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诬陷案新进展曝光:二审将在8号开庭,男方自嘲自己是追风老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0:34 1

摘要:在大众视野中沉寂许久的 “成都地铁诬陷案”,近日又重回舆论焦点。9 月 4 日,当事人何先生透露,案件二审将于 9 月 8 日 14 时 30 分在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并且双方均已提交新证据 。

在大众视野中沉寂许久的 “成都地铁诬陷案”,近日又重回舆论焦点。9 月 4 日,当事人何先生透露,案件二审将于 9 月 8 日 14 时 30 分在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开庭,并且双方均已提交新证据 。

这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自发生以来便波折不断,历经 6 次调解却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协议 ,如今二审在即,无疑再次牵动着公众的心弦。

回拨时光的指针,2023 年 6 月的那个夜晚,何先生如往常一样乘坐成都地铁,未曾料到,一场无妄之灾正悄然降临。在车厢内,他被两名女生质疑鞋子安装了小型摄像头用于偷拍,女生坚称看到其鞋面上闪烁着诡异的绿光 。

这突如其来的指控,瞬间让何先生成为众矢之的。随后,地铁值班室报警,警方迅速介入调查。经过细致检查,何先生的鞋子并无任何偷拍设备,这场闹剧才初步画上句号。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何先生深感自己的名誉在此次事件中遭受了严重损害,涉事女生不仅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歉意,其态度更让何先生觉得自己的尊严未得到应有的尊重 。

在他看来,女生的行为已构成公开诬陷,毕竟事发地为公共场所,地铁和站台人来人往,过往行人的目光与议论,都如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于是,何先生毅然踏上了维权之路。

2023 年 12 月 12 日,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法院审理认为,纠纷发生于晚间,当时行人稀少,既未引发车上乘客的围观,也未在车站行人中掀起波澜,该误会事件虽给何先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其影响范围相对有限。

并且,该事件之所以被大众及媒体知晓,根源在于何先生自己在网络上发布相关信息 。基于这些因素,法院最终驳回了何先生要求罗某某、曾某某以及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刊登道歉声明、连续十天在案涉地铁站宣读道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共 50000 元的诉讼请求 。

这样的判决结果,让何先生难以接受,他坚信自己的维权行动是正当合理的,于是果断提起上诉。

时光匆匆,从案件发生至今,已过去 808 个日夜。在这漫长的维权过程中,何先生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全身心投入诉讼,他辞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收入来源不得不依靠工程造价兼职以及直播带货 。

在经济压力如影随形的同时,他还要承受舆论带来的精神重压。面对 “过度维权” 的质疑声,何先生于 9 月 4 日坚定回应:“一直以来,我都是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合理合法合规地维权,这场维权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绝非我本意 。” 言语间,满是无奈与坚持。

在案件即将二审之际,何先生在短视频中 的的一句自嘲,更是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他戏称自己从 “追风小叶” 变成了 “追风老叶” 。

简单的称谓变化,背后却饱含着普通人维权的千辛万苦。这一路,他不仅要应对繁琐复杂的法律程序,还要在生活的重重困境中艰难前行。每一次调解,每一次沟通,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役,耗费着他的精力与心血。

2024 年 5 月 30 日,两名涉事女生罗某某、曾某某通过媒体发布事件情况说明,表示希望能与何先生达成和解,共同平息这场社会争议,同时愿意再次向何先生真诚公开道歉 。

然而,彼时已历经诸多波折的何先生,在深入了解对方态度后,还是选择了拒绝调解 。在他心中,这场纠纷已不只是个人名誉的捍卫战,更关乎法律的公正与社会的公序良俗。他渴望通过法律途径,得到一个明确的定性,一个公正的结果,让大众知晓此类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

如今,二审开庭的钟声即将敲响。这不仅是何先生个人维权的关键节点,更是社会各界审视此类事件的重要契机。

公众期待通过此次二审,能看到法律在维护个人权益方面的公正裁决,也希望这样的案件能为社会敲响警钟,让每个人在面对类似事件时,都能保持理性与谨慎,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究竟二审结果如何,何先生能否讨回公道,我们拭目以待 。

来源:文史书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