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由北京中器华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器华康)自主研发的“艾糖-血糖数据分析软件”(下文简称艾糖)正式获批,成为国内首个以“血糖数据分析”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独立血糖分析软件。这标志着我国糖尿病管理进一步迈向了数字化、精准化时代。
日前,由北京中器华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器华康)自主研发的“艾糖-血糖数据分析软件”(下文简称艾糖)正式获批,成为国内首个以“血糖数据分析”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独立血糖分析软件。这标志着我国糖尿病管理进一步迈向了数字化、精准化时代。
创立于2012年,基于创始人清华大学生物材料专业背景、近20年医疗器械深耕经验、8年国际知名企业市场经验和涵盖医学、人工智能、器械研发、市场营销等领域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团队,中器华康已构建专科疾病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智能随访系统、病程追踪系统及临床科研系统5大业务平台,形成了数据驱动的糖尿病数字疗法综合解决方案,可实现多种生命体征或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智能评价+远程医疗照护管理。截至目前,中器华康已服务了国内800余家医院及超过12万名用户。
基于在医疗领域的深厚积淀,中器华康研发出了“艾糖-血糖数据分析软件”,助力糖尿病管理突破院内院外“次元壁”,实现全场景的精准化管理。
01
超一半患者未被有效管理,糖尿病管理数字化进程还需加速
我国糖尿病管理情况并不乐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据中康科技《糖尿病市场趋势洞察报告》,2024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1.48亿,位居世界之首。但与庞大患病人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极低的控制率,仅为16.5%。此外,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与治疗率同样较低,分别为36.7%和32.9%。这意味着,我国有超过一半的患者未被确诊或未被有效管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人们对糖尿病认知不足、早期筛查存在不足外,还与缺乏精细化管理机制有关。而精细化管理机制的缺失,又与医生资源短缺、精细化管理工具缺失、数据孤岛难以打通等因素有关。
对此,一众企业纷纷投身其中,致力于为患者、为医疗机构提供精细化管理工具,乃至提供一个从监测到分析再到干预的,覆盖院内院外全场景的糖尿病精细化管理闭环解决方案。
中器华康,正是其中之一。中器华康的“艾糖-血糖数据分析软件”,正是其耕耘糖尿病数字化、精细化管理赛道的最新成果。
02
独创动态血糖模型算法,实现血糖数据多模态、多维度分析
作为独立软件,中器华康的“艾糖-血糖数据分析软件”可以支持国内市场上主流品牌的持续血糖监测设备,为医院、科研人员、和患者带来更多的选择。通过采集来自兼容设备的动态血糖数据,该软件可实现葡萄糖数据的多模态、多维度分析。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自研的血糖数据算法与模型。据中器华康透露,其独创了六角模型和螺旋桨模型。六角模型包含TIR,TOR、intensity HYPER(高血糖强度)、intensity HYPO(低血糖强度)、LAGE(最大葡萄糖波动幅度)、GRADE(血糖风险)六大重点指标,将血糖控制核心指标直观展示,找到血糖管理突破口;螺旋桨模型则纳入11个拓展指标,帮助挖掘用户的风险预警,同时也可助力临床科研。
相较于业内普遍采用的五角模型,中器华康的六角模型能够更精准地分析更多维度的血糖数据,并可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整合患者的血糖监测数据、饮食记录、运动信息及用药情况,再通过大健康算法,自动生成个性化的血糖趋势报告。
据悉,该软件主要面向的人群为确诊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人群、胰岛素治疗人群、妊娠糖尿病患者、重症血糖管理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患者及肥胖等慢病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该软件包含血糖采集客户端、患者管理客户端、血糖中央监护管理工作站,兼容数据采集、数据智能分析及患者管理、设备管理功能模块,使得其不仅可实现全院多科室的血糖管理,还可实现院内院外一体化的血糖精准化、数字化管理。
不仅如此,该软件所搭载的“智能预警系统”还能精准识别血糖异常波动风险,将被动治疗转化为主动预防。
中器华康研发负责人表示:“‘艾糖 - 血糖数据分析软件’的核心价值,在于让‘数字疗法’从概念落地为可及的医疗工具。我们通过构建‘监测 - 分析 - 干预’闭环,让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拥有专属的‘血糖管理军师’,让医护人员从繁琐的数据整理中解放出来,聚焦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艾糖-血糖数据分析软件”的获批不仅是中器华康在数字医疗领域的里程碑,更是推动我国糖尿病管理向智能化、标准化、个性化迈进的加速器。
据悉,“艾糖-血糖数据分析软件”已成熟落地,实现产品化。下一步,中器华康计划与商业合作伙伴一起,将集成“艾糖-血糖数据分析软件”的糖尿病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推向医院、康养机构、智慧社区以及互联网医院等机构/场景。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中器华康有望进一步整合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基于多模态数据建模,搭建专病知识图谱库,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周期、多维度的健康管理方案,助力 “健康中国”战略在慢性病防治领域的纵深挺进。
如果您想对接文章中提到的项目,或您的项目想被动脉网报道,或者发布融资新闻,请与我们联系;也可加入动脉网行业社群,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信息和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来源:德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