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甲医院党委书记接连落马!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21:20 1

摘要:2025年8月28日,凉山州纪委监委官网通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伍松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5年8月28日,凉山州纪委监委官网通报: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伍松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三个月前,他还在全院大会上声色俱厉地痛斥“害群之马”;三个月后,在纪委监委的大门前,他自己成了那匹被牵出的“劣马”。

这位年届55岁的医院掌舵人,为何偏偏选择在上任整整一年的纪念日,主动走进监察机关的大门?答案,或许早已埋藏在权力与欲望交织的暗流之中。

1. 从“救火队长”到“问题书记”

公开简历显示:伍松,男,藏族,1970年12月生,四川冕宁人,省委党校在职大学学历。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的仕途起步于基层乡镇。29岁便出任乡党委书记,此后一路晋升,历任木里县县长、凉山州应急管理局局长等要职,曾被外界称为“山里的救火队长”——哪里有急难险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24年8月,伍松调任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执掌这家拥有3170名职工、16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成为全州医疗系统的“关键少数”。

谁也没想到,一年后的同一天,他会以“主动投案”的方式,为这段任期画上戛然而止的句点。

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并非首位落马的该院“一把手”。就在他上任前不到一年,前任党委书记曹力生已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2. “接力式”落马:腐败的惯性与潜规则

时间倒回2023年7月,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曹力生落马,同年1月因涉嫌受贿罪被依法逮捕。

而早在2021年,这家医院就曾爆发一起震惊全州的医疗腐败窝案。

当时,凉山州在查处骨外科系列案件时发现:医务人员长期在医药设备采购、药品耗材购销等环节为厂商谋利,收受所谓“返点”,甚至将这种行为视作行业“潜规则”。

中纪委官网曾点名通报:“涉案人员普遍存在收受医疗器械供应商‘回扣’的情况,仅骨科李军所在科室,就有多名医生卷入,金额巨大。”

这起窝案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医疗系统内部的利益链条——从医生到管理层,从采购到临床,腐败早已渗透至毛细血管。

曹力生倒下了,伍松接棒而来;如今伍松也主动投案,不禁让人追问:这究竟是个人堕落,还是系统性风险的延续?

3. 风暴眼中的民生期待

伍松的投案,并非孤例,而是席卷全国的医疗反腐风暴的一个缩影。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医疗领域职务犯罪1800余人,同比激增1.6倍。这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医疗反腐行动,剑指“靠医吃医”、套取医保基金、利益输送等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瘴痼疾。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将“名院”“名医”以及医院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凉山州正是这一政策落地的典型样本。2024年以来,全州在医药领域集中整治中已立案435人,处分326人,移送司法45人,形成“查处一人、震慑一片”的高压态势。

从“高举反腐大旗”到最终“自我投案”,伍松的结局令人唏嘘,却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反腐败没有真空地带,也没有免罪金牌。

信息来源:医疗之声

来源:西南财经调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