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宣部、文旅部等六部门联合主办的《正义必胜》文艺晚会,于2025年9月3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整场晚会的核心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献演的《守护正义》节目引发广泛关注,其展演的"分列式行进"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宣部、文旅部等六部门联合主办的《正义必胜》文艺晚会,于2025年9月3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作为整场晚会的核心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献演的《守护正义》节目引发广泛关注,其展演的"分列式行进"表演经央视新闻客户端直播后,相关视频片段在社交媒体累计获得超1200万次播放。该活动正值党和国家纪念抗战胜利系列活动的关键节点,人民大会堂作为承载重大国事活动的重要政治地标,再度见证当代国威军魂的集中展现。
据央视新闻报道,此次仪仗队员的操演动作标准完全参照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规范,其中礼宾枪分解动作精度误差不超过0.5度。军乐团演奏的《钢铁洪流进行曲》选段,系在2019年国庆阅兵原曲基础上进行了交响化改编,总谱时长由原曲4分26秒调整为晚会版6分08秒。值得关注的是,表演队伍包含陆海空三军及武警部队代表,其中28%的队员曾参与过2023年"和平使命"多国联合军演外事司礼任务。这种专业素养的持续传承,印证着我国军事外交礼仪体系的完善发展。
从建筑空间角度观察,人民大会堂作为节目承载平台具有特殊政治意涵。据《国家建筑遗产》期刊2024年第3期刊载的研究显示,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纵向进深达60米,正好契合现代军队受阅方队行进的最佳视觉效果距离。此次表演采用的灯光矩阵系统,系参照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元首峰会标准配置,可实现每平方米1200流明的精准投射,既确保电视直播画面的色彩饱和度,又避免强光影响受阅人员动作发挥。这种场馆技术参数与军事仪式的精准匹配,体现出国家重大活动保障能力的系统化提升。
本次仪仗展演引发的舆论反响需要置于更宏观的视角解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5年7月发布的《网络舆情白皮书》,军事题材内容在短视频平台的平均完播率较其他类型高37个百分点。晚会直播期间,"#中国排面#""#人民大会堂正步声#"等话题占据微博热搜榜前三长达8小时,反映出新时期网民对国防成就的关注焦点已从装备展示转向精神传承。这种集体情感共鸣的形成,既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显现,也验证了军事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成效。
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本次仪仗展演超越单纯的文艺表演范畴,实质已成为展现新时代中国军队形象的重要窗口。其通过极具仪式感的军事文化表达,既赓续了革命先辈的精神血脉,又彰显了强军兴军的时代风貌,更在国际舆论场构建起可信可敬的中国军队形象。这种软硬实力相统一的展示模式,为新时代军事外交开辟了创新路径,也为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来源:虎士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