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年七岁父卒而孤,处丧若成人。母长孙氏知书教授,年十三,略通诸经大义,善于诗文,人呼“神童”。多造门观赋诗,至压败其藩篱,收嘲之曰:“尔非羸角者,奚用触吾藩?”及壮,长六尺二寸,广颡深颐,疏眉目,博学强记,至它艺无不通解。
唐朝宰相机收画像
杨收(815-869)字藏之。子:鉴、钜、鏻、遗腹子淑。
年七岁父卒而孤,处丧若成人。母长孙氏知书教授,年十三,略通诸经大义,善于诗文,人呼“神童”。多造门观赋诗,至压败其藩篱,收嘲之曰:“尔非羸角者,奚用触吾藩?”及壮,长六尺二寸,广颡深颐,疏眉目,博学强记,至它艺无不通解。
家境贫寒,其母信奉佛法,幼不肉食,母相约说:“俟尔登进士第,可肉食也。”涔阳(今湖南澧县东北)耕得古钟,高尺余,,收扣之曰:“此姑洗角也。”既刮拭,又刻在两乐,果然。又云“黄钟”,既而奏之。时有安没者,世称善琴,闻收之言以为未始闻。收以兄假未仕,不肯举进士。
文宗开成末,年二十六登进士第,授润州从事,移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后为扬州节度使杜琮的节度推官,升校书郎,不久充集贤殿校理,监察御史。
懿宗咸通三年(862)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长安朱雀街东第四街次南之修行坊。六年,时值交趾、南海一带边境不宁,兵战不息,收请治军江西,乃于洪州(今江西南昌)“屯兵积粟,以饷南海”。因功进尚书右仆射,封晋阳县男,食邑三百户。
既益贵,门吏童客倚之作奸,中尉杨玄价(宦官)得君,而收与之厚,收为相,玄价实左右之,乃招方镇之赂,屡有请托,收不能从,玄价以为负己,隐加毁短。
八年十月,被终其相位,罢为宣观察使。
韦保衡为相,又诬奏其在任用严撰为江西节度使时曾受贿百万,九年八月贬端州(今广东高要)司马,吏具大舟以须,收不从,曰:“方谪去,可乎?”以二小舸趋官。
明年,流放驩州(今广西崇左)。内侍郭全穆持诏书追赐死,十年二月十五日被追及,宣诏赐死,诏毕,收谓全穆曰:“收为宰相无状,得死为幸,心所悲者,弟兄沦丧将尽,只有弟严一人以奉先人之祀,予欲冒死上尘天听,可容一刻之命以秉笔乎?”全穆许之。
收作书曰:“臣畎亩下才,谬当委任,心存报国,罪积弥天,特举朝章,赐之显戮,臣诚悲诚感,顿首死罪。臣出自寒门,旁无势援,幸逢休运,累污清贫,圣浆曲流,遂叼重任,上不能罄输臣节,以答宠光;下不能回避祸胎,以延俊义。苟利尸素,频历岁时,果至圣朝,难宽大典,诚知一死,未塞深愆,固不合将泉壤之词,上尘天听。伏乞陛下哀臣愚蠢,稍缓雷霆,臣顷蒙擢在台衡,不敢令弟严守官阙下,旋蒙圣造,令刺浙东。所有罪愆,是臣自负,伏乞圣慈贷严微命。臣血属皆幼,更无近亲,只有弟严,才力尪悴,家族所恃,在严一人,俾存殁曲,全在陛下弘覆,臣无任魂魄望恩之至。”
毕授全穆,即仰饮鸩酒死。(见《新唐书·杨收传》)
按:(1)唐懿宗见杨收绝命书,心也恻,乃免其弟杨严死,坐收流死者十一人。后三年,杨收之冤案得以平反。
(2)受牵连的宗人有::杨公庆、杨全益。该两人是为杨收族人之故,被视为同党而流配边地。
(3)据湖南浏阳南坪、广东梅州杨氏族谱记:时监官见周氏怀孕在身,不忍一刀伤二命,阴嘱远避,周氏星夜逃归浙江(金华)杨严处,得生遗腹子淑,淑从水旁而与杨严其他三子同从水也,水旁叔字,从养在叔父家之意也。
来源:杨安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