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兵看完阅兵后离世:他不是走了,是终于归队了,是回家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22:48 1

摘要:二零二五年九月三日,深夜九点半,湖南桑植县一间安静的病房里,一位百岁老人在看完阅兵直播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二零二五年九月三日,深夜九点半,湖南桑植县一间安静的病房里,一位百岁老人在看完阅兵直播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的呼吸变得微弱,心电监护仪上的波纹一点点平缓下来,最终归于一条安静的直线。

他走了,但没人说“离世”这个词,大家更愿意相信——他不是走了,是终于“归队”了。

彭长竹,这位102岁的抗战老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看完了那场他等了整整八十六年的盛世阅兵。

你能想象吗?

一个躺在ICU里、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的老兵,儿子跪在床边,举着手机,把天安门广场上那震天动地的脚步声、轰鸣的装甲车、呼啸而过的战机,一点点传进父亲的耳朵。

手机屏幕不大,画面也不清晰,可对彭长竹来说,那不是电视直播,那是他青春的回响,是他战友们用命换来的今天。

监护仪上,他的心跳从每分钟50多下,突然飙到90多下,呼吸也急促起来——这哪是临终的衰弱?

这是灵魂在沸腾!

他看得眼睛都不眨,嘴唇微微颤抖,像是在默念什么,又像是在跟屏幕里的战友们打招呼:“兄弟们,我来了,你们看,咱们的国家,终于挺起来了!”

这老头儿的一生,简直就是一部活的抗战史。

1938年,才16岁,还是个毛头小子,就拎着杆比他还高的枪上了战场。

他加入的是新编第六军暂五师,没训练多久就被拉到湘北打长沙会战。

那会儿哪有什么精良装备?一把汉阳造,几颗手榴弹,一袋子炒米,就是全部家当。

最惨的一次,新墙河阵地被日军猛攻,他们连打得只剩七八个人,子弹打光了,刺刀拼弯了,最后跟鬼子贴身肉搏。

彭长竹被刺中腰部,右眼直接被刺穿,血糊了满脸,他干脆躺进死人堆里装死,硬是熬到天黑才爬出来。

你说惨不惨?

可更惨的是,他拖着伤体走了几十里路,敲了五户人家的门,没人敢收留——怕惹祸上身啊。

直到半夜,一个六旬老汉开门,一看这血人,以为是自己失踪的儿子回来了,抱着就哭,这才把他救下。

一碗红薯饭,五个煮鸡蛋,成了他活下来的希望。

可这人命硬啊!

伤没养好,他又主动请缨去送药。

后来干脆直接参战,参加了惨烈的常德会战。他记得清楚,张灵甫的74军,人人写遗书,背水一战。

城里巷战打成一片焦土,日军放毒气,烧民房,可中国兵就是不退。

他说:“我们那时候,不怕死,怕的是国家亡了。”

师长端着机枪冲在最前面,士兵一句口号都不喊,只默默往前冲——那种悲壮,现在的人根本没法体会。

战后他没留在部队,右眼瞎了,身上十几处伤,回家种地、当生产队长,一辈子没向国家伸手。

他带头修路、引水、建桥,分粮食自己拿最差的,分地自己最后一个挑。

他媳妇是包办婚姻,可人家没嫌弃他残疾,陪了他78年,五代同堂,儿孙满堂。

2015年,他拿到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笑得像个孩子。

可他从不炫耀,记者来采访,他总说:“我算啥英雄?死了的才是英雄。”

所以你看,他最后这一刻,不是告别,是重逢。

他看着天安门广场上那整齐的步伐,听着那熟悉的军号声,心里一定在喊:“兄弟们,你们没白死,咱们的中国,站起来了!”

他不是走了,是终于,回家了。

来源:老王视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