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196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〇一工厂军舰博物馆对外开放。这座别具特色的博物馆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通过一艘艘精心制作的舰艇模型,沉浸式探索中国海军波澜壮阔的辉煌发展历程。
最近,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196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〇一工厂军舰博物馆对外开放。这座别具特色的博物馆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通过一艘艘精心制作的舰艇模型,沉浸式探索中国海军波澜壮阔的辉煌发展历程。
这座博物馆所处的101明潮里园区,铁锈红、米色、浅黄的主色调将园区的复古风拉满,唤醒了时代的记忆,延续了南京人记忆中老厂房的模样。园区前身是1955年始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械实习工厂,往昔岁月里,作为海军关键的军训保障单位,工厂全力为海军供应训练器材及各类模型、装置与设备。1971年,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〇一工厂,此后专注于中外海军舰艇模型制作、军训器材研发与制作。如今博物馆内陈列的051型导弹驱逐舰、054A导弹护卫舰、“辽宁号” 航空母舰等模型,均诞生于该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视频封面
时代的浪潮推动着变革,曾经满载历史记忆的工厂实现华丽转身,蜕变为时尚潮流的101明潮里。为了传承海军故事,园区特别开辟空间,打造出这座集海军历史研究、军事教育、文化传播和科普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军舰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约30平方米的空间虽不大,却浓缩了中国海军的史诗篇章。精致的舰艇模型、泛黄的图纸以及锈迹斑斑的工具,共同勾勒出海军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轨迹。在改造建设过程中,园区秉持对工业遗存保护与创新的理念,保留老厂房原有布局结构,在文化资源保护与更新利用间寻得精妙平衡,让工业风貌得以延续传承。
博物馆内的军舰模型十分精美,体积较大的模型按照1:200或1:300的比例制作,小型军舰则采用1:100的比例。主要制作材料为马口铁皮、镀锌铁皮、铜管铜丝,通过焊锡工艺,大部分靠手工完成,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精湛技艺。
退伍军人李先生看到军舰模型难掩兴奋之情,他告诉记者:“看到了这些军舰模型,就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每一艘都好像在诉说着海军的故事,这一趟来得太值了。以后我还要带孩子来,让他也感受一下海军的魅力,增强爱国情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信智
校对 陶善工
来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