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真的应该放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09:29 1

摘要:首先,中元节俗称“鬼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同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但如果不放假,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而言,很难进行回家祭祖。

今天与明后两天

应该增为“法定小长假”

明天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而且在很多地方

今天(七月十四)就已开始过此节日

在我国,中元节是一个非常重要

常被误解的传统节日

从很多方面来看,真的应该放假

钟馗驾到!“鬼”也送吉祥

明朝皇帝朱见深所画《岁朝佳兆图》

钟馗手持如意,小鬼托柏枝与柿子

谐音“百事如意”

图源:《中华遗产》2015年04期

供图/故宫博物院

为什么中元节该放假?

“鬼”节放假,放得是“人”情

首先,中元节俗称“鬼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同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但如果不放假,对于在外打拼的游子而言,很难进行回家祭祖

2021年中元夜

海南三亚湾,海上升起象征团圆的满月

其次,如果端午节的核心是屈原的“忠”,那么中元节的核心,则是中国人怀念祖先的“孝”。两者都放假,才能很好地表达“忠孝两全”

再者,在民间习俗中,还倡导人们在此节日期间尽量早回家,最好赶在太阳落山以前。但如果今天不放假,对于经常披星戴月的打工者而言,也很难实现天黑前早归

2014年中元夜

首都北京圆月高悬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民间相信,在节日期间,祖先会返家探望子孙。但如果不放假也不早回家,祖先看不到你,一定也会很难过吧?

2021年中元节,江西吉安

人们在木桥上系上黄丝带缅怀祖先

因此,中元节虽名为“鬼”节却全是“人”情。“于情”,中元节是该放假的。下面再说“于理”。

最长“空白期”的“最远点”

就我国绝大部分地方而言,每年6-10月之间,是法定节假日方面最长的一段“空白期”

尤其是当下的9月,人们已进入这段空白期的“最深处”

这就像地球进入了“远日点”,我们与各种长假、小长假的美好回忆之间,已相隔成了一年之中最遥远的距离

烧塔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中秋习俗

而在浙江绍兴,烧塔也在中元夜进行

就在这“节假日空白期”的“远日点”,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节日——中元节,适时出现。它无论从重要性与时间段而言,都太适合放假了。

中元节为国家级非遗

截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中元节期间焚烧祭品怀念祖先

入秋后应增加假期

再从人们当下的心理状态去看,8、9月依然亟需假期。

比如,在最近周一早高峰、人挤人的上班路上,你是否有过一丝低落、甚至想哭的感觉?

安徽黄山“跳钟馗”送祝福

其为民间传说中的“鬼王”,极善捉鬼

秋意来临,希望他也能捉走你的心中阴霾

为什么会想哭?

其实,中元节所处的8月中下旬到9月初期间,基本已过“处暑”节气,酷热的“秋老虎”退场,真正的秋凉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悲秋综合征”。

秋天的树叶“哭”黄了

有研究显示,高达38%左右的抑郁症患者,会在秋冬季发作;至少15%的普通人,也会在秋天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于是,就有了“悲秋综合征”的说法——天凉了,容易“感冒”的不仅是身体,更包括情绪。

秋意深浓的南京止马岭,万籁俱寂

人脑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腺,它对阳光和明暗非常敏感。夏天,强烈阳光可抑制松果体功能,使松果体激素分泌减少。

入秋后,白天渐短,尤其阴雨时节,松果体开始难以抑制地分泌大量褪黑激素,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降低,精神消沉,医学研究者将其称为“悲秋综合征”。

大脑中的松果体会产生褪黑素

而缓解这种“情绪感冒”的最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全身心遁入大自然、去晒太阳、去获得秋高气爽的高能量体验

须知,当下虽是中元节,但也恰逢全年数一数二的美好月份——9月,美好的风景在外面等你。

须知,中元节让你晚上早回家,但可没让你白天不出门——9月,清澈的阳光也在外面等你。

中元节当天艳阳高照

海南省琼海市民在潭门港浅滩拾贝

因此,不仅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应该放假,顺带七月初七、初秋的七夕节也该放假

眼下秋意渐浓,心情虽容易低落,但大自然也为人类适配好了疗愈心情的最美秋景——

9月的新疆喀纳斯月亮湾黄绿转换

只不过这段时期,我国绝大部分地方的法定节假日数量——为零;太多需要放假的人,被焊在工位。

中元节,请别再误解

以上,我们是从打工人角度去看中元节,也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发现了这个节日确实该放假。

现在,我们回到中元节本身,拨开这个节日的神秘外表,去看它的温暖内心——原来,它从内到外、同样散发着应该放假的美好光辉。

海南琼海万泉河

中元夜放河灯

三节合一,“三重”美好,源远流长

现在的中元节,其实叠加了人们的“三重”美好祈愿。

它将道教中元节(地官赦罪、赐福纳祥)、佛教盂兰盆节(孝敬双亲、宽仁众生)、民间鬼月鬼节(普度众生、祭奠先祖)的习俗与愿景集于一身,完成了相辅相成的“三节合一”,也叠加了“三重”美好愿望。

当然这“三重”美好还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就是给逝者以告慰,而给生者以安慰。

闽台地区流行的送王船往往三年一次

而一些地区还将送王船融合中元节放河灯习俗

意为慈航普渡

中元节先是完善了自身的融合;之后,在时间跨度上,它绵延1500余年长盛不衰;在空间跨度上,更是传播至世界多国生生不息。

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元节当天

当地华侨在燃烧的“‌面燃大士”纸像前祈福

而中元节这种贯穿古今、融合、延续和传播的强大力量,都来自于其本身承载的情感内核——“孝”与“感恩”,它们是永恒、普世且炽热的。

甚至许多我们的粉丝认为,中元节真应该作为我们自己的“感恩节”,地理君是真的被暖到了——

粉丝们说得太好了,但话说回来,国外的感恩节可是妥妥要放长假的,那我们的中元节呢?

它的底色是温暖

有些人一听到中元节,就觉得“阴间”,其实又误解了。

暖光熠熠河灯夜

图中所示中元节(资源河灯节)为国家级非遗

既然这个节日跟“祖先”高度相关,那我们就回到千百年前,去看看中元节自身的、宋朝版的“祖先”,会是什么模样?四个字概括——

繁 华 盛 大

请看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中元前一日,即卖楝(liàn)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卖麻谷窠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又卖鸡冠花,谓之“洗手花”。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才明,即卖穄(jì)米饭。巡门叫卖,亦告成意也。又卖转明菜花花、油饼、馂(jùn)豏(xiàn)、沙豏之类。

看罢会感叹,这真的是“鬼节”吗?完全像是“闹元宵”般的在“闹中元”,完全是中元节版“清明上河图”

滑动下图

查看北宋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2024年02期

从上文可知,那时的中元节与七夕节,连成了“旅游消费黄金周”,更连成了“七月半购物狂欢节”

那时,街上货品琳琅满目,街面的人熙熙攘攘。有逛街的、有祭祖的、有看戏的。

这其中,肯定也会吸引“宋朝版”搞带货的、搞直播的、卖文创周边的来“蹭热度”,以及当时的旅游博主、美食博主、电影博主、知识博主也来穿插其中,既整活,又拉粉,好不热闹。

2023年中元夜

广东汕尾陆丰中元盛会热闹非凡

流连字里行间,我们仿佛闻到美食的香气,听到小贩的吆喝,感受到满满烟火气,看到人们将刚收获的作物麻谷,系在桌脚上祭祖,以告秋成……

真热烈啊,这就是北宋京师开封城的中元节。

但话说回来唐宋时期的中元节可是妥妥要放假的,但现在的呢?

湖北宜昌,中元节临近

人们在长江边滨江护堤的集中祭祀点祭祖

柚子灯里看中元

中元节的底色美好且温暖,这不仅反映在古代,在今天的广西依然完美体现。

广西黄姚古镇

在广西贺州昭平东北部的黄姚古镇,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是当地的“柚子灯节”,也叫“黄姚放灯节”,人们扎彩船、做柚子灯,禳灾祈福。

锣鼓和鞭炮宣告放灯活动的开始,几个年轻人将一条彩船放入河中,接着是那条几十米长、点着灯的“柚子排”。

人们点亮十几米乃至几十米的柚子灯排

场面热烈喜庆

节日期间,完全没有肃穆的气氛,反而热闹非凡。

弯弯曲曲的姚江灯火通明,灯火和水花,沸腾了江水,更喜乐了两岸的人们。水中的队伍自宝珠观沿河而下,在兴宁祠前上岸。长者念诵祷词,祈求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集体祭神的仪式结束后,孩子们高兴地一拥而上,将柚子河灯分抢一空。抢到柚子灯的孩子们满心欢喜,似乎拿着的不是柚子,而是河神的护身符,江里江外一派热火朝天。

古镇的带龙桥是祭祀人群的必经之地

人潮涌动,气氛热烈

但话说回来,别看前文宋朝的中元节繁华盛大、黄姚的柚子灯节热火朝天。其实,中元节期间是真的有“禁忌”的。

这里就说一件中元节最该注意的事情:

中元之夜,天黑之后,

屋内有活人气息,

所以在晚上睡觉以前,

务必要紧闭门户、不要开窗!!

否则……

否则容易进蚊子。

每逢中元倍思亲

因为俗称为“鬼节”,中元节一直被误解。

实际上在古人眼中,“鬼”只是生命的“回归”,回归并不等于终结,这是至少2000年前的古人就已明白的事情。(“鬼者,归也”,语出汉朝《韩式外传》)

而在现代的一些影视作品中,也会有相似观点,即“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黑龙江哈尔滨

中元节至,人们在呼兰河放起各式河灯

追怀先人,也为家人祈福

美国神经科学领域学者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也在《生命的清单》中提到,人有三次死亡,即第一次生物学意义上的心跳停止;第二次社会意义上的葬礼之后;以及第三次,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

因此,如果延续千年的中元节,其内核是仁孝与感恩、其表现形式是热烈与温暖,那么这个节日从古至今、从内到外也因此而散发着同一种光辉,那种光的名字叫“思念”、名叫“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您”。

海南三亚海棠区

中元节期间人们在门前烧纸

祭祀先人

只不过,诸如返乡祭祖、放河灯等寄托了人们最真挚思念的民间习俗,也面临现代生活节奏的无情挤压。因此,假想中的“中元节小长假”,又何时能成真呢?

【参考文献】

[1]《中元节》 中国政府网 2007年11月12日

[2]《中元节:三节合一 源远流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7年09月05日

[3]《放河灯 水光浮动观生灭》中华遗产 2022年02期

[4]《烧塔 习俗大不同》中华遗产 2020年01期

[5]《中元节,一直被误解》中国国家地理 2024年08月10日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你觉得中元节应该放假吗?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