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全国科普月大放送: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全开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23:04 1

摘要:在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推动下,今年的“全国科普月”活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全国范围内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等科研机构纷纷响应号召,向公众敞开了大门。

在中国科学院的积极推动下,今年的“全国科普月”活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全国范围内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等科研机构纷纷响应号召,向公众敞开了大门。

9月4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周德进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科普月”期间的具体举措。他表示,中国科学院联合多个部委共同发起了“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旨在通过院士专家的力量,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自2023年以来,该行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超过8000场科普报告,为公众带来了丰富的科学盛宴。中国科学院还连续举办了十届学部科学教育论坛,为党和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在每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等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活动中,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家们也积极参与,传播最新的科技成就。

在今年的“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学院更是加大了动员和部署力度,要求院属各单位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和科学教育活动。在北京地区,奥森公园西边的科学院园区和中关村地区的理化技术所等单位将在四个周末接力开展科普活动,吸引公众走进科学世界。

国家天文台、微生物所等科研机构也将在朝阳区科技文化生活节上开设科普展陈,为公众提供近距离接触科学的平台。武汉植物园也积极参与了湖北省全国科普月的主场活动,展示了其在植物科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为了配合“全国科普月”活动,中国科学院在全国范围内的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等科研机构全部开放。这些机构包括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广州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以及昆明植物所的植物园等。同时,国家动物博物馆、古动物馆、中国科学院和“两弹一星”纪念馆以及南京地质古生物博物馆等博物馆也全部对公众开放。

中国科学院还专门部署了20个科研院所组织院士走进西部地区,开展科普活动。预计将有不少于100位院士走进西部地区的党政机关、学校和企业,为当地的公众带来科学的福音。新疆分院、青海的西北高原生物所和北京的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等院属单位也将自发组织近100场科普报告。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也将在9月期间受邀前往全国各地开展科普报告,预计覆盖15个省、28个地级市。同时,中国科学院还推荐了多项科技成果参展“科普月”北京主场活动,并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月相关线上活动。

周德进表示,今年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学院将在过往积极参与、大力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动员和部署,形成上下联动的格局。通过全面参与、全域覆盖的方式,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相关推荐