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地区的居民最易发心脏病,为什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02:39 4

摘要:早在2014年,我国政府立项支持开展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截至2019年底,该项目在大陆地区的所有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共选择了252个项目点(包括152个农村地区的县和100个城市地区的区),覆盖了55%的地级市。项目采用统一的技

我们经常收到一些读者的留言,问“吃得不对,真的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吗?”,“怎么吃,才能远离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我们今天从大数据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

早在2014年,我国政府立项支持开展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截至2019年底,该项目在大陆地区的所有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共选择了252个项目点(包括152个农村地区的县和100个城市地区的区),覆盖了55%的地级市。项目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案和设备试剂,完成了290万35-75岁常住居民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调查。

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李静和李希团队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对其中98万筛查对象进行了心血管疾病相关12种重要危险因素的分析。

其研究结果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上。

研究发现,在按照我国的7个地理分区分类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检出率最高,为12.6%,而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最低,为8.0%。

(我国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检出率分布图,颜色越深,检出率越高)

科学家发现,在影响心血管疾病的诸多因素中,东北地区最明显的就是该地区副食危险因素集群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也就是说东北地区人均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和红肉的摄入过多。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计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2010年时,黑龙江省≥18 岁居民平均每日摄入红肉 203.62g,远超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推荐的每日不超过 100g 的标准,红肉摄入过多的比例为 70.31%。另有调查显示,东北三省人均肉类占有量达 89.5 公斤,比全国平均人均占有量多 32.5 公斤。

在水果蔬菜摄入方面,以黑龙江为例,该省居民蔬菜每人每天摄入量为 269.6 克,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下限 300 克低 10.1%;水果每人每天 24.8 克,比推荐标准下限 200 克低 87.6%。

从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日积月累的饮食习惯确实会左右心脑血管的健康走向。

所谓红肉,就是哺乳类动物的肉,基于红肉(尤其是加工红肉)与心脑血管疾病、部分癌症(如结直肠癌)的关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加工红肉摄入量降至 “尽可能低”,新鲜红肉也需控制在每日不超过 100 克(生重)。

蔬菜与水果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最少要分别摄入300克和200克。

其实,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24年报告称,全球每年有173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其中30%的死亡完全可以通过正确饮食来避免。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红肉。让我们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

来源:消费者报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