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你们平时喝茶是不是这样:抓把茶叶丢进杯子,热水一冲直接吨吨吨?或者点奶茶专挑"全糖+奶盖+波波脆"?要我说啊,喝茶这事儿还真得学学老祖宗的智慧,毕竟咱们喝了上千年茶,愣是没整明白"境界"俩字咋写!
朋友们,你们平时喝茶是不是这样:抓把茶叶丢进杯子,热水一冲直接吨吨吨?或者点奶茶专挑"全糖+奶盖+波波脆"?要我说啊,喝茶这事儿还真得学学老祖宗的智慧,毕竟咱们喝了上千年茶,愣是没整明白"境界"俩字咋写!
说正经的,唐朝有个叫陆羽的狠人,妥妥的白手起家天花板。这哥们儿从小被遗弃在寺庙门口,愣是靠着帮和尚煮茶打杂的本事,混成了唐玄宗都点名要见的"茶博士"。他写的《茶经》就三卷,搁现在也就是本薄薄的册子,可在古代直接封神——这可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啊!
你们猜书里写了啥?可不是什么"茶叶要泡三分钟"的刻板教程。陆羽老师从种茶树开始教起,连土壤怎么选、茶芽怎么掐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最绝的是他把喝茶分成了24种"器具"和9种"煮法",整得跟茶道版"王者段位"似的。
1. 选水篇:不是所有水都能叫"茶伴侣"
陆羽老师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翻译过来就是:山泉水泡茶YYDS!现在咱们住楼房的咋整?教你个狠招——接雨水!不过得挑清明前后的,这水清灵得很,泡绿茶绝了。当然要是嫌麻烦,超市买瓶矿泉水也比自来水强。
2. 茶具篇:茶壶选不对,神仙也流泪
别小看茶壶这物件,陆羽当年可是把茶具细分出24种!现在咱们不用那么麻烦,记住两点:绿茶用玻璃杯,红茶普洱用紫砂壶。那紫砂壶养久了会包浆,跟盘核桃一个道理,到时候你的壶比别人的脸还光滑!
3. 泡茶篇:掌握火候才能"锁死"茶香
"三沸如鱼目"这话听着玄乎吧?其实就是水烧开三次:第一次冒泡像鱼眼,这时候泡茶最鲜;第二次气泡连成片,适合泡老茶;第三次滚得跟浪似的,只能用来凉面了!记住这个口诀,保证你泡的茶比奶茶店还香。
你以为《茶经》就教你怎么泡茶?格局小了!陆羽老师真正牛的是把喝茶整成了"行为艺术"。他说喝茶要"精行俭德",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别跟个饿死鬼似的牛饮,得细品!
现代人喝茶不是提神就是社交,古人可是把喝茶当修行。比如"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意思就是:一个人喝是享受孤独,两个人喝能聊出感情,三四个人喝能凑桌麻将!这境界,比咱刷手机可高多了!
别觉得《茶经》是古董书,里面的套路现在照样能用。比如选茶要看"紫者上,绿者次",这不就是挑茶叶要看颜色深浅嘛!再比如"其水,用山水上",现在那些高端茶馆不也爱用山泉水显摆?
最实惠的是,读完《茶经》你再也不怕被人忽悠。什么"金骏眉要闷三分钟"?"普洱越陈越好"?扯呢!真正的茶道讲究的是"鲜、活、甘、醇",跟年份毛关系没有!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下次喝茶别只顾着刷短视频了,翻两页《茶经》,保证你喝出文化人的范儿!
来源:一家争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