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安到潮州,韩愈走的是什么路线,用了多长时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08:47 1

摘要:唐朝的对贬谪官员到任的时间有严格限制,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必须离京,一天必须要走五十里,严禁在路上磨磨蹭蹭。韩愈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十四日接到诏令,他来不及收拾,就立刻翻身上马,从长安出发,踏上了漫长的贬谪之路。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因为一节佛骨,韩愈从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一路南下,韩愈走了多少里?用了多长时间?

唐朝的对贬谪官员到任的时间有严格限制,当天或者第二天就必须离京,一天必须要走五十里,严禁在路上磨磨蹭蹭。韩愈于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十四日接到诏令,他来不及收拾,就立刻翻身上马,从长安出发,踏上了漫长的贬谪之路。

过去的官员都有一大家子,韩愈一个人率先出发,家属们还要收拾东西,准备行装,就落在了后面。

我先介绍一下韩愈南下的大体路线:长安→南阳→襄州(襄阳)→湖南→广东。因为是贬官,要按时到达,韩愈不能选择相对舒服的水路,很多时候只能沿着陆路驿道一路前行。

从长安到东南的襄阳,最便捷的路就是武关道,也就是商於古道。这条路的具体路线是:长安→蓝田县→蓝田关→商州→丹凤→商南→西峡→南阳。

可怜的韩愈,当年已经52岁了,一个人在大雪中孤独南下。走到了蓝田关,他的侄孙韩湘才追了上来,照顾他一路南下,而其他家属都还没有跟上来。于是,韩愈就写下那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蓝田关,按照《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在蓝田县东南九十里。

在商於古道上,韩愈的家属终于追上来了,但是,最小的女儿却因长途颠簸,感染风寒而病死于层峰驿(今商南县皂角铺),这让他非常的悲伤。

经过商於古道,韩愈一家来到了河南南阳,接着他们就沿着驿道直接南下。

垂直穿越今湖北省到达湖南岳州(今岳阳)的驿道,是唐朝时期重要的陆路干线。这条路线在秦朝就开通了驰道,一直沿用到清末。

韩愈沿着这条道路一路南下,具体路径是:南阳→邓县→襄州→荆门→江陵府(荆州)。在荆州,韩愈坐船顺江而下到了岳州(岳阳)。

路过岳阳以后,韩愈溯湘江而上,在衡阳改入耒水,直抵郴州。到了郴州,韩愈就没办法坐船了,“船到郴州止,马跑郴州死。”

这条路,韩愈其实是走第二遍了,因为十六年前,他曾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当时他35岁,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韩愈从韶关翻越了南岭,乘船顺着武水到达广东乐昌。武水发源于湖南临武,是北江的支流,水流非常湍急。韩愈在《泷吏》一诗中写道:“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

泷吏是什么?就是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根据这首诗,我们也可以推断出,韩愈是从郴州过骑田岭,再路过临武,然后在宜章乘船到韶关。

到了韶关之后,韩愈顺北江而下一路南下到了广州。

他并不能在广州停留,于是,又乘船进入东江流域,经过潮惠古道前往潮州。

具体路线是:广州乘船→东莞→循州(惠州)→河源→龙川(上岸走陆路)→兴宁→梅州→潮州。

有人会问,韩愈既然到了广州,为什么不从海上坐船到潮州呢?古人对海洋还是有一定的畏惧意识的。韩愈确实是从惠州再到潮州的,我们来看一首诗《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曾江即今天增江,东江的支流。曾江口的位置是今天的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道,韩愈如果从海上走,就无需经过这里了。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三月二十五日,韩愈抵达潮州上任。

从长安到潮州,韩愈一共用时70天,全程5600多里。这么一算,韩愈平均每天走了80里,这个速度是比较快的了。夕贬潮州路八千,这只是一种夸张说法。九重天和路八千,也是一种比较工整的对仗。

韩愈在潮州只待了8个月,后来又被赦免回京,我们来看看他的回京路线。

回京的旅途,因为不赶时间,韩愈尽量走水路。

第一段路途,从潮州到韶关,韩愈沿着来时路线走。

韩愈一直想去江西看看,到了韶关之后,韩愈就不走来时的路了,而是转道梅关古道。翻过大庾岭之后,韩愈到了进入了赣江水系,再顺赣江而下。

在游玩庐山之后,韩愈的船转入长江,溯长江而上抵达鄂州(武昌)。在鄂州,韩愈下船走陆路,路线为:鄂州→安州(安陆)→随州→枣阳→襄州(襄阳)→转入商於古道。

韩愈返程用了多少时间?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二月出发,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年十二月抵达,整整一年时间。这一路上,韩愈就是在游山玩水。

研究古人出行,能了解古代的交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多关注我吧。

来源:沙鸥说一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