个双向的机制,不行?进坟墓;行!迭代更新后,再上市。

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也就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也是在这次创作营上,内参君知道了老唐的另一个身份——超级产品经理。

“如果说产品经理们是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那老唐就要放弃个人喜好,对所有产品经理的梦想负责并守住底线。”元气森林一相关负责人说。

很意外,这个底线与钱无关。而是,“不做不喜欢产品”,产品经理不喜欢的产品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欺骗”。从产品立项、诞生到上架,需要一层又一层的粉饰、说服;说服公司、说服销售、说服经销商还得说服消费者。逻辑是,如果你的饮料你自己都不爱喝,你想找到爱喝它的“目标人群”还得花钱。

老唐是个特别喜欢琢磨产品的人,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更多是希望他们做的是自己热爱的事儿。至于平衡热爱和效益,他很坦然,首先总想赚钱未必能赚到钱;其次,产品做不好,那肯定赚不到钱。

回归,找到初心并多点耐心

那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呢?

老唐的观点是,就像喜欢做菜的厨子做菜。他满心满眼都是鼓捣好吃的菜,他的菜品怎么可能不好吃。而元气森林这几年的变化是,不焦虑了、想明白了,成功与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不同,没有百试不爽的方法论。

如此一来,对产品经理就不能设置太多“规矩”。不能给他来个KPI,再弄个Deadline,再设置几个参数……你就说,这菜他还做得出来么?做出来了,会好吃吗?公司现在强调松弛感,在松弛感中去创新,去研发自己热爱的产品,保持简单、纯粹。“产品真的好,自然会有一部分人买单的。”

在元气此次推出的新品中,与中式养生有关的产品有点特别。其中两款是在早年的大学生“宇宙大赛”上胜出、根据彼时大学生的创意来的,叫“慢熬”;还有就是元气森林的“好自在”也推了新品,用的是中国传统烹饪工艺“煮”。

如果说这算是一次“回归”,也是颇具新意。举个例子,在制作红豆薏米水的过程中,那个传统意义上被认为价值更高的红豆馅,反倒成了红豆薏米水的“废物”、得舍弃(当然,可以卖给需要它的人),而煮出来的水,才是这款产品需要带给消费者的。

毕竟,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种子煮出来的水、补的是“气”;而豆馅补的就是“质”了。

除此,从更实际的层面考量,这些产品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实际上,元气的新品立项有6个原则,加一点;减一点;无限接近手作;细水长流,持续陪伴;让世界留下一些美好。

提及手作,不得不说近十年的时间里,现制茶饮的发展和扩张如火如荼,抢的都是消费者手中“那一杯水”的市场份额。看看几家头部公司的业绩就知道,这些年,茶饮企业们从饮料厂家们手中抢走了多少市场份额。

对于无限接近手作的元气新品和很快又要上架的乳茶新品而言,够刚吗?先留个悬念。相较于不少首次出现的新品,本轮推新中,内参君发现,元气又开始做水了。

这款产品叫“wave”,耗时1000天,是一款有功能性且兼具好口感、配料简单健康的3元水。wave经过14道净化工艺,含有钠、钾、镁、氯4种人体所需电解质,可以满足想补充电解质,但不爱甜味口感的消费者需求……

和饮料不同,在中国市场,瓶装水或许更难。

2024年,中国瓶装水市场的“水战”简直惨烈。有观点认为,农夫山泉股价近几天的“闪崩”足以说明其去年低价水的战略彻底失败。毕竟,2024年,农夫山泉的瓶装饮用水少卖了43亿元。不仅如此,就在这两天,雀巢或将出售水业务的消息流出,涉及的品牌有巴黎水、圣培露、普娜,估值高达390亿元。

如此激烈的竞争格局下,wave又有多少胜算尚且不知。但在当天现场,到是有几位朋友用实际行动投了票,每人整了两箱带回家。

一个有意思的事儿是,初心。老唐这个超级产品经理希望公司的产品经理们能坚持初心,做出好的产品、并在之后的时间里多点耐心。当天现场,老唐还分享了早年间自己的一条影评,有关电影《料理鼠王》,在他看来,Everyone can cook,这种孜孜以求、把不可能变成一种可能的精神,也是公司最底层的逻辑。

内参君觉得,元气森林也渐渐找回了自己的初心;回归到了在一片红海中撕开一个口子、并依靠一款气泡水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行业“新人”。在这个逐渐成就自己的9年时间里,元气经历了行业的追捧、前辈亦或是大佬们在市场层面的围追堵截、山寨跟风者们的“干蹭”,更经历了疫情三年的洗礼和建设新工厂过程中因为重资产而背负的资金压力,甚至变得“慢”下来……

如今,这位“新人”都挺过来了。2024年岁末,老唐曾对经销商们说,“轻舟已过万重山,20年后再相见”;共创营当天,老唐又与创造营做了一个20年后的约定。他在激励年轻人始终坚守创业初心,保持创新信念的同时,何尝不是在与自己和元气森林的未来做个约定。

至于为什么是20年,老唐说,这一方面是说我们年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多点耐心。其实,这应该也是一种底气。在快消这个做传统生意的大盘子里,前辈众多、尚有差距,但作为年轻人的元气森林不怕,也不会“短视”。

所谓“归来仍是少年”,想来,也不过如此。

来源:快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