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潮南⑭“荔”争上游,雷岭当何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07:24 1

摘要:雷岭位于大南山南麓,这里气候湿润、雨量充足、阳光丰沛、树木葱茏,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4.4万亩荔枝林,托起了雷岭高质量发展绿色底盘。

春天的雷岭镇,绿意盎然,水更秀山更清。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举目四望,一幅绿色怡人的生态画卷随即映入眼帘。

雷岭位于大南山南麓,这里气候湿润、雨量充足、阳光丰沛、树木葱茏,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4.4万亩荔枝林,托起了雷岭高质量发展绿色底盘。

去年,雷岭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激发了农村农业发展新活力。今年,紧抓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雷岭如何突出重点,更好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春日雷岭,绿意盎然。

立足资源禀赋

做好“特美聚”文章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镇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富县、兴村,必先强镇。于雷岭而言,今年将立足“一山荔枝、一眼温泉、一潭碧水、一片古寨”的资源禀赋,持续做好“特”“美”“聚”的文章,让生态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荔枝是雷岭镇的头部农产品,也是雷岭人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雷岭镇党委书记何壁生告诉记者,潜心做好土特产的“特”字文章,需要统筹好生产和销售的关系

眼下,雷岭各个荔枝园荔枝已进入花穗期。

生产方面,除了加快推进第二批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落地实施,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荔枝产业联盟,还持续推动品种改良,把较低价值较短年份的黑叶和桂味荔枝树改良为高值高效的冰荔、仙进奉。

销售方面,提前谋划荔枝“大年”品牌宣传推广工作,提早对接国内外市场,主动发掘采购商资源,筹备第十八届雷岭荔枝文化旅游活动,培育家庭农场、自摘园、果园电商直播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果园田头实现产销畅通。

其次来看“美”字文章,雷岭主要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统筹涉农资金、专项债和社会资本,从“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到首批典型村赤坪村,打造长约6.5公里的“绿美雷岭”示范线。预计到6月底,该示范线将实现全线道路黑底化和风貌提升。

做好“聚”字文章,则体现在推动资源要素、社会力量集成集“聚”。雷岭镇将发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后方单位的资源优势,推进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雷岭河生态治理项目、集中清淤项目和企业援建的首批5个民生项目,同时推动第二批援建项目早日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城镇能级。

打造典型示范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走进赤坪村,村道整洁平坦,向远处蜿蜒延伸,两旁绿树成荫,民居错落有致。远处干净整洁的广场上,孩子们在一起唱歌嬉戏。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赤坪村率先完成“一户一表”电网改造工程,实现生活垃圾“定点、定时、定岗”收集机制,试点完善农村自建房审批手续,“五边”“四旁”增绿添彩,村多条主干道进行黑底化铺设改造和全面美化亮化,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棋盘里,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在赤坪村,荔枝种植面积约2500亩,主要有乌叶、桂味、糯米滋、巨美人等品种,是该村荔农细水长流、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

赤坪村新貌。

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雷岭镇对推动赤坪村荔枝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越来越明晰。

雷岭镇党委副书记张坤德介绍,赤坪村不断深入探索新举措,在打造35亩荔枝公园的硬件基础上,把荔枝公园作为“雷岭荔枝”的品种库进行培育,“今年1月份,在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技术支持下,高位嫁接了冰荔、观音绿、岭丰糯、仙进奉等新品种”。

近年来,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农民增收打开更大空间,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荔枝,正在成为广东文旅新流量。

“让乡村更美,让农民更富。”张坤德表示,雷岭着力把赤坪荔枝公园打造成为雷岭荔枝产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结合每年度的荔枝文化旅游活动,把人气聚集到赤坪,并发展果园自摘、农家乐、亲子体验等新业态,丰富农旅、农文融合产品供给,提升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方+记者 张伟炜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