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庄派出所:优化为民举措,提升治理水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10:00 1

摘要:近年来,兴仁市公安局潘家庄派出所辖区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持续上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2025年年初,潘家庄派出所荣立农村派出所主防工作集体三等功。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潘家庄派出所坚持“预防警务”理念,深耕基层治理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兴仁市公安局潘家庄派出所辖区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刑事案件破案率持续上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2025年年初,潘家庄派出所荣立农村派出所主防工作集体三等功。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潘家庄派出所坚持“预防警务”理念,深耕基层治理的不懈努力。

3月17日,夜幕降临,潘家庄镇王家寨村巡逻队员王修富戴上“红袖标”,与队友一同穿梭于街巷,开启晚间巡逻工作。在警务微信群中,王修富总是第一时间转发反诈警示、工作动态、天气提醒等,积极协助民警开展社区工作。

“除了像老王这样的村级巡逻队员,我们还吸纳了党员、退休干部、企业保安、综治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加入巡逻队伍,他们是我们延伸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潘家庄派出所所长刘博亚介绍,辖区煤矿资源丰富,涉煤企业多,涉企矛盾时有发生。

针对煤矿和当地群众的矛盾纠纷,潘家庄派出所成立“派出所民警+矿区负责人+警务助理+综治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村组干部”等人员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小组,充分发挥巡逻队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构建“警民常态巡、警企联动巡、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定向巡”的模式,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群众诉求快响应、治理力量共凝聚。

前不久,潘家庄派出所值班民警通过视频监控巡查发现,辖区内某煤矿区有大量人员和车辆聚集,综合指挥室通过实战指挥平台调度附近执勤民警,要求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先期处置。

“大家不要聚集!先散开。”民警到达现场后,立即将围观的群众疏散,将当事人和煤矿负责人带到派出所了解相关情况。

据了解,施工方在完成矿区道路修缮工作后,因交通部门未能及时验收,导致后期煤矿私自改道,并拒绝支付相关费用,从而出现人员聚集堵塞矿区情况。

由于当时情况较为复杂,派出所组织交通部门、施工方代表、综治中心、和谐办负责人同场协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施工方提交情况说明给交通部门,由交通部门向政府报告,施工方与煤矿之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当时来了20多人,如果没把这事儿处理好,就很容易出现群体性事件。”社区民警说道。

潘家庄派出所还将辖区矿区较多、相对集中的几个村寨划为一个警务工作区,建立一矿一专属微警务群、一矿一企业档案,依托企业“保卫室”作为警务室,选建治安信息员,及时掌握企业安全管理情况,有效防范和遏制盗采、私挖滥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同时,定期组织派出所社区民警和综治、司法、法庭工作人员以及村居干部召开“五方联动”工作会议,对辖区内所有矛盾纠纷存量和调处状况进行汇总和研判,对重复报警、历史积怨、高频接触的纠纷进行重点标注,制定一事一策化解方案,辖区平安指数稳步提升。2024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化解成功率达97%。

此外,潘家庄辖区山地较多,遇到强降雨天气,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针对此类突发情况,派出所积极与广电部门对接,加大“大喇叭”的投放量,并将全镇的村村通“大喇叭”控制台设置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每逢下雨,值班人员通过“大喇叭”呼喊的方式,对靠近山体的村居进行安全提醒。

“我们通过终端控制,可以对每个村组的‘大喇叭’进行点对点播报,针对性开展反诈、禁毒等安全知识宣传。同时,结合天网、雪亮工程、‘平安黔哨’等设备,全时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刘博亚说,每到乡镇的赶集天,派出所还会利用“大喇叭”给村民宣传交通安全知识,提醒群众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对发现的交通违法和不文明行为,现场通过“大喇叭”远程喊话,精准劝导。

截至目前,潘家庄镇11个村组安装应急大喇叭300余个,“大喇叭”的运用,打通了基层微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传递了警民“和谐强音”。

-END-

作者:张好勇

编辑:陈 姗

二审:赵佳玲

终审:李娅梅

来源:黔西南公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