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凯的野望: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00:05 2

摘要:成都车展期间,众多新车发布吸引大量关注目光,但风头还是被一家科技公司抢走了——地平线征程家族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量里程碑的智能驾驶科技企业。

成都车展期间,众多新车发布吸引大量关注目光,但风头还是被一家科技公司抢走了——地平线征程家族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量里程碑的智能驾驶科技企业。

这意味着国产车载智能芯片首个千万级里程碑达成,中国智驾行业已从萌发期迈入规模化、商业化与生态共赢的全新阶段。

1000万背后,是地平线与中国TOP10车企、全球超40家车企合作共生的结果。作为中国首款且最大规模量产的车载智能芯片,地平线征程系列持续领跑辅助驾驶芯片市场份额,平均每3辆智能汽车中就有1辆搭载地平线芯片。

截至目前,地平线已赋能合作车型超400款,市占率第一。其中,在中国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地平线市场份额已增长至32.4%;另在中国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场,地平线市场份额已增长至45.8%,蝉联双市场份额第一。

2025年是地平线产品爆发大年:4月推出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宣布与奇瑞达成HSD首个量产合作;7月面向入门级主动安全领域,推出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B;8月征程6E正式量产交付。

未来五年,地平线还将推动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迈向“千万量产”新目标。“我们要在智能驾驶上撒腿狂奔,做到世界第一,比第二好十倍。”在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博士看来,地平线有两条战略方法论:一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另辟蹊径,拓宽技术和产业边界;二是永远不要在悬崖边跳舞,降低一切可以降低的“可见风险”。

十年BPU:一场超越摩尔定律的征程

从征程2实现中国车载智能芯片的量产突破,到征程6覆盖辅助驾驶全阶需求,支撑地平线持续进化的底层力量源自其自研的智驾专用计算架构BPU。经历10年3代架构迭代,地平线BPU已超越“摩尔定律”,计算性能实现了超1000倍的提升,并率先提出超越Transformer的下一代通用视觉模型Vision Mamba。

征程6基于新一代BPU纳什架构开发,覆盖10-560TOPS算力,是目前国内唯一满足从L2辅助驾驶到全场景城区辅助驾驶需求的计算方案,具备同代一致、代际兼容、系统最优的特性,现已获得超20家汽车品牌平台化量产合作,2025年将有超100款上市车型搭载征程6。

征程6首发量产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另有吉利千里浩瀚、奇瑞猎鹰、理想AD Pro升级版等也均搭载征程6;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则标配征程6M芯片+激光雷达,形成行业首个量产“征程6M+激光雷达”的组合。

2025年8月,地平线征程6E正式量产交付,首批量产车型包括埃安霸王龙、MG4和荣威M7 DMH等热门车型。其中,埃安霸王龙家庭版已在成都车展前夕上市;荣威、名爵等品牌多款主力车型也将采用征程6E,并于年内上市。

征程6P作为当前可获得的最高算力的国产辅助驾驶计算方案,算力高达560TOPS,是当之无愧的“智驾六代机”,也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将于年内实现量产上车。

基于征程6P打造的HSD,是国内首个软硬结合全栈开发的城区辅助驾驶系统,采用一段式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能力,实现了从“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系统超低时延,可提供安全、专业且可靠的极致拟人体验,被誉为“中国版FSD”。

依托“技术同源、架构统一”的特点,HSD共推出HSD 300、HSD 600和HSD 1200三个版本,提供从普惠级、高性能再到全场景的全价格段、全性能段解决方案,打造L2城区辅助驾驶“全家桶”。

据悉,征程6P及HSD全球首发量产车——星途ET5,已在本届成都车展正式亮相,并将于年内量产上市。截至目前,地平线HSD已获得多家车企10余款车型定点。另外,大众汽车集团也将与地平线基于HSD深化高阶合作,通过双方合资公司酷睿程加速全场景辅助驾驶方案的研发,并将于2026年量产落地。

从本土到全球:一场估值逻辑的蜕变

2025年,适逢地平线成立十周年。十年间,地平线完成技术跃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智能驾驶向高而行之路,持续突破行业前沿技术天花板。

2016年,率先提出自动驾驶端到端演进理念及智能计算的“新摩尔定律”;2020年,在首届Waymo算法挑战中,共赢得5项竞赛中的4项冠军;2022年,突破性提出自动驾驶感知端到端算法Sparse4D;2023年,发布首个自动驾驶端到端大模型UniAD。

过去一年,地平线不仅首创“大模型高维决策+端到端精细轨迹规划”新驾驶范式,还发布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以及HSD城区辅助驾驶方案。这一年,地平线正式迈入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当年港股最大IPO。

2025年3月,地平线进入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综合指数,成为其中唯一专注智驾科技研发的投资标的;同年6月,纳入富时全球指数中国大盘股及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彰显国际主流资本市场对地平线的高度认可,推动地平线估值逻辑从“本土领先”向“全球硬科技标的”升级。

今年8月,地平线公布上半年财报数据:营收15.67亿元,同比增长67.6%;毛利润10.24亿元,综合毛利率65.4%。量价齐升,业绩大涨,进一步说明地平线具有可持续增长的商业价值与市场潜力。

这要得益于地平线拥有高度灵活、可拓展的量产合作模式,从IP开放授权到解决方案交付,地平线都能为客户提供全链路的量产开发与平台化服务支持。无论是全栈方案还是其中的算法、软件、开发工具和处理硬件,地平线都可以独立实现商业化。

200+伙伴链接:一场生态协同的胜利

在汽车领域,单纯的计算性能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仍需软硬件的深度协同,从而带来更高的系统效率。因此,地平线绝不只是一家单纯的芯片公司,而是“芯片+软件”的系统级智驾技术公司。

作为智能驾驶在中国乘用车领域商业化应用的先行者与关键推动者,地平线不仅是全球首家聚焦深度学习网络研发计算方案的创业公司,也是中国首个提出并率先践行软硬结合技术路径的智驾科技公司,拥有城区辅助驾驶全栈开发能力和覆盖全场景辅助驾驶量产的完整软硬件产品矩阵。

截至目前,地平线已链接超200家包括车企、Tier1、ODM、IDH、芯片、图商和传感器等在内的上下游产业,不仅建立了稳固的伙伴关系、形成了深厚的客户黏性,更打造了产业最成熟的量产交付系统。

此外,智能化也已成为中国品牌汽车出海的重点。地平线辅助驾驶方案凭借高度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一方面助力比亚迪、奇瑞、吉利、上汽、广汽和蔚来等头部车企,成功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携手博世、电装和大陆等国际顶级供应商,加速智驾全球化应用。

2025年4月,地平线与大陆战略合作再升级,合资公司智驾大陆正式发布繁星Astra及皓月Luna辅助驾驶系统。与电装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高性能辅助驾驶技术应用。与博世深化合作,基于征程6B打造的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将于2026年年中量产;基于征程6E/M打造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已获得10余款车型定点,将于年内量产。

不仅如此,地平线征程还获得两家日本车企在海外市场的车型定点,预计全生命周期累计交付量达750万辆。成熟稳固的生态体系与量产交付系统,使地平线广泛链接超200家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四维图新、福瑞泰克、轻舟智航、鉴智机器人和易航智能等多家头部软硬件公司,也都基于征程6系列开发了差异化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征程家族千万量产,证明了地平线车载智能芯片技术的领先性和稳定性,以及生态圈构建、产业链协同和大规模量产落地的非凡实力。“科技的进步,不是让机器更强大,而是让人更伟大。”余凯表示,地平线以成为“机器人时代的Wintel”为目标,专注最前沿的智能计算,将深度神经网络嵌入芯片,让机器向人多走一步。

来源:汽车观察A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