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访问了我13万次!”知名平台被曝光,网友吓坏!最新回应→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1:39 1

摘要:多位小红书用户反映,小红书后台持续高频获取用户位置信息,

xues法治网

近日,据媒体报道,多位小红书用户反映,小红书后台持续高频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有用户最高3天内被访问1.7万次,包含定位、照片与视频、设备状态、日程、剪贴板等,甚至凌晨未使用软件时段仍有高频操作,引发网友们对于自己隐私安全方面的担忧。

小红书最新回应

无授权不会读取用户信息

3月26日

小红书官方客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用户选择打开小红书相关权限

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平台不会泄露用户隐私信息

具体问题需将相关录屏

与截图证明发送至指定邮箱

3月27日,记者联系到小红书官方客服,询问关于此事的回应。小红书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红书不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读取用户位置信息,读取频次与用户使用场景有关。

网友热议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手机上显示的被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的截图。

记者发现

一位网友手机中的

全部应用行为记录截屏显示

30天内

小红书竟访问了高达13万次

图源:网络

还有网友表示

看到这个话题后打开了小红书

结果显示

仅一秒时间

小红书就显示访问了12次

图源:网络

小红书后台

高频获取定位、设备状态等数据

是否涉嫌过度收集信息?

对此,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数智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李悦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的规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应当遵守目的明确原则、必要性原则及最小化原则。若小红书无法说明高频获取定位、设备状态的具体场景和目的,或无法证明其与实现服务功能直接相关且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则可能涉嫌违反最小必要原则,构成过度收集用户信息。

李悦强调,判断收集频次是否合理,与产品功能直接相关,比如导航类App肯定需要持续定位,但社交平台高频定位则显然缺乏必要性。另外,还要看用户是否可自主关闭权限,且在关闭后不影响其基础功能。此前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颁布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对具体行为的认定也都做了较为细致的规定。

李悦表示,目前主流的手机系统均具有查看应用行为记录的功能。比如以苹果IOS为例,通过手机设置中的隐私与安全,就可以找到App隐私报告,即可以了解到手机上App过去一段时间内访问隐私敏感数据或设备感应器的频率和时间。

如果诉诸法院

此类举证责任由谁来承担?

李悦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应由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不存在过错。

用户发现类似隐私侵权问题后

除关闭权限外

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

李悦律师建议:可以考虑向网信部门投诉,如果受影响用户人数众多,也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众多个人的权益的,人民检察院、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

*温馨提示:如果本号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留言与我们联系,经核实相关情况后,我们将会妥善处理。投稿邮箱:ycpf_sf@gz.gov.cn

来源:广州普法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