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张威以升旗手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张威以升旗手的身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我是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威,我将擎起这面长5米、宽3.3米、重若千钧的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向升旗台,目光所向,皆为华夏。”
张威出生于1998年,家乡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罗店镇小王寺村。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闲时到市区打零工、摆小摊,做点小买卖,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也踏实。
少时的他喜欢看军事频道,电视里军人的飒爽英姿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强军爱国的种子。
他常常盯着电视屏幕,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心里暗自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要像那些军人一样,保家卫国。
2015年,正在读高三的张威被学校选中,参加了一次国旗护卫队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7岁的他挤在天安门广场的人群中,现场观看升旗仪式。
当看到升旗手挥臂将国旗抛出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睛亮了:“太帅了!”
那一刻,时间仿佛都静止了,张威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面五星红旗,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这个河南小伙当场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俺也要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升国旗!”
2018年9月,张威如愿参军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仪仗兵。新兵时,他就因表现突出,获得了军姿标兵、齐步标兵、正步标兵等荣誉 。2019年,他被选拔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
国旗护卫队员的选拔标准极为严格。身高必须达到1.8米到1.92米之间,身材和身体协调性要好,并且五官端正,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更为残酷的是,在整个方队中,升旗手只有一人。为了从众多护卫队员中胜出,张威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升旗手的训练极其严苛。旗杆有30斤重,国旗长5米,展旗时要求呈完美扇形抛出,必须步步到位,一点都不能含糊。
为了锻炼上肢力量,张威每天要重复挥臂练习至少1300次 。他手托至少10斤重的哑铃,每天连续练习300次以上,这还不包括日常训练中的挥臂次数 。
他每天完成日常训练后,还扛着30斤重的旗杆,绕着训练场单独加练。为了抗风抗压,他还在旗杆的一端悬挂两个灌满水的水壶,以锻炼稳定性!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训练场上,张威已经扛着旗杆开始了5公里的长跑 。而晚上,当其他队员都休息了,他还在操场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展旗和收旗的动作 。
母亲刘秋玲曾收到儿子寄回的一包磨损的训练手套,整整13双,每一双都带着拼搏的印记。
靠着不懈努力,张威在2021年因表现优异取得了练习升旗手的资格,并于2022年1月25日正式成为国旗护卫队升旗手 。
2024年国庆,他再次担任升旗手,当他把国旗展开的那一刻,他听到了现场无数群众的欢呼呐喊,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
2025年元旦,张威又一次在重要节庆担任升旗手,在祖国心脏擎起那抹炫亮的“中国红”。至此,他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重大活动的资深升旗手。
在九三阅兵当天,张威的父母在河南驻马店的家中全程收看直播,眼含泪水和骄傲。母亲刘秋玲哭着说:“看到孩子走出这一幕,黑了瘦了,心里很激动。”
2024年国庆时,张威的父母和妹妹曾偷偷到北京天安门观看他升国旗。从夜幕等到太阳升起,手里挥舞着国旗,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从儿子手中冉冉升起。
圆满完成升旗任务后,张威才被领导告知父母来看他了。一家人抱在一起的场景,催人泪下。
张威,这个从河南农村走出来的小伙,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了从天安门观众到升旗手的华丽转身。
他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奋斗和家国情怀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来源:只为一人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