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刚刚过去的九三阅兵中,东风-61、东风-5C等“大国重器”赚足了世人眼球,可谁能想到,这背后竟隐藏着一个让美军司令都不得不承认的惊人事实:中国已然率先实现了全域作战概念!
在刚刚过去的九三阅兵中,东风-61、东风-5C等“大国重器”赚足了世人眼球,可谁能想到,这背后竟隐藏着一个让美军司令都不得不承认的惊人事实:中国已然率先实现了全域作战概念!
美军司令的感慨:中国已实现全域作战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凯文·施耐德曾表示,美军不会被中国在阅兵中展示的武器吓倒,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实现了全域作战的概念。这一表态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军事界引发了强烈震动。要知道,全域作战概念可是美国在2016年率先提出的,如今却被中国率先实现,这其中的反差实在令人深思。
阅兵细节:彰显中国全域作战实力
此次阅兵,不仅仅是东风系列导弹等“大杀器”的惊艳亮相,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展示”,更是中国全域作战实力的有力证明。
从无人机方面来看,阅兵中展示了多种型号的无人机,尽管很多无人机的名字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解说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从外形就可大致判断,其中有察打一体无人机、攻击机以及忠诚僚机等。而且从尾翼设计来看,这些无人机很可能是超音速的,能够与五代机甚至六代机相匹配,它们在未来战争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可实现对敌方目标的全方位侦察和精确打击。
再看陆军装备,100式坦克采用的增程式技术堪称一大亮点。它在基于柴油发动机的基础上,配套了电机以及军用固态电池,这不仅提升了坦克的续航能力,使其能够在战场上更持久地作战,还大大加强了坦克的信息化作战能力,让坦克能够更好地融入整个作战体系,与其他兵种实现高效协同。
此外,阅兵中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狗、机器狼,以及无人的炮弹合一防空站等新型装备。还有那些从未见过的坦克装甲车,上面安装了众多的天线、传感器以及类似于雷达一样的东西,这些都表明中国陆军装备正在向高度信息化、智能化迈进。而士兵左手腕上统一佩戴的类似于手表一样的电子设备,很可能就是士兵个人作战信息终端,它能够实现士兵与整个作战体系的实时连接,让信息在战场上实现快速传递和共享。
全域作战概念:从美国提出到中国实现
全域作战概念,最早由美国在2016年提出,当时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在《多域战斗2025 - 2040》构想中,系统性地提出了“多域战斗”理念,强调陆、海、空、天、电磁与网络一体化作战。2018年,美国国防部明确提出“全域作战”,2019年,美国陆军正式用“MDO”取代“MDB”,并发布了相关战斗文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全域作战理念的实现,需要完善的数据链以及先进的装备作为支撑。美军最早使用的LINK - 16数据链,在传统的航空母舰与舰艇之间的链接上或许还能发挥作用,但如果要将海、陆、空、天、电磁以及网络整合在一起,并且融入AI、AR、VR等技术,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尽管美军近几年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不断投入,试图通过新兴技术取代传统预警机的指挥系统,还在2023年将LINK - 16、LINK22等战术数据链融入JADC2架构,但由于美军现役作战平台兼容性存在很大问题,其全域作战的实现仍然遥遥无期。
反观中国,在借鉴美军提出的全域作战理论后,依托自身在军事装备上的高速更新换代,以及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已经在全域作战方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此次九三阅兵中展示的各种新型装备以及完善的作战体系,就是最好的证明。
结语:中国军事发展令世界瞩目
曾经,美国率先提出全域作战概念,试图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如今中国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创新,率先实现了这一概念,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正如美军司令所感慨的那样,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已经不可小觑。未来,中国必将继续在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而美国,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军事力量,思考如何在这场军事竞赛中迎头赶上。这一场关于全域作战的较量,中国已然走在了前列,让我们拭目以待,看中国军事力量在未来还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
来源:跨界创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