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 2025丨亮点回顾:亚太地区乙肝和丙肝消除行动对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06:34 1

摘要:为主题的专题论坛,将与会者的思维引向了一场深入的思考与探讨之中。本次会议紧密聚焦于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的消除,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专家和医疗专业人员,共同为肝炎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贡献智慧与力量。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病毒性肝炎的消除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3月26日,万众瞩目的2025年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大会首日,一场以

“Thinking More: Hepatitis B And C Elimination Dialogue In Asia Pacific”

为主题的专题论坛,将与会者的思维引向了一场深入的思考与探讨之中。本次会议紧密聚焦于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的消除,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专家和医疗专业人员,共同为肝炎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贡献智慧与力量。会上,与会专家们围绕病毒性肝炎的消除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他们分享了各自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肝炎防控的最新策略,并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肝炎消除事业出谋划策。通过这场头脑风暴式的对话,与会者们不仅增进了对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art 1

疾病负担与消除进展

会议由崔钢、严俊、冯子健共同主持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在开幕致辞中,对会议组织者和秘书处的精心安排表示了衷心感谢。他强调,本次会议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平台,更彰显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消除工作的高度重视。他指出,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显著成就,体现了中国在全球肝炎消除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和贡献。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尹遵栋详细介绍了中国乙型肝炎的预防策略。他指出,通过实施广泛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计划,中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显著下降,尤其是在儿童群体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尹主任还强调了中国在消除母婴传播方面的进展,并预测中国将在2029年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的目标。这一预测不仅展示了中国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坚定承诺,也为全球肝炎消除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艾滋病/性病防治中心丙肝与性病防治室主任李健概述了中国丙型肝炎防治的政策、指南和策略。他介绍了丙型肝炎筛查、诊断、治疗和后续管理的全流程,并重点强调了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引入对丙型肝炎消除的重要性。李主任还报告了中国丙型肝炎治疗覆盖率的提升趋势,展示了中国在丙型肝炎防控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厦门大学郑子峥教授就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当前理解和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入阐述。他介绍了HEV的全球负担、传播途径和临床特点,并特别强调了HEV在高危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中的严重后果。郑教授还讨论了HEV疫苗的开发、临床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情况,以及针对新型戊型肝炎病毒(RHEV)的研究进展,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HEV防控知识。

Part 2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病毒性

肝炎母婴传播

会议由梁晓峰、唐小平、闫位娟共同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保健中心王爱玲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PMTCT策略与成效。她指出,中国已实施全面的预防母婴传播(PMTCT)策略,涵盖HIV、梅毒和乙肝的筛查、治疗和干预,筛查覆盖率高达99%,几乎所有孕妇在孕期都会接受这三种疾病的检测。对于HIV阳性孕妇,中国提供免费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于梅毒阳性孕妇,则提供全程治疗并预防性治疗新生儿;对于乙肝阳性孕妇,推荐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并完成三剂乙肝疫苗接种。此外,PMTCT项目还提供了营养支持、心理辅导等额外服务,全方位保障母婴健康。

全球消除肝炎联盟(Coalition for Global Hepatitis Elimination)主任John W. Ward教授分享了全球PMTCT进展与挑战。他提到,全球在PMTCT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做。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已有超过100个国家达到WHO推荐的90%接种覆盖率目标。然而,非洲地区的接种覆盖率仍然较低,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同时,Ward教授也强调了新技术(如预填充注射器、微针贴片)在提高接种覆盖率方面的潜力。

随后,王爱玲教授介绍了中国PMTCT验证与全球展望。她指出,中国于2022年启动了消除母婴传播(EMTCT)倡议,并制定了2022-2025年国家行动计划。截至2023年,已有五个省份通过EMTCT验证,展示了中国在PMTCT方面的领导力和成效。她强调,持续质量改进、技术能力提升和跨省合作是未来的重要方向,并计划于2027年或2030年申请全球验证。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乙型肝炎委员会主任委员纽约潘启安(Calvin Q. Pan)教授聚焦HBV母婴传播的新策略与挑战。他强调,预防HBV母婴传播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每年仍有约100万新生儿感染HBV。他介绍了中国在高风险孕妇中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成功案例,显著降低了母婴传播率。同时,他也讨论了新策略(如早期抗病毒治疗、口服疫苗)的潜力和挑战,并强调了全球合作和资源共享在消除HBV母婴传播方面的重要性。

Part 3

经验与见解

会议由安志杰、李增德、刘中夫共同主持

荷兰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Milan J. Sonneveld教授深入剖析了慢性乙肝的管理策略。他特别强调了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在预测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停药后复发风险中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新型生物标志物如HBcrAg、HBV pre-genomic RNA等在优化治疗预测中的应用前景。此外,他还讨论了NA停药后的随访策略,特别是HBV DNA和HBsAg水平的联合监测,以及干扰素在促进HBsAg清除中的作用。对于个体化肝癌(HCC)监测策略,Sonneveld教授也提出了独到见解,并介绍了PAGE-B等简单有效的HCC风险评分系统。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Graham Foster教授分享了丙肝微消除策略的概念与实践。他详细阐述了微消除策略在特定高风险群体中实施针对性干预的重要性,并通过英国及全球其他地区的实践案例,展示了微消除策略的显著成效。同时,Foster教授也分析了微消除策略的局限性,并强调了与大规模筛查和治疗项目结合的重要性。他提出了通过监测新感染率来评估消除策略有效性的新视角,为丙肝消除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后,来自中国的专家分享了当地在肝炎防控方面的经验:海南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吴彪教授全面展示了海南在肝炎消除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展,通过借鉴全球经验、政府支持、全面筛查、疫苗接种、基层诊疗能力提升及广泛教育与培训等多措并举,海南正逐步向肝炎消除的目标迈进。未来,海南将继续探索可持续、可扩展的肝炎防控模式,为全省人民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广东省疾控中心艾防所所长杨放分享了广东省在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方面的实践。广东省丙肝病例数居全国之首,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为应对此问题,广东省强调了领导在战略、规划、文件和政策方面的重要性,加强了丙肝的规范化病例管理,并组织了技术培训。医疗和卫生机构负责诊断和治疗,患者追踪,转诊以及扩大核酸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广东省还实施了丙肝筛查、早期预防和治疗计划,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曾永毅教授分享了福州市乙肝规范化治疗试点项目的进展。该项目覆盖福州六个试点区域,旨在建立大规模HBV筛查和治疗模式。通过构建信息平台和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了高筛查率和抗病毒治疗率。他表示,政府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质量控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未来需进一步提高公众意识,完善医保政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山东省疾控局寇琰分享了深圳及山东省在肝炎防控方面的经验。深圳已达到世卫组织2030年的部分目标,通过常规和增强策略,如免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等,成功消除乙肝母婴传播。山东省也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等策略提高乙肝防控水平。她建议进一步扩大免疫覆盖,加强筛查和治疗服务,并建立监测评估机制。

Part 4

预防和消除

会议由安志杰、郑徽共同主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淦伟强教授(林炳亮教授团队)全面概述了全球及中国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疾病负担,深刻揭示了乙肝防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林教授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了乙肝筛查、测试和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的及时干预。他详细介绍了乙肝疫苗接种的推荐策略,呼吁所有未接种过疫苗或未感染过乙肝的成年人尽快接种疫苗,以保护自己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同时,他还讨论了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强调了孕期筛查、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和乙肝疫苗接种在阻断母婴传播中的关键作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崔富强教授深入分析了全球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的进展和挑战,并重点探讨了中国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的现状和必要性。崔教授指出,尽管中国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仍有待提高。他提出了推进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的策略和建议,包括加强公众教育、提高疫苗可及性和优化接种服务等,以期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起更加坚实的乙肝防控屏障。

总 结

本次论坛是一次聚焦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消除的重要会议,通过多场专题和讨论,深入探讨了乙肝与丙肝的管理策略、乙肝预防与成人疫苗接种、消除艾滋病梅毒和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等关键议题。

会议不仅展示了各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控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促进了与会者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公众意识是实现病毒性肝炎消除目标的重要途径。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亚太乃至全球的肝炎防控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未来的合作与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于本刊 About us

■ 中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文领军期刊

■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中国百佳高校科技期刊

■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收录期刊

■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规范期刊

■ 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ISMTE)会员期刊

■ Embase、Scopus等13种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

■ 金色开放获取期刊(Golden OA)

官方网站:lcgdbzz.org

官方邮箱:lcgdb@vip.163.com

投稿咨询:0431-88782044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