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济南市天桥区行知幼儿园的百草园里,一群“小郎中”正蹲在种植区观察薄荷叶的脉络;中医体验室内,孩子们有模有样地为布娃娃“望闻问切”;走廊转角处,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的二十四节气中药香囊随风轻摆......这所集“山东省家校共育示范校”“济南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
在济南市天桥区行知幼儿园的百草园里,一群“小郎中”正蹲在种植区观察薄荷叶的脉络;中医体验室内,孩子们有模有样地为布娃娃“望闻问切”;走廊转角处,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的二十四节气中药香囊随风轻摆......这所集“山东省家校共育示范校”“济南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幼儿园”等十余项殊荣于一身的幼儿园,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构建起“医教融合、家校社协同”的立体化育人模式,开创了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新范式。
一、环境浸润:打造沉浸式中医药文化场域
幼儿园将传统文化基因融入空间设计,构建起“一廊三区五坊”的中医药特色环境体系。长达50米的“中医药文化长廊”以绘本形式展示华佗刮骨疗毒等经典故事,搭配触控式电子屏实现互动学习;“百草认知区”栽种薄荷、艾草等30余种药用植物,每株植物都配有幼儿手绘的“生长日记”;“中医体验坊”内陈列戥子秤、药碾等传统器具,儿童可体验配药、捣药全过程。
环境创设注重家校协同共建:家长中的中医师指导种植区规划,美术教师家庭捐赠手绘《本草纲目》插图,祖辈家长传授草木染技艺。这种参与式环境建设使教育空间成为联结三代人的文化纽带,实现“环境育人”与“协同育人”的双重效应。
二、课程创新:构建医教融合的成长生态
幼儿园研发“杏林萌芽”园本课程体系,形成三大特色模块:
1. 生命教育模块:红十字会专业急救培训进课堂,家长中的医护人员根据“石头剪刀布”海姆立克急救法开发《幼儿急救小超人》情景剧,通过模拟气道异物梗阻处理等场景,让安全教育生动化。近三年累计开展应急培训十余场,90%大班幼儿掌握基础急救技能。
2.传统文化模块:创设“跟着节气识百草”主题课程,春分制作艾草青团、霜降熬制秋梨膏,将食育与中医药结合。开发AR中药卡片游戏,扫描蒲公英卡片即可观看3D生长过程。
3.职业体验模块:“杏林小医院”角色区配备智能脉诊仪等设备,儿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游戏”学习健康自护知识。与社区国医堂建立研学基地,幼儿定期参与中药香囊制作、艾灸体验等实践活动。
三、家校联动:激活协同育人新动能
幼儿园创新“三维协同”机制:
专业支持层:组建由12名医护家长构成的“健康顾问团”,参与制定膳食营养方案,开发《幼儿体质辨识手册》。
实践参与层:设立“家长技能日”,药剂师家长演示中药粉碎技术,营养师家庭开展药膳烹饪课堂。家园共育项目“阳台小药圃”带动500余家庭参与,形成“幼儿园示范-家庭实践-社区展示”的良性循环。
文化传承层:开展“中医药家风故事会”,祖辈家长讲述家族行医往事,年轻父母分享现代医疗见闻。三代人共同完成的《我家传家宝》手账本,记录着听诊器、处方笺等承载家族记忆的医疗物件故事。
四、社会辐射:构建教育共同体新范式
幼儿园搭建“家校社”协同平台成效显著:
自2018年起,与济南市天桥区妇幼计生中心共建“幼儿体质检测健康档案”3000余份;与社区医院共建联合开展社区“中药文化市集”,幼儿义卖自制药皂、驱蚊包筹得公益基金0.3万元; 幼儿园研发的《幼儿中医药游戏图鉴》被多所园所借鉴使用; 家长委员会创新“值班家长”制度,医疗行业家长年均参与园所活动87人次。
这种协同育人开放办园模式带来显著成效:
幼儿因病缺勤率下降38%,家长教育参与度达92%,相关经验在2024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上做典型发言,幼儿园先后获得山东省示范幼儿园、山东省家校共育示范校、济南市十佳幼儿园、济南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幼儿园、济南市家园社共育示范幼儿园、济南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现代教育试点园、济南市第二批百所家长学校示范校、济南市百佳家长委员会等殊荣。
当5岁的乐乐能用童稚语言解释“金银花和连翘都清热解毒,但金银花更擅长散风热”时,当家长惊喜发现孩子主动提醒爷爷按时服用降压药时,这所幼儿园的教育创新已超越知识传授的层面。通过中医药文化这座桥梁,他们正在实现“三个回归”:让教育回归真实生活场景,让学习回归主动探究本真,让家园共育回归生命成长本质。这种植根传统文化、联动多方资源的育人实践,为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声明
本文来 源于济南市天桥区行知幼儿园。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来源:完美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